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4-10 09: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山阳县城关一中 张 萍
【课题】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2、本课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3、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展开。让学生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学情分析】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形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法和花鸟画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使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对多彩生活的热爱。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对民族艺术传承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理念】
此课程设计的总体脉络如下:
· 由小游戏“画鱼点睛”导入学习,让学生去感悟中国花鸟画家的心灵之旅。
· 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花鸟画的两种表现技法。
· 深入阶段:穿插不同风格的作品,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了解花鸟画的发展过程,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赏析要点】
中国花鸟画赏析
作品基本信息
创作年代、尺寸大小、绘制材料.
作者姓名、朝代。
创作背景
绘画语言
表现主题
绘画内容
表现技法
构图
用笔
用色
用墨
绘画特色
【本课知识点·结构】
画派
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
如何写形
如何表意
工笔
黄筌
《写生珍禽图》
描绘简练概括,精妙入微,为描摹范作。
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体现了宫廷的审美情趣。
赵佶
《芙蓉锦鸡图》
构图讲究,用笔用色严谨,华丽但不艳俗。
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崔白
《双喜图》》
兔子的皮毛用笔尖簇点层层积染而成,表现毛茸茸的感觉。
从简单的形和写真转向追求意境,情景交融。
恽寿平
《花卉册》
没骨画法重视写生,不用墨线勾轮廓和作底,而用颜色渲染,点染并用,花卉工整俊秀,如水洗过一般清新飘逸,洁净淡雅。
绘画从标本开始走向生动,创造理想化的美感。
写意
徐渭
《墨葡萄》
写意、勾勒、画出自然植物和动物的神态。
强调借物抒情,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悟,抒写强烈的个性情感。
朱耷
《荷花怪鸟》
兼工带写
文同
《墨竹图》
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记在心里,用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表现竹叶的色彩和层次。
文人画借物寓意“子若竹”。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程序和内容】
游戏导入(5分)
小游戏:画鱼点睛
比较与讨论: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画法。
“画如其人”,让我们走进中国花鸟花的世界,去了解画家们的内心世界吧!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踏上感悟中国花鸟画家的心灵之旅吧!
作品欣赏(30分钟)
朱耷作品欣赏
观察与发现:看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寻找相同点。看朱耷的落款题名,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与探究:画家为何要这样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交流与探讨:学生交流前置性作业。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赵佶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基本信息、绘画内容、构图、用笔、用色。
思考与探究:作品的绘画特色。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黄筌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创作背景,绘画内容,用笔。
讨论与交流:学生将生活的记录,如真实禽类的照片与作品中的相应禽类进行对比赏析。
归纳与总结:黄筌作品的绘画特色。
齐白石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学生将对河虾的记录,与绘画作品中的虾进行对比赏析。
讨论与交流:如何理解作品“妙在是与不是之间”。
归纳与总结:如何通过绘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欣赏的名家名作,师生共同归纳赏析的要点,总结赏析的方法。与表格方式呈现。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