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 课件和素材(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长征 课件和素材(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8 14:06:08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七律·长征
5
第1课时
第2课时
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第1课时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1934—1936年由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初读课文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
/
/
/
/
/
/
/
首联
颔联
wēi yí
pánɡ bó
wán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诗歌节奏。
律诗一般按“二二三”的节奏停顿。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
/
/
/
/
/
/
颈联
尾联
mín
尽( )管他不接受这个意见,我还是要尽( )力去完成这个项目。
多音字

jǐn
①极,最。
②有多少用多少。
③放在最先。
jìn
①完毕。
②全部用出。
③都,全。
jǐn
jìn

hénɡ
①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②地理上指东西向的,跟“纵”相对。
③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跟“竖”、“直”“纵”相对。
④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 ⑤使物体成横向。
⑥纵横杂乱。 ⑦蛮横,不合情理的。
⑧汉字平着由左向右写的一种笔形。
hènɡ
①凶暴,不讲理。
②意外的。
这个人把车横( )放在马路中间,还蛮横( )地指责路人,简直无理取闹。
hénɡ
hènɡ


我会写
规律




suǒ

云崖
渡过
铁索
法律
悬崖
渡船
索取
两个“土”
不是“系”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yǐ) 磅礴(pánɡ)
B.泥丸(wán) 云崖(yá)
C.铁索(suǒ) 岷山(mǐn)
D.尽开颜(jìn) 远征难(nàn)
·
·
·
·
·
·
·
·
B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寻常;平常。
乐观、无所畏惧的感情基调。
课文解读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猜图片中分别是哪座山。
乌蒙山
岷山
五岭山
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逶迤
气势盛大
磅礴
你发现翻越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和千里雪的岷山,有哪些困难?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
1.全长1600多公里 2.山高林密 3.敌军居险布防
乌蒙山,峰高谷深,如刀切斧削,最高峰4000多米。1936年2月27日,天寒地冻,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弹尽粮绝。这时,国民党军派出10个师又1个旅,一面尾追,一面从南面侧击,妄图将红军困死乌蒙山内。
1
2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从此再也起不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3
山高林密
天寒地冻
腹背受敌
读诗歌,找出描写红军渡江渡河的诗句读一读,再借助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结合“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说说你对“寒”的理解。
大渡桥横铁索寒
配乐诵读,读出豪迈、豁达的感觉。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2课时
背一背,填一填。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 )。
远征难
只等闲
逶迤
磅礴
云崖暖
铁索寒
千里雪
尽开颜
自由读诗,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
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暖”字表达了红军( )后欢快的心情。
A.飞夺泸定桥    B.巧渡金沙江
(2)“寒”字让我体会到( )
A.天气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
B.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
B
B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对比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融入诗句并读出来。
英勇无畏 乐观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翻过岷山,进入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现在的喜悦更胜一筹,因此说“更喜”。“尽开颜”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升华。
更喜岷山千里雪
这首诗围绕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叙事,为我们描绘了红军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这五个典型故事,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 
越乌蒙 
渡金沙
抢大渡
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达了革命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
菩萨蛮,词牌名。大柏地,地名,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
诗意: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上,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美丽。
配乐背诵全诗。
不怕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
板书设计
五岭——腾
乌蒙——走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喜
主题概括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诗歌热情地赞颂了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和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拓展延伸
诗意: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际尽头。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在高峻险拔的六盘山上,猛烈的西风吹得红旗猎猎地卷起来。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背诵全诗。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请同学们课外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