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十 科 学 探 究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十 科 学 探 究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8 14: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专题特训
专题十 科 学 探 究
针对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 低温和常温 B. 有光和无光
C. 干燥和潮湿 D. 温度和湿度
D
2.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 )
A. 天竺葵叶背面的细毛 B. 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
C. 围成气孔的保卫细胞 D.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小唐认为水分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
A. 提出问题 B. 制订计划 C. 作出假设 D. 得出结论
A
C
4.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
A. 海尔蒙特 B. 巴斯德 C. 米勒 D. 雷迪
5. 2020年9月份,多次台风袭击了吉林省,造成了玉米等农作物倒伏,为了掌握农作物损失情况,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探究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C
C
6.下列实验中,一般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A. 观察长骨的结构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C.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D. 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B
7.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 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 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 实验前, 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对照组为A组
D. 实验结论是光照时间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
B
8.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或注意事项 目的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试管置于37 ℃温水中10 min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B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用湿棉花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 有利于小鱼呼吸
C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气瓶 检测瓶中有无二氧化碳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脱色后滴加碘液 检测叶片内有无淀粉
C
9.下列“实验方法”和“结论或观点”匹配正确的是( )
A. 用澄清石灰水探究呼吸作用,可知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 滴加生理盐水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维持细胞形态
C.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原因是材料燃烧不充分
D. 为探究心脏中的血液流向,将水通入肺静脉中,发现水从主动脉中流出
D
10.下列选项中所用研究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调查法
B. 草履虫在水中的运动——观察法
C. 马鞍山市含山县学生近视率——调查法
D. 为什么雨后积水会导致植物根腐烂——实验法
A
1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时,为了便于观察叶片结构,要用碘液染色
B.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胚乳时,滴加碘液后用显微镜进行放大观察
C. 在做嫁接实验时,使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
D.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中,大小花生各随机取30粒
D
1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人血涂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将消毒牙签上的碎屑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用高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D.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应将盖玻片迅速地放下
B
13.小明在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在暗处铺上潮湿的泥土,在光亮处铺上干燥的泥土,得出结论: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小明这样做的错误之处在于( )
A. 鼠妇数量太少 B. 变量不唯一
C. 对鼠妇有伤害 D. 没有进行对照
B
14.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作出假设的是( )
①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③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量 ④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⑥测定人的反应速度 ⑦蚂蚁的通讯 ⑧观察叶片的结构
A. ①②④ B. ③⑤⑦ C. ②⑤⑧ D. ③④⑥
C
15.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需先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B.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C.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全部变成了麦芽糖
D. 在显微镜下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B
16.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同学们在实验盘中放少许清水,放三块小石头形成三个“小岛”, 将两根木条分别搭在B岛与C岛、B岛与A岛之间(如题16图所示)。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在C岛上放些甜食,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将两根木条换位,看蚂蚁是否走错“道路”。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是蚂蚁是否通过声音进行通讯
B. 更换木条位置后,多数蚂蚁走向A岛
C. 两根木条的材质、长度、宽度无须一致
D. 木条换位时可直接用手操作
B
17.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上土壤浸出液, 待水分蒸发后,玻片上残留有少量的物质,而改用蒸馏水进行实验,玻片上没有残留物质, 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 )
A. 无机盐 B. 蛋白质 C. 淀粉 D. 脂肪
A
18.下列实验中没有使用到碘液的是( )
A. 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 B.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D. 观察酵母菌
C
19.下列关于实验与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时,每次取完棋子后,不可以将棋子放回
B. 在“观察鸡卵的结构”时,要将鸡卵的尖端轻敲出裂纹,然后除去外壳膜
C.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可以计算平均值来比较
D. 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时,“捕食者”可以刻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C
D
20. 某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所含的能量,他根据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J的热量,通过燃烧法进行探究(如题20图), 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重复组,测量结果取其最大值
B.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 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锥形瓶底部
C. 实验测得燃烧后的水温与实际理论数据相等
D. 同质量的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少于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种子 种子质量/g 水量/mL 燃烧前水温/℃ 燃烧后水温/℃
花生仁 0.6 30 20 26
核桃仁 0.6 30 20 34
二、非选择题
21.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 时间/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A 馒头碎屑+2 mL唾液 搅拌 37 10 ②
B 馒头碎屑+4 mL清水 搅拌 37 10 变蓝
C 馒头碎屑+① 搅拌 80 10 变蓝
D 馒头碎屑+2 mL唾液 搅拌 0 10 变蓝
(1)把馒头碎屑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_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补充实验:①是____________;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的搅拌
葡萄糖
2 mL唾液
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淀粉
应加2 mL清水
(4)如果A与B作为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____;针对此组对照实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A与D两支试管加碘液后的现象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_。
唾液
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
温度
22.(实验探究)题22图为探究樱桃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 h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钟罩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作用。
蒸腾
(2)打开钟罩,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____________,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 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火柴会___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会变____________。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液
二氧化碳
复燃
氧气
浑浊
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5)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樱桃叶片的情况,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实验探究)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明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 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此时的C组和A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吗
水分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
湿润
寒冷
不是
变量不唯一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明的实验,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孢子
干燥处理
低温保存
24.(实验探究)某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八年级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提出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无影响
【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____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B料,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等量
单一变量
形成对照
转基因植物油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6)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7)若结论是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则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增大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低。

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
小白鼠的数目过少
偶然性(或误差)
25. (实验探究)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随州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或动物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 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30只家兔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A B C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浓度/% 0 1.83 3.66
血红蛋白含量/(g·L-1) 初始测量 60 60 60
第一次 60 53 51
第二次 60 49 40
第三次 60 38 28
醋酸铅浓度
控制单一变量
(3)本实验A、B、C三组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哪一组?____________组。
(4)实验结果中关于血红蛋白含量的数值是如何处理得来的?____________。
(5)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____________,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____________。(均填“越高”或“越低”)
A
求平均值
越高
越低
(6)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条防止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的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