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9 14: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麻城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6*3)
1.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发生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在①拉开序幕 B.文艺复兴在②开始起步
C.近代科学在③形成体系 D.启蒙运动在④达到高潮
2.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取消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精神内核是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享乐主义 D.自由主义
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D.内燃机的发明
5.1871年 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实现途径是
A.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 B.容克贵族的军事政变
C.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 D.自下而上的人民起义
6.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重要科学发现,下列各项中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过程概述正确的有
①观测了海王星的运动轨迹
②研究了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③运用了微积分做计算工具
④参考了开普勒天体力学的成果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
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
8.有人说,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做出的“伟大斗争”实际上使拉美国家成为受益者,这主要是指(  )
A.法国资产阶级对拉美的斗争进行了国际支援
B.拉美国家人民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国际支援
C.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D.法国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拉美的殖民统治
9.有关如图的文字说明中,正确的是
A.这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B.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C.这种文字大多数刻在石头上 D.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
10.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显著特点包括
①取得的成果更多 ②涉及的领域更广③主要发生在英国④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论及近代某国的政体,有学者评价指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它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主要表现是通过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利分割和制衡。这种“全新的政体”
A.总统是权力的中心 B.较好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内阁对议会负责 D.被称为议会君主制
12.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上述主张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
13.公元前5世纪,在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此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
14.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文艺复兴后
A.人终于拥有了现世生活 B.人的价值开始得到肯定
C.人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 D.人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
15.下图中的遭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闻名世界,让人惊叹不已。1986年,该遗址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文化遗址是
A.大津巴布韦遗址 B.金字塔遗址
C.玛雅文明遗址 D.印加文明遗址
16.他建构出的新部落制度不同于以往以地域作界线的行政区划,因为他知道雅典的贵族有着很大的地域性,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克利斯提尼
第II卷(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52分)
17.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二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2分)
(2)据所学知识,列举新航路开辟时的两个航海家(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分)
18.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所指的“两位学者和战士”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这一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8分)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两国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对此你有什么认识?(12分)高一期中 历史 第2页,共2页
历史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是英国,②是德国,③是意大利,④是法国。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在18世纪的④法国达到高潮,D项正确;宗教改革首先在②德国拉开序幕,排除A项;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③意大利,排除B项;①英国科学家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解析】
【详解】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不是内容,B错误,符合题意;A、C和D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
3.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世纪晚期随着内燃机的发明石油开采业才得以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才得以产生,所以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只能是内燃机的发明,这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故D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
【详解】
5.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是通过与奥地利、丹麦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D
【解析】
【详解】
1846年,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①属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故①错误;牛顿从研究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入手,综合参考了开普勒等人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微积分做计算工具,成功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②③④正确。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7.B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困境,并不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原料需求,故不得不废除,故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农村出现两极分化是新经济政策的结果,影响了苏联的工业化,并非富农态度,排除C项;D项,题干未强调计划经济的特征,排除D项。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指的是法国大革命,通过大革命,西葡对拉美的殖民控制被削弱,同时法国在拉美的势力也大大削弱,这有利于拉美地区摆脱殖民统治,C正确;法国资产阶级并未直接支持拉美的斗争,排除A;题干认为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拉美国家的独立,而非拉美人民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并且拉美人民并未直接支援法国大革命,排除B;D表述不符合史实,法国大革命期间并未放弃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如拿破仑干涉海地独立,排除。
9.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这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故A项正确。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文字,故B错误;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写在纸草上,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故D项错误。
【点睛】
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10.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显著特点有,成果更多,领域更广,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①②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D三项错误。
11.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主要表现是通过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利分割和制衡”可知,该政体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原则,C项正确;民主共和制下总统是权力的中心,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排除;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是虚设,D项排除。故选C项。
12.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荷兰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荷兰殖民扩张的内容特征和,近代早期列强殖民扩张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具备对外殖民扩张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所以,他们会提倡海上自由,主要是为自己在海上进行殖民扩张和贸易运输服务,这就为荷兰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正确答案为A。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应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B错误。使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直接因素,是荷兰海上商业贸易发达,不符合题意,C错误。17世纪初当时的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海上的殖民霸权,D错误。
13.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有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其中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B项正确;伯里克利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而不是十将军委员会,排除A项;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而最高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排除C项;陪审法庭是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4.C
【解析】
【详解】
根据“为了生活而信仰”可知日常生活开始成为中心,说明人的价值和欲望得到重视,这是人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表现,故选C;人拥有现实生活和价值开始得到肯定都是人处于主导地位的表现,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B;文艺复兴后人并没有摆脱基督教的束缚,排除D。
15.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结合所学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地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石头城建筑群体著称,故A项正确; 金字塔遗址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故B错误;玛雅文明遗址位于尤卡坦半岛中部,是古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也是拉丁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之一,故C错误;印加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故D错误。
16.D
【解析】
【详解】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是按照地域划分十个选区,废除了原先按照部落的选举方法,D正确;梭伦改革时期是按照血缘部落选举,A错误;伯利克里改革时期没有实行按照地域划分的行政选区做法,B错误;苏格拉底是思想家,没有针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改革,C错误。
17.(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播天主教。
(2)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3)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或随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及美洲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解析】
【详解】
(1)根据“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得出欧洲社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根据“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得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根据所学可知,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2)结合所学,可列举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3)根据“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得出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点睛】
18.(1)战士: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俄国、中国。
(2)方法: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差异: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认识: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解析】
【分析】
(1)
战士:根据材料“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创造条件;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俄国、中国等国得以成功实践。
(2)
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
(3)
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主要和两国国情不同有关。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点睛】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