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1、 单元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文章又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我们又将在课文的学习中掌握哪些内容和方法呢?一起打开教材45页,自读“导读提示”,思考(课件—):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2、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生出声自读,思考并适当圈画)
(找学生汇报,课件二)
(集体重复两个问题)
2、 创境导入:
1、(课件三: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为在中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这是刻在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墓碑上的一段文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李大钊,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者,一位一心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慈爱而伟大的父亲。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也就是父亲被害16周年之际为悼念自己的慈父而写下的一篇回忆录。
2、通过预习,你了解了李大钊的哪些情况?(学生汇报预习资料)
3、教师补充:1913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的李大钊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学习,以期政治救国。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http: / / baike. / doc / 2665928-2815321.html" \t "_blank )”,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到中国的李大钊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更是担负起了我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因为组织并带领北京工人进行反帝反军阀运动而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军阀的仇视和通缉。1927年被军阀张作霖秘密逮捕,同年英勇就义,时年38岁。
4、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李星华的回忆,再次走近16年前的回忆。(齐读课题)
3、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点名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纠正字音。
3、 (课件四:)集体纠正本课生字新词——书籍 抽屉 恐怖 瞅了瞅 魔鬼 肥胖 苦刑 严峻 残暴 匪徒 舅姥爷 啃窝窝头
4、 生字指导:籍—藉 俊—骏—峻—竣 型—形—刑
集体随老师板书而书空“匪”“舅”的笔顺;
5、 (课件五)抽查本课词语理解情况:“被难”“一拥而入”“严峻”“会意”
4、 梳理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件六):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小组之内交流。
3、集体汇报。(课件七)课文除第一自然段,其他部分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这几件事。
4、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内容划分层次。(课件八)
5、 归纳主要内容:
1、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主要内容应该怎样归纳呢?
2、 指名归纳,同时提问:你是采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6、 课堂总结:
李大钊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位怎样的人?在李星华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呢?我们在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
7、 课堂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chōu tì kǒnɡ bù cán bào
( ) ( ) ( ) ( )
2.选词填空: 严峻 严肃 严厉 严格
①老师对我们的( )要求,其实都是为了我们好。
②由于和同学打架,他受到了老师( )的批评。
③爸爸( )地对我说,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④在残暴的匪徒面前,父亲保持着惯有的( )态度。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本课以______为顺序,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