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生命科学-生物与环境
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通过树干的年轮,不可以推断出树的( )。
A.年龄
B.在生长过程中的环境
C.叶子形状
2.“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 )。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3.植物的茎、叶的生长方向和( )有关。
A.水 B.肥料 C.阳光
4.我们发现蒲公英、芦苇、杂交水稻的茎是圆形的、中空的,像我们吸水的管子,下列对这种结构的作用描述不科学的是( )
A.管子状的茎更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B.管子状的茎使植物不易倒下
C.管子状的茎使植物不易折断
D.管子状的茎能节约材料
5.小科观察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说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数量应该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同种植物的叶形状都相同
B.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时变化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关
7.青蛙的身体有不同的颜色是为了( )。
A.美观好看 B.青蛙的身体会变颜色 C.与环境相适应
8.鸟类种群的扩展和缩小常常受到它们所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干旱的环境下,下列鸟类受到影响最大的是( )。
A.啄木鸟 B.喜鹊 C.秃鹫 D.沙锥鸟
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野兔←鹰 B.蛇→麻雀→高粱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花→蜜蜂→熊
10.鸡蛋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二、填空题
11.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______,______与环境相互依存。
12.人们把____________之间的这种____________关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不断的流动着。
13.自然选择了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如蒲公英种子上带较长的柔毛,重量很____,因此它是可以靠________传播种子。
14.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__________相适应,物竞天择,__________,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5.大猩猩之间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传递信息的。
16.非洲的捕蝇草是靠____________感觉碰撞获取信息的。母鸡下蛋是用_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17.越寒冷的地方动物的个体_________,身体愈接近_________形;并且_______、_________和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8.动物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中形成的。
三、判断题
19.根据树的年轮可以推断出它生长的时间和受到的环境影响。( )
20.叙州区被誉为世界樟海,是因为叙州的气候很适合油樟树的生长。( )
21.动物的习性是与生俱来的,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没有关系。( )
22.凶猛的大型肉食动物都不需要保护色。( )
23.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2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
25.在草一羊一狠这条食物链中,为了保证羊不受伤害,人们应该大量捕杀狼。( )
26.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传播种子。( )
27.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28.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只需要一颗。( )
四、连线题
29.请将下列我国的珍稀动物与它们的主要栖息地相连。
东北虎 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藏羚羊 云南等地
亚洲象 四川等地
扬子鳄 西藏、青海等地
大熊猫 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山区
五、简答题
30.在窗台上养的花,如果长期不动,一般向阳一面的叶子茂盛。为什么?
31.简述蝙蝠和企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六、实验题
32.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记录。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水、棉纱布、2个瓷盘
【实验过程】:1、在A、B两个瓷盘内分别放入1粒大豆种子,一个有适量的水,一个无水。
、把A、B两个瓷盘放在室内温度适宜的地方,A瓷盘内的大豆用湿棉纱布盖上,保持湿润,B瓷盘中保持干燥。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几天后,A瓷盘中的大豆种子发芽了,B瓷盘中的大豆种子没有发芽。
请你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如果A是实验组,则B是_______组。
(2)在这个实验中,小明需要控制A、B两组实验的光照、______和空气条件相同,改变的是是否有水的条件。
(3)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与水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关系。
(4)小明同学进行的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______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年轮越多,树的年龄越大。同时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在年轮上也有体现。所以树木以年轮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还可用来测知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
2.C
【解析】
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3.C
【解析】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植物的茎、叶的生长方向和阳光有关。
4.A
【解析】
我们发现蒲公英、芦苇、杂交水稻的茎是圆形的、中空的,像我们吸水的管子,管子状的茎使植物不易倒下,管子状的茎使植物不易折断,管子状的茎能节约材料。A观点错误。
5.B
【解析】
A正确,对照实验的问题、假设和结论最好一致,根据探究的问题:某种鸟喜欢吃蓟的种子吗?因此可以假设:某种鸟喜欢吃蓟的种子。B错误,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应放在离鸟距离一样远的地方,实验时没有必要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C正确,实验前三种食物的数量应该一样多,保证实验的真实性。D正确,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麻雀吃完了,说明这个结果不支持小科的猜测。
6.A
【解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A、同种植物的叶形状都相同与生物和环境相适应无关,A符合题意。
B、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B不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叶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
