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下列文化成就中,属于古代西亚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太阳历 D.干支纪日法
2.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湖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在②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萄葡牙
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3.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严重“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这反映出当时( )
A.英国加快了侵略步伐 B.工业革命推动印度发展
C.印度文明已落伍世界 D.印度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4.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邀请”来国王,由于国王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于议会,所以国王也随之走下了神坛,其地位与普通民众平起平坐。如果他违法乱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英国代议制正式确立 D.国王与议会共享政治权力
5.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是( )
A.美国内战 B.洋务运动 C.明治维新 D.德意志统一
6.“他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材料中“他”的伟大贡献是( )
A.否定了教会的“地心说” B.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C.最早提出“理性”的概念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7.伏尔泰认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卢梭认为“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表明两者都( )
A.赞成“开明专制” B.反对君主专制
C.重视社会公共道德 D.强调分权制衡
8.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重要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珍妮纺纱机②骡机③飞梭④水力织布机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9.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在工业革命中,打破自然因素应用引入技术力量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B.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纺织
C.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0.1870年英国《教育法》规定,5~12岁的男孩和女孩必须接受全日制教育,使女子初等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正规教育;女子教育的功能不再是为了培养贤妻良母,而是为了让女性能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民众观念的不断更新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D.近代学校教育的改革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取得民族统一是通过( )
A.铁血政策 B.工业革命 C.民族革命 D.海外扩张
12.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因为它( )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D.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3.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14.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文件。虽然这个文件产生,并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但这个文件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议会的权力。这个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15.他,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之一,也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16.1688年,应议会邀请,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 )
A.法国大革命 B.一票共和 C.光荣革命 D.议会改革
17.16世纪时,德意志教会的一切都需要按照《圣经》的标准来加以检验,宗教仪式如果与《圣经》的教导相悖,就应当加以废除;教会和神职人员也需要缴纳赋税,应当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世俗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结构出现新的逆转
C.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降 D.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暴露
18.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关于洪水故事的最早版本属于( )
A.北非的尼罗河文明 B.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C.欧洲的爱琴海文明 D.南亚印度恒河文明
19.如图为《上古农业文明区域示意图》。由此可知,上古时期的农业文明( )
A.广泛修建水利工程 B.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地域不平衡性显著 D.深受自然条件影响
20.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1875年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1.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曾说:“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荣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然而,拜占庭帝国却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变得陈旧、迂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是当时欧洲最强国家 B.具有固步自封的弱点
C.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
22.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良好的管理,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
A.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23.在法国,提倡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4.中世纪,君主是其封臣的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束在一起,而不是封臣的最高君主。君主的经济来源实际上全部来自他作为领主的个人领地,他对封臣的要求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材料旨在说明,封君封臣制度之下( )
A.封臣地位低下毫无权力可言 B.封君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C.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 D.封君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
25.最早开始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 )
A.英国和葡萄牙 B.法国和葡萄牙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英国和西班牙
26.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是很快又遭到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____经济侵略与武力干涉。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葡萄牙 D.美国
27.16—19世纪的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贸易随之发生变化,以下属于其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的表现是( )
①诞生最早的商品交易所 ②成立东印度公司
③开办证券交易所 ④第一家百货公司开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的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该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吉尔伽美什》 D.《汉谟拉比法典》
29.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527—565年)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他在内政和外交、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所建树。下面属于其建树的是( )
A.构建起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B.抗击奥斯曼帝国侵略维护独立
C.征服两河流域实现了领土扩张 D.支持商人与汉朝建立直接贸易
30.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律令制 ④分封制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哥伦布在首次西航时写道:“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他在航行到古巴附近时写道:“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前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一批欧洲殖民者,以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废墟上构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产制、黑奴制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对印第安人的超经济剥削,但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但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前提,从哥伦布远航开始先后移植到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带去的农具、家畜,以及为解决劳力缺乏而贩运来的黑奴,都为美洲的开发和各民族的融合开辟了道路。然而,在殖民统治时期逐渐生成的这些新的社会因素,决不是殖民者恩赐给美洲人民的,而是在经济规律支配下,欧、美两种生产方式冲撞的结果。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和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0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做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重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C D B B C B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B C A B D C
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C C D B D A A
二、材料题(共40分)
31.(1)为传播传播天主教; “寻金热”的巨大利润刺激;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理知识的积累和提高; “地圆学说”的提出; 指南针的传入; 西班牙王室给予大力支持。(任意答出4点,得8分)
(2) 特点:海上交通为核心; 受到西、葡两国王室支持; 以到达东方为目的。(任意答出2点,得4分)
影响:对殖民地:一方面冲击了原有的旧体制与旧观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活观念; 另一方面对当地进行非人道的控制与掠夺,给当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世界:加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原有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引起“商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西欧:通过“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西欧的原始资本积累。(每点2分,共10分)
32.(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确立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丰富的煤铁资源;先进的手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任意5点,得10分)
(3)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贫富分化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每点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