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C.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D.鼠穴周围植被表现出的斑块相间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寄生关系
C.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体现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D.同一群落中没有共同食物来源的两种动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3.某同学通过阅读家乡地志了解了该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形成云杉林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①→⑤过程中,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D.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4.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甲和丁之间以CO2形式流动
B.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C.丁为无机环境,其中碳元素存在形式只有CO2
D.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5.下列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A.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为自然状态
B.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C.实验组土壤灭菌的方法为100°C恒温加热1h
D.实验时间为几天甚至几周,因此要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鸡斗争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属于行为信息
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属于化学信息
C.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
D.生态系统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7.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健康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
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D.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体现了自生原理
8.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的腐乳比豆腐更容易保存
B.酵母菌也参与腐乳的发酵过程
C.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有的能量均增加
D.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9.下列关于酿制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醋发酵时发酵液pH降低.
B.果醋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充气
C.果醋发酵的前提是进行果酒发酵
D.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进而转化为醋酸
10.常规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培养皿——湿热灭菌 B.涂布器——灼烧灭菌
C.操作空间——紫外线消毒 D.操作者的双手——化学药物消毒
1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进行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区域④最可能出现单菌落 B.划线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C.最后一次划线应与第一次划线相连 D.进行连续划线的目的是使菌种聚集
12.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B.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C.若产品是菌体,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D.在发酵工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会影响代谢途径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6kJ)。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Ⅰ→种群Ⅱ→种群Ⅲ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5%
C.图中可以推出种群Ⅱ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15X107kJ
D.图中初级消费者的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6X106kJ
14.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如图甲所示。若该草原由于人为原因,存在一定程度铅污染,检测该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体内的铅浓度,结果见图乙(A、B代表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青蛙占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B.碳元素在青蛙和鹰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C.若检测食物网中全部物种,生物体内铅浓度最高的是鹰
D.若乙图中A代表蚱蜢,B可以代表青蛙、蛇或鹰
1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3面积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若某生态系统S1面积小,则S2面积一定小
C.S2面积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D.受到干扰后能恢复生态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6.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染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等来配制
B.培养基中的琼脂不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能源
C.菌落②的中心区域最大,该菌落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D.菌落①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是筛选和分离的目标菌株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3分)2021年7月7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1992年,在四川省凉山大山顶自然保护区(相对孤立的环境)调查时,大熊猫仅有36只。“大熊猫降级”离不开人类的保护和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1)据调查,此自然保护区中36只大熊猫各年龄段数量如下表所示,其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___。
年龄段 数量
幼仔 2
繁殖前期 15
繁殖期 17
繁殖后期 2
(2)在大山顶自然保护区内获取大熊猫的具体数量,应采用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大熊猫比老虎更容易生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提出,保护大熊猫首先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依据的原理是提高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其次,针对小种群中出生率低的问题,科学家建议恢复凉山山系小种群之间的走廊带,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如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网是指_____________彼此交错链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2)该食物网中的第一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作为沙漠植物,它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山狗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
(4)山狗与响尾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如果蚂蚁数量减少,短期内仙人掌数量将_____________。
19.(11分)桑基鱼塘是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蚕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
(2)“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不止一种,环境遇到一定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
(3)相对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________。
(4)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通过饲养家畜、池塘养鱼、桑叶养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
20.(13分)某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制作泡菜的材料——白菜、.辣椒、大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抗氧化系统,对减轻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状发挥着积极作用。泡菜中萝卜硫素、蒜辣素、辣椒素、姜辣素等营养成分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Hrf2相互作用,消除由新冠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有害活性酸素。如图是泡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盐水煮沸冷却后,注入装好原料的泡菜坛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将盐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用水封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观察到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有时会“冒泡”,该气体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由乳酸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4)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富集培养是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菌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方法。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被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如图表示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以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步骤⑤中平板上的菌落过于密集,则应对步骤④中加入的菌液进行_____________;步骤④⑤中,首先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2.D 3.D 4.C 5.C 6.D 7.B 8.C 9.C 10.A 11.A 12.B 13.C 14.A 15.B
16.A
1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增长型(1分)
(2)直接计数(逐个计数) 大熊猫活动的空间范围有限,个体较大,数量少,珍稀动物需要准确计数(答两点,合理即可)
(3)大熊猫食性主要是植食性,处于第二营养级,比老虎所处营养级低,能获得相对较多的能量(合理即可,3分)
(4)环境容纳量消除地理隔离,增加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机会,提高变异频率(合理即可,3分)
1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食物链
(2)仙人掌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合理即可,3分)
(3)8 第四、五营养级(2分)
(4)竞争和捕食(2分) 增加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大于 消费者
(2)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2分)
(3)糖渣、桑叶、蚕排泄物等废物(2分) 对人类有利的部分(2分)
(4)循环 整体
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2分)
(2)除去盐水中的空气和杀菌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缩短发酵时间(合理即可,2分)
(3)隔绝空气.为乳酸菌发酵营造无氧环境(2分) 不可能
(4)加入的食盐过多,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乳酸发酵(或发酵温度过低,导致
泡菜未正常发酵,合理即可,3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多氯联苯
(2)通过富集培养,增大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目的菌)的浓度(比例)(合理即可,3分)
(3)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获得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单个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菌)(2分) 稀释高压蒸汽灭菌法 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