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9 19: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题目“都市精灵”的含义。
2.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够认识到人类应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整合思路】
讲授本节课,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入对本课所揭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的学习。抓住课文标题中的“精灵”二字理解文章内容,文末播放课件中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以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深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之后导入。
  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同学们,这是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声讨,这是对人类爱心回归的呼唤。人与自然本应是和谐共存,人对动物本应是尊重和善待,可现在,一只小鸟想寻觅一个温暖的怀抱,想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样的要求,你们说,算不算太高?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感受都市精灵们的处境,思考人和自然如何相处这个大主题。
二、阅读感知: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整体感知全文。
2. 字词学习。
硕shuò大:非常大。
久违:一般用做久别重逢的套语。
老鸹guā:(方言)乌鸦。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了。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肆无忌惮dàn: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无所事事:什么事也不干。
围剿jiǎo:包围起来。
驻足:停止脚步。
鹈鹕tí hú:水鸟。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习以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3.熟悉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有感情。
4. 自学质疑。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精灵”本指什么?文中写了哪几个都市?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
(2)都市精灵的存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
(3)课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找一找,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全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认为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更多的“鸟”、“鱼”、“兽”?
明确:
(1)“精灵”:神仙;精怪。文中指可爱的动物。
北京 喜鹊 松鼠 啄木鸟 百灵鸟 黄鹂 老鸹
昆明 红嘴鸥
上海 鸽子
旧金山 海狮 鹈鹕 鱼鹰 海鸥
(2)可以给都市带来生机;
可以成为都市居民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
可以成为都市的一种亮丽的风景,供都市中的人们欣赏;
可以使都市中的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
(3)北京城今昔对比
过去 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 “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是几百上千只”
如今 “连乌鸦都久违了”、“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听到鸟儿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不同城市的对比
北京 “连乌鸦都久违了” “院中的大鸟大白天无所事事,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昆明 成千上万红嘴鸥飞来过冬
上海 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美国 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野鸭子王国、鹿的王国。
(4)首先,提出了看一个城市有没有鸟、鱼、兽,可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可以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城市的“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指的是以“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其次,要让城市拥有更多可爱的动物,就不能滥砍滥伐树木,破坏动物们生存环境。一些对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工厂必须进行整改,使城市空气中的灰尘指标正常,创造最佳人居和兽居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让动物们误食。人类要与动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在动物集中的地方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给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繁殖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对违法者教育与惩戒并用等。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本文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成了“孤城寡人”,连鸟雀也少见的现实状况,提倡“与狼共舞”的现代意识,(与狼共舞,其实,就是指都市中的人应当与鱼、鸟、兽共处)表达了作者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强烈愿望。
  这篇课文,作者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将动物写得活灵活现,富于韵味,耐人品味。
四、布置作业: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