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纽约成为区域中心的案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分别说明纽约在市域、城市带、国家、全球范围内发挥的辐射作用。
2.通过案例,说明城市可以成为区域中心的原因和优势,及其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纽约的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二
纽约的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43页并以图3.7为主要线索,分析纽约的发展状况
时间 区域发展条件变化 纽约发展特点
15世纪开始
19世纪2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21世纪以来
表格:纽约的发展历程
15世纪以来历史时期的纽约港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进入美洲建立殖民贸易点。美国的大西洋沿岸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众多海湾和港口,成为殖民者优先考虑建设城市的地区。纽约是其中重要的港口之一。
19世纪20年代
思考:
伊利运河的修建对纽约腹地扩展有何作用
伊利运河通过哈得孙河将北美五大湖与纽约市连接起来,缩短了纽约到布法罗之间的航线距离,使得大量的商品通过伊利运河运往纽约港,纽约的腹地迅速扩展到广阔的中西部地区。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年代,纽约进口额占美国2/3,出口额占美国的1/3,城市规模增长迅速。
纽约依托美国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带动全国、辐射全球,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21世纪以来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结1:城市发展与区域的联系
资源条件
地理位置
人口条件
交通条件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
区域
相互依存
纽约的辐射功能
三
1.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纽约市域是纽约城市辐射范围的内圈,以金融保险业为主导产业。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普及,使纽约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外围区域,在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对城市带的影响
【合作与探究】
思考1 阅读教材中图3.8、图3.9和表3.1,思考、探讨关于“波士华城市带”的相关问题:
(1)该城市带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该城市带主要包括哪些城市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沿海60千米长、10多千米宽的地带上,形成一个由波士顿、 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大都市和若干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带。
【合作与探究】
思考2 读表3.1“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产业分工,比较纽约与其他城市主导产业的差异,并说明这对该城市带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主要城市 纽约 波士顿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
主导产业 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 高科技产业、建筑业、金融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制药业、设备制造业 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服务业 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休闲娱乐业
差异:纽约的主导产业多为高附加值产业,专业化更强.
积极影响:
纽约的产业发展推动各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该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水平;各城市产业分工明确,形成以金融、外贸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利于该城市带的分工协作。
【合作探究】
思考3 读图3.9“波士华城市带”各城市间的年航空客流量,找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纽约
判断依据:
纽约的客流量最大,与各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更加密切;
纽约位于“波士华城市带”的中心位置,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便捷。
3.对美国的影响
纽约通过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纽约港
纽约城市群的形成
纽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带动了周边城市不断发展
以沿海发达的陆海空交通干线为轴
在大西洋沿岸中部出现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五个大都市
4.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政治功能
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汇集了联合国主要机构,影响着诸多国际事务和决策。
经济功能
华尔街全长约500米,宽11米,集中了全球重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文化功能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艺术珍品300多万件,既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文化功能
纽约汇集着世界著名的音乐厅、歌剧院,吸引全球艺术家、游客纷至沓来,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和融合,成就了纽约全球文化之都的美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结2:纽约辐射不同区域所依托的条件
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 对周边区域
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 对城市带
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信息网络 对美国
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 对世界
小结3:纽约的辐射功能
影响区域 具体影响
周边地区 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分散到周边,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城市带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又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美国 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国内的流动
世界 发挥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回扣教材基本概念:
城市辐射功能: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区域空间组织: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紧密联系的关联网络。
学以致用
阅读材料《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材 料】
1.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2.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3.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思考题】
问题:1.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武汉与黄冈之间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光电子产业优势,带动黄冈发展光电子等产业。
问题:2.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黄冈临近武汉;与武汉之间交通便利;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黄冈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相关产业基础较好;农业基础较好。
问题:3.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成为武汉市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城市发展;城市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提高。
基本概念
城市与区域
城市的辐射功能
区域空间组织视角
3.1城市的辐射功能
纽约的发展历程
纽约的辐射功能
具体实例
高考真题溯源
学以致用
(2020·山东地理)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如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高考真题溯源
典例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B
第1题 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大,两城相互之间均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推进同城化。
高考真题溯源
典例
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
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
主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C
一般首位客运比次位客运的客流量大,而合肥是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小,说明合肥在某一方面有优势。合肥和滁州都属于安徽省,且合肥属于省会城市,两者行政联系密切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