动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在环境变化,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青蛙的身体有不同的颜色是为了与环境相适应。如:绿色田野中生活的青蛙颜色往往是绿色,绿色青蛙不容易被“捕捉”的原因是与环境相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D
【解析】
沙锥鸟常出现在湿草地和沼泽地。它常常栖息于沼泽、稻田、草地。常结成小群,常插于泥中摄取食物,在水稻田中常可遇见。羽色与杂草相混,不容易发现,有时常由脚下突然飞起。在干旱的环境下,沙锥鸟没有充足水分,故受到的影响最大。
9.C
【解析】
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题干中的食物链正确的是;植物→蝉→螳螂→黄雀,C符合题意;A草←野兔←鹰,箭头的方向指向错误,不符合题意;B蛇→麻雀→高粱,错误,食物链颠倒;D花→蜜蜂→熊,错误,熊不吃蜜蜂。
10.A
【解析】
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鸡蛋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
11. 动物 动物
【解析】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
12. 动植物 食物关系 物质 能量
【解析】
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着。
13. 轻 风力
【解析】
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因为种子轻,且长有丝状的结构使种子呈伞状;苍耳借助动物传播种子,因苍耳种子成熟后会长有钩刺,便于附着动物体表。
14. 生活环境 适者生存
【解析】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所以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5. 声音 身体姿势 动作
【解析】
动物信息交流的工具有动作、声音、气味等,这些叫做动物的语言。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大猩猩之间是靠声音、身体姿势、动作等形式传递信息的。
16. 绒毛 叫声
【解析】
捕蝇草靠绒毛感觉碰触获取信息;孔雀展示艳丽的外表发出信息(吸引异性,吓走侵略者);母鸡下蛋之后会用“咯咯”声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某些高等动物,如猩猩可以通过发怒、喜悦的表情等传递信息。
17. 越大 球 鼻子 耳朵(嘴)
【解析】
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越寒冷的地方动物的个体越大,身体愈接近球形;并且鼻子、耳朵和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8. 冬眠 迁徙 换毛
【解析】
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9.√
【解析】
年轮的宽窄可以了解树木的经历以及树木与当时当地环境气候的关系。在优越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的好,木质部增加的多,年轮也就较宽,反之年轮就窄。比如,树木最初的年轮一般比较宽,这表示那时它年轻力壮,生命力强;有时一棵树再出现了很多窄的年轮以后,突然出现有宽的年轮,这表明年轮宽的那几年,环境气候适宜,对树木生长有利。偏心年轮,说明树木两边环境不同,通常北半球朝南的一面较朝北的一面温暖,所以得一面年轮较宽。
20.√
【解析】
油樟,属常绿乔木,喜湿喜暖,抗虫性、耐寒性较差,三年即可郁闭成林。叙州区是我国最大的油樟基地。叙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季由于北部奏巴山地的阻挡气温较高,且当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山区有大面积适宜油樟生长的土地。所以叙州区被誉为世界樟海,是因为叙州的气候和地形很适合油樟树的生长。
21.×
【解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所以动物的习性有些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22.×
【解析】
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凶猛的大型肉食动物也需要保护色,使自己不受天敌的侵扰。
23.√
【解析】
环境发生改变,生物为了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下去,自身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生物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由此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生物,从而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生物。
24.×
【解析】
人体所需要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25.×
【解析】
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在草一羊一狠这条食物链中,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不可以过多干预。
26.√
【解析】
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传播种子,说法正确。
27.√
【解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28.×
【解析】
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所以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三颗,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
29.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东北虎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山区;藏羚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亚洲象分布在云南等地;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等地;
30.向阳一面的叶子长势更旺盛。因为植物的生长有向光性。
【解析】
在窗台上养的花,如果长期不动,一般向阳一面的叶子茂盛。这是植物的向光性和光合作用的共同结果,因长期不动,光源来自一个方向,由于向光性和光合作用,向阳的一面营养积累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旺盛了。
31.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中唯一会飞的;企鹅有羽毛,但是不会飞,生活在南极。
【解析】
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中唯一会飞的;企鹅有羽毛,但是不会飞,生活在南极,属于鸟类。
32. 对照组 温度 有 两个实验组都只用了一粒种了,偶然性太大,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解析】
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种子发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需要的材料有大豆种子、水、棉纱布、2个瓷盘,在A、B两个瓷盘内分别放入1粒大豆种子,一个有适量的水,一个无水。把A、B两个瓷盘放在室内温度适宜的地方,A瓷盘内的大豆用湿棉纱布盖上,保持湿润,B瓷盘中保持干燥。观察并做好记录。几天后,A瓷盘中的大豆种子发芽了,B瓷盘中的大豆种子没有发芽。在这个实验中,如果A是实验组,则B是对照组。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A、B两组实验的光照、温度和空气条件相同,改变的是是否有水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与水有关系。该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1粒大豆种子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