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 循环嵌套--安全交通灯(说课课件)(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 循环嵌套--安全交通灯(说课课件)(2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5-18 08: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安全交通灯
循环嵌套
01.教材分析
02.学情分析
03.学习目标
04.教学策略
05.教学过程
0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循环结构——
重复执行和有次数重复执行语句
力求能够综合运用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
熟悉交通灯
很少意识到可以通过修改交通灯时长来解决安全出行的问题
知识技能
顺序结构的基础知识
掌握《魔幻神经元》的硬件知识
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03.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能结合交通安全知识,分析不同道路的交通灯颜色变换、时长设置的含义和意义,有意愿搭建软硬件环境模拟交通灯解决路口通行问题;
能根据任务情境,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设计合理的交通灯解决方案;
了解程序编写步骤,能根据任务变化,功能提升,合理调整模块,完善恰当交通灯程序。
利用电子文档、微视频课件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掌握神经元模块和编程语言对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交通灯过程中,感知遵守公共规范、安全出行的意义。能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信息社会,合理设计解决方案表达观点,提高信息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难点: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合理使用重复执行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运用流程图形成解决问题的算法思维
A
B
0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树立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理念,以模拟制作时长合理的交通灯解决安全通行路口为主题,带领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学习、问题解决、社会参与责任的过程。
主题
教法
学法
修改交通灯时长
解决安全通行路口
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教学策略
学习帮助文档
流程图学习单
0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2
3
4
学生结合上节课《让灯亮起来》的知识,通过观察发现了学校周边路口交通灯的问题
出示课前布置调查活动收集的意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2
3
4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任务的信息收集,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发现交通灯时长的设置不合理,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修改交通灯时长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观察、学生谈亲身感受
集体观察路口视频
发现问题:
高峰时段20秒时长无法通过路口
交通灯时长的设置不合理
讨论
如何解决安全通行路口?
修改交通灯时长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得出结论
主题:设计时长合理的交通灯
教学过程
2
引导思考
自主探究
1
3
4
“交通灯时长设置多少是合理的?”
“ 如何测算时长?”
探索
通过探究设计完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将方案转换成系列算法步骤
受学生年龄认知和课时限制,教师利用手机测距功能
教学过程
2
引导思考
自主探究
1
3
4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修改时长的测算,使学生能够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信息社会,通过判断、分析,设计合理的时长,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模拟制作交通灯,体验更改交通灯的时长可以来解决安全通过路口的问题
学生们在测算过程中,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理解被重复的语句叫循环体,这种结构叫循环结构,利用模块中重复执行指令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设计意图:能结合交通安全知识,分析交通灯颜色变换、能根据情境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长,有意愿搭建软硬件环境模拟交通信号灯,提高信息意识。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学生根据分析和流程图,编写交通灯程序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讨论:设计者了解时长,行人未知时间,不安全,怎么解决?
方法:增加绿灯闪烁和红绿黄灯倒计时读秒功能,并讨论其重要性,增强通行路口的安全性。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红绿黄灯倒计时读秒绿灯闪烁功能
学生尝试修改脚本
发现问题:重复执行算法无法停下来
控制循环的次数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学生补全流程图,结合学习帮助文档,分析和测算功能提升后的时长,完善程序,点亮模块测试,进一步解决安全通行路口的问题。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师介绍有限循环的知识,启发学生在编程模块中对应寻找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师生交流: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我们所学知识,交通灯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学生考虑到等红灯和通行绿灯时行人的心情,将LED屏进行读秒和动画分屏显示,制作个性化交通灯。
学生探究发现利用两个并行程序同时执行,方便调整测算时长,更容易实现灯和倒计时读秒及闪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学生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自主优化提升,合理调整模块与修改完善程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整个过程3个活动层层递进,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升交通灯的功能,根据任务变化,设置合理的时长,调整模块,完善恰当的交通灯程序,从而解决安全通行路口的问题。
教学过程
3
活动体验
学习与问题解决
1
2
4
活动3创意版:
发挥想象
完善交通灯
解决更多的问题
展示学生设计合理的交通灯解决方案
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相互讨论、解惑释疑
教师提炼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作品展示
活动2进阶版:
增添LED屏
提升功能更
活动1基础版:编写交通灯程序
测算修改时长
点亮模块测试
从单一问题解决上升到迁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让学生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
4
课堂总结
融合提升
1
3
2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拓展延伸可以利用循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比如模拟扫地机器人等。
梳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编写程序、硬件测试、功能提升
通过学习技能掌握能力为社会服务,给学校周边交通管理部门写提议信,通过技术模拟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交通灯时长问题,保障出行安全。
出行不但自己要遵守交通灯指示并向身边的人宣传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安全出行。
安全交通灯
循环结构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