石灰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能力,能基本读懂古诗的意思,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学生还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这种距离可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上的、知识水平上的、情感上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的限制,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面对精彩的文本,可能是毫无知觉的,因而对诗歌的深层探究不一定到位。因此,课堂上我要为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积累资本,进行适时的催化。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可以从文本的空白处开始。这种空白学生有时是难以发现的,所以它需要一个起点。因而,教学时我打算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性品质,带领学生步入作者的那个时代,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态,以求深刻的理解诗意。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本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时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悟诗句蕴涵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时难点
在了解诗歌大意,联系诗人生平的基础上,感悟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伟大精神。
教学活动
【导入】一、疏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一、疏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那我们学过这类形式的古诗文有哪些呢
(学生交流《游子吟》;出自白居易之手的《暮江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灰吟》就属于这类古诗形式。
出示《石灰吟》,读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描绘的事物是——石灰。古人常用石灰来——“粉刷墙壁”。这平凡的石灰有何特别之处,让于谦情有独钟,为它作诗一首呢
3、下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认真倾听老师朗读古诗,看看于谦是如何吟诵石灰的。
4、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 王老师对同学们的朗读要求不高,只要能正确、大声的朗读即可。如果能读出古诗的节奏感就更好了!(学生自读练习)
(2)、指名读。
评价:(1)你读得十分正确,字正腔圆,尤其一个“锤”字,平翘舌音发音标准;
(2)声音洪亮有气势,符合要求;
(3)你的朗读很有节奏感,富有诗的韵味。
5、集体齐读。
【讲授】二、造境:走进石灰,品悟诗意三.言志:体验诗人于谦的“石灰”人生
二、造境:走进石灰,品悟诗意
1、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大概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吧 石灰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于谦情有独钟,写诗赞美它 同学们再来读读古诗,用笔圈出有关的词语,感受石灰的特别之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预设:石灰的坚强不屈、不怕困难、艰险,不怕牺牲、志向远大……(随机引入三个四字词语的理解、感悟)
2、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千锤万击
这是怎样的“锤” 怎样的“击”
(无数次)从哪里看出来 (千和万)
古诗中,这样的数词都表示(虚数),于谦是从数量上进行强调,
说明(石灰要出深山不容易,经过无数次的锤击),谁来读好这个词
出深山,何其难啊!请你读好这个词“千锤万击”。
△假如你是石灰,这无数次的锤击,于你而言,是怎样的煎熬
(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可是你都(咬牙挺了过来)
为出深山,石灰吃了不少苦呀!这是何等的坚毅、顽强呀!请你读好这句诗“千锤万击出深山”。哪一组想来读好这句诗的
石灰还有什么不凡之处,让诗人想去赞美它
(2)烈火焚烧
△这个词中有一个“焚”字。(观看“焚”的字型演变)
这是甲骨文的焚字,下面是一堆火,上面是树林,意思是火烧树林。后来,焚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这是金文的焚字,这是小篆的焚字,这是我们今天书写的焚字。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在书本上进行练写。
△火烧树林,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火势呀
△更何况这是熊熊烈火在焚烧呀!谁来读好这个词
(评价: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
△这难耐的炽热,这令人胆颤的痛苦,石灰是怎样看待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
△理解“若等闲”。还记得在哪首诗中见过“等闲”二字 在《七律长征》中“只等闲”表示 在这里“若等闲”就表示
△炽热的烈火,难耐的高温,在石灰眼中却成了平常事。“若等闲”三个字让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 (坚强不屈、不怕困难……)
请你读好这句诗 男生齐读
(评语: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3)粉骨碎身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石灰石就能成为石灰啦 还不够!还要将烧成白色的石灰石放进水中让它沸腾起来,最后变成粉末状,才能成为石灰。这就是诗中所说的“粉骨碎身”。
读着这样的词,你心中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引导相机点红“全不怕”
带着这样的敬佩读好这句话 女生一齐读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 (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这里,“清白”是指(洁白干净的石灰)。要留下这清白容易吗
△这首诗一共28个字,但诗人于谦却用这三个四字词语,12个字,让我们认识了石灰的(不怕困难、坚强不屈、勇敢顽强、洁身自好)
石灰之所以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
6、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溢了出来;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齐读
三.言志:体验诗人于谦的“石灰”人生
1、我们深入地读诗,光理解诗意,读好古诗还不够,还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现在,我要讲于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1). 讲述背景: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画像上的人是谁 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坚定不移。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
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
(2).于谦从小就决心做文天祥这样的人。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读——
在12岁的小于谦心中,“清白”就是(热爱国家,为国效力)
2、儿时的于谦,志向高远。成年后,于谦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 出示资料,指名读
(1)这段资料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
△于谦为官——清正廉明;于谦为官——为民着想。
△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学生诵读)
一读:此时,在于谦的心中,这“清白”就是(清正廉明)你的朗读道出了于谦的心声;
二读:这“清白”还是(为民着想)真是于谦的知音。
齐读
(2)然而如此为民着想、清正廉洁的于谦,为官之路却并不平坦。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这段资料,让你对于谦又有了哪些认识 (洁身自好、坚持观点、勇敢无畏、清正廉洁、不同流合污)
△对于谦而言,这就是“清白”。于谦是在借石灰表达自己的志向呀!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当一心为民,救国于危难的于谦戴着脚镣,手配刑具,坐在墙面斑驳、晦涩阴暗的的牢狱之中,想起12岁是写下的《石灰吟》,想起诗中“清白”二字,他的内心会有怎样一场独白 (学生交流)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于谦会怎样吟诵这首少年的诗作——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请你读好这首诗。
(评价:铮铮铁骨,浩气长存;这是于谦一生秉性的再次体现。)
【活动】四.抒怀:抒发对诗人的无限崇敬五.延伸
四.抒怀:抒发对诗人的无限崇敬
1、配乐,师讲述: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
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 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那声音一开始是轻轻的,也许是对当权者还有丝丝恐惧,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听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齐读)
2、如果这节课,《石灰吟》这首诗,于谦这个人,让你深深读懂了两个字,让你永远难忘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是——清白(指名读两次)
这两个字是——清白(齐读)
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读进自己心里,读进每个人的心里去吧!(齐背)
五.延伸。
1.同学们,翻翻本单元的课文,从《广玉兰》到《夹竹桃》到今天的《石灰吟》后面的《墨梅》,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咏物抒情”。虽然这是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一篇关于古诗的课文,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是我们读那千千万万首咏物诗的开始,是我们读者一类作品的开始。
【作业】作业
五、作业
1、抄写《石灰吟》
2、收集并积累咏物诗
【活动】板书
石灰吟 咏物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清白 (托物言志)
粉骨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