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安全交通灯
循环嵌套
01.教材分析
02.学情分析
03.学习目标
04.教学策略
05.教学过程
0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循环结构——
重复执行和有次数重复执行语句
力求能够综合运用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
熟悉交通灯
很少意识到可以通过修改交通灯时长来解决安全出行的问题
知识技能
顺序结构的基础知识
掌握《魔幻神经元》的硬件知识
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03.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能结合交通安全知识,分析不同道路的交通灯颜色变换、时长设置的含义和意义,有意愿搭建软硬件环境模拟交通灯解决路口通行问题;
能根据任务情境,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设计合理的交通灯解决方案;
了解程序编写步骤,能根据任务变化,功能提升,合理调整模块,完善恰当交通灯程序。
利用电子文档、微视频课件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掌握神经元模块和编程语言对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交通灯过程中,感知遵守公共规范、安全出行的意义。能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信息社会,合理设计解决方案表达观点,提高信息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难点: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合理使用重复执行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运用流程图形成解决问题的算法思维
A
B
0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树立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理念,以模拟制作时长合理的交通灯解决安全通行路口为主题,带领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学习、问题解决、社会参与责任的过程。
主题
教法
学法
修改交通灯时长
解决安全通行路口
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教学策略
学习帮助文档
流程图学习单
0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2
3
4
学生结合上节课《让灯亮起来》的知识,通过观察发现了学校周边路口交通灯的问题
出示课前布置调查活动收集的意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2
3
4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任务的信息收集,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发现交通灯时长的设置不合理,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修改交通灯时长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观察、学生谈亲身感受
集体观察路口视频
发现问题:
高峰时段20秒时长无法通过路口
交通灯时长的设置不合理
讨论
如何解决安全通行路口?
修改交通灯时长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得出结论
主题:设计时长合理的交通灯
教学过程
2
引导思考
自主探究
1
3
4
“交通灯时长设置多少是合理的?”
“ 如何测算时长?”
探索
通过探究设计完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将方案转换成系列算法步骤
受学生年龄认知和课时限制,教师利用手机测距功能
教学过程
2
引导思考
自主探究
1
3
4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修改时长的测算,使学生能够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信息社会,通过判断、分析,设计合理的时长,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模拟制作交通灯,体验更改交通灯的时长可以来解决安全通过路口的问题
学生们在测算过程中,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理解被重复的语句叫循环体,这种结构叫循环结构,利用模块中重复执行指令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设计意图:能结合交通安全知识,分析交通灯颜色变换、能根据情境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长,有意愿搭建软硬件环境模拟交通信号灯,提高信息意识。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学生根据分析和流程图,编写交通灯程序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讨论:设计者了解时长,行人未知时间,不安全,怎么解决?
方法:增加绿灯闪烁和红绿黄灯倒计时读秒功能,并讨论其重要性,增强通行路口的安全性。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红绿黄灯倒计时读秒绿灯闪烁功能
学生尝试修改脚本
发现问题:重复执行算法无法停下来
控制循环的次数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学生补全流程图,结合学习帮助文档,分析和测算功能提升后的时长,完善程序,点亮模块测试,进一步解决安全通行路口的问题。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师介绍有限循环的知识,启发学生在编程模块中对应寻找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师生交流: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我们所学知识,交通灯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学生考虑到等红灯和通行绿灯时行人的心情,将LED屏进行读秒和动画分屏显示,制作个性化交通灯。
学生探究发现利用两个并行程序同时执行,方便调整测算时长,更容易实现灯和倒计时读秒及闪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学生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自主优化提升,合理调整模块与修改完善程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整个过程3个活动层层递进,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升交通灯的功能,根据任务变化,设置合理的时长,调整模块,完善恰当的交通灯程序,从而解决安全通行路口的问题。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展示学生设计合理的交通灯解决方案
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相互讨论、解惑释疑
教师提炼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作品展示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更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从单一问题解决上升到迁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让学生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
4
课堂总结
融合提升
1
3
2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拓展延伸可以利用循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比如模拟扫地机器人等。
梳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编写程序、硬件测试、功能提升
通过学习技能掌握能力为社会服务,给学校周边交通管理部门写提议信,通过技术模拟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交通灯时长问题,保障出行安全。
出行不但自己要遵守交通灯指示并向身边的人宣传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安全出行。
安全交通灯
循环结构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