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学会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多角度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中获得人生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悟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突破方法:1.教师范读,激发诵读兴趣。2.指导朗读,停顿得当,读出不同的语气。
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突破方法:1.学生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2.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范读,适当指导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学法:自读自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及课件。
2.孔子有关名言。
3.地球、太阳的关系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问题激趣
1.同学们知道孔子吗?(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尊为“圣人”
2.孔子是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启迪后人的格言。大家收集了吗?
3.常言道“孔子之后,一无孔子”。博学的孔子东游时却被两个小孩子的问题难住了,是什么问题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随录音默读课文,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2.回顾方法,引导自学。
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文言文方法,从知字义、明句意、品文理、说感悟四个环节逐步深入。采用小组结合,交流探讨,老师巡视,纠正点拨的方式自主学习这则文言文,领悟故事的深刻内涵。
三、深入思考,加深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两个小孩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日始(近,远)
日中(远,近)
(1)指名说观点。
(2)读相关句子。
(3)理解两个孩子观点有什么不同。
2.阅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两个小孩观察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1)板书:如车盖 如盘盂。
(2)比划“车盖、盘盂”大小。
(3)读相关句子,理解反问句,明确“乎”的意思。
(4)同法学习第二个小孩的发现,理解“沧沧凉凉”“如探汤”。读两小孩的发现,体会辩斗语气〔多种形式〉,两小孩可爱吗?
3.你赞同谁的观点,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解决难点。
4.孔子赞同谁的观点呢?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读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创造想象: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出示孔子名言)
6.从孔子的回答中明白了什么?(宇宙无限、知识无穷〉
四、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搜集资料,解决两个小孩提的问题。
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尤为重要。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老师通过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以教师为线,以读为面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是对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两小儿辩日》中我们看到文句对仗工整,两小儿的辩论言之有理。这也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典范。可见古代儿童说话就讲求逻辑推理性,虽然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没有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考证,但是他们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知道创造发明就是从质疑开始的。
1.从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初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也对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2.文言文的教学重在阅读背诵,而怎样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背诵,又是一个问题,所以,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重在教给学生方法,并使之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而积课外的文言文知识也是一条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之路。只要有自己的思想,只要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去模仿别人,不跟从老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创新,我想,文言文教学定能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