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考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
2.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3.下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
4.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5.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6.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7.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8.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为关注热点。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因呈火红色而得名。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两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颗是 ;
(2)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在火星上一昼夜时长约为地球上的 小时。
10.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是通过 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 。
11.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地球表层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湖州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 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考点2 人类生存的地球
12.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13.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1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15.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6.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 B.火山活动、地震 C.板块碰撞挤压 D.板块张裂
17.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18.《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19.(1)下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及其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21.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 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 方。
(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 cm (填“大”或“小”)。
22.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图1
图2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速度。图2是地球、火星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由图2可知,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
A组 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21年清明节是公历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廿三),以下关于清明节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晚杭州上空的月相是上弦月
B.当天杭州白天长,夜晚短
C.地球正从C处向D处运行
D.太阳直射点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2.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3.阿波罗16号月球探测器于1972年登陆月球,宇航员查尔斯·杜克将全家照放在月球上,如今这张照片已经在月球上存在了49年之久(如图)。这张照片 ( )
A.从地球带到月球时,质量不发生变化 B.已经老化,是因为日晒雨淋的结果
C.偏离原来的位置,由于风力吹拂 D.已随月球绕地球公转了49圈
4.2021年3月20日,日本宫城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区域,易发生地震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
C.在较低楼层遇地震应迅速跑到开阔的室外
D.在较高楼层遇地震无法撤离时可选择墙角或桌下躲避
5.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0时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超级血狼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6.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经受温差的考验,采集月壤顺利返回地球。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的原因是 ( )
A.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是地球的1/6
B.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C.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
D.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7.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8.2020年,我国实施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2018年8月12日,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赴太阳,执行一项以探测日冕和太阳风为目标的七年期任务。
(1)日冕层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千米,在日冕层以内还有色球层和 层。
(2)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其释放的能量来自 (填“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
(3)“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金星,利用金星的引力作用来改变自身的速度和轨道,这是因为力可以 。
10.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浙江杭州开幕,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当晚的月相是 。
地球公转示意图
11.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21年的五月初五是公历6月14日,此时地球大致运行在图1中的 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阴影表示暗部)
图1
图2
12.下图所示某地住宅,其门窗是面朝南的,中午(正午)的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室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位置最有可能在 。
A.北半球的热带 B.南半球的温带 C.北半球的温带 D.南半球的寒带
(2)一年中,该地中午的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室内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①当中午阳光只能照到近窗户的地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点(填字母)。此时的日期为 前后。
②当中午阳光到达了一年中照到室内的最深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点,此时的日期为 前后。
B组 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 )
A.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
B.月面面积不断变大
C.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
D.月面总是西边亮
14.下列关于宇宙、地球与生物认识历程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对地球形状:天圆地方说→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椭球体
B.对地球形成: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C.对宇宙认识:日心说→地心说→星系说
D.对生物进化:布丰的“物种可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拉马克的“用进废退”
15.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泥石流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高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D.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更老,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16.(2021浙江杭州滨江一模,11)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只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如图所示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对应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可以支撑的观点是 ( )
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D.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18.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C.杭州昼长夜短
D.杭州处于冬季
19.关于地球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20.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图中 (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2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举行。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2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计划于2月4日(大年初四)开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明月
B.在2022年中,宁波正午竿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
D.宁波这一天昼长夜短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3.(4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 。
24.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16时,中国农历六月初八),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虽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步。
(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2)上图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液态水和 ,也没有生物。
25.当地时间2021年3月20日18时9分,在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发生里氏7.0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
(1)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上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考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农历四月十五”可知,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满月。故选C。
知识归纳 月相
2.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答案 C
解析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故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球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图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宁波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大,昼最长夜最短,故C描述错误,符合题意,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下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
答案 C
解析 月偏食的形成体现了阳光直线传播;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当月球运行至地球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就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缺的一块,即题中的“圆弧”。该“圆弧”与地球是球形、地球不透明均有关。该“圆弧”与月球的形状无关。故选C。
知识归纳 月食成因: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当月球运行至地球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就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缺的一块,即月食。月食发生在农历某月十五前后。
4.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答案 B
解析 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B运动表示地球自转运动,故选B。
5.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答案 A
解析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A正确,B、C、D错误。
6.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答案 D
解析 此时人看到的月相是月球东半圆亮,故为下弦月。在下半夜能看到下弦月,故看到该月相的时间为清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一题多解 可以通过看图,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人此时位于晨线上,故为清晨。
7.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答案 B
解析 下弦月发生在农历廿二、廿三,B描述错误。
8.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由图可得,②符合,A、C、D错误,B正确。
9.“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为关注热点。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因呈火红色而得名。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两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颗是 ;
(2)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在火星上一昼夜时长约为地球上的 小时。
答案 (1)木星 (2)24
解析 (1)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行星分别是地球和木星;(2)由题干可得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昼夜约为24小时。
10.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是通过 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 。
答案 (1)环形山 (2)增大受力面积 (3)上弦月
解析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3)由题干可知,2018年5月21日为农历四月初七,月相接近上弦月。
思路分析 (1)月球表面有很多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深坑,是小行星等撞击月球或月球表面火山喷发引起的。(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3)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时的月相,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球的连线呈直角。
考试方向 此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同时考查地理知识,属于跨学科题目,对学生要求较高。
11.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地球表层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湖州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 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答案 (1)可再生能源 (2)夏至
解析 (1)可再生的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2)湖州市在北回归线以北。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国浙江省湖州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夏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此时,湖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影子最短;③代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此时,湖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小,太阳辐射最弱,影子最长;②是春分日或秋分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湖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及影子长短介于夏至日与冬至日之间。
知识拓展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地球上,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考点2 人类生存的地球
12.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答案 B
解析 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形成的。大西洋是由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A、C、D错误,B正确。
13.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答案 C
解析 地球整体被分为六大板块,而不是地球陆地,A排除;地震带与大多数火山分布在板块交界处,B错误;杭州位于亚欧板块内部,C正确;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D错误。
知识拓展 全球板块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和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答案 D
解析 太阳能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D错误。
15.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答案 B
解析 甲春分(3月21日前后)、乙夏至(6月22日前后)、丙秋分(9月23日前后)、丁冬至(12月22日前后),7月1日在夏至与秋分交界处,B正确。
16.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 B.火山活动、地震 C.板块碰撞挤压 D.板块张裂
答案 C
解析 珠穆朗玛峰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是珠峰升高的原因,A、B、D错误,C正确。
17.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答案 B
解析 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可见地震带在全球分布是不均匀的,A错误;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力所致,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B正确;发生地震时要远离建筑物,C错误;地震目前还无法做到及时、准确地预报,D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 (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2)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界及相邻区域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8.《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是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堡,A、C、D错误,B正确。
19.(1)下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及其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答案 (1)顺时针 (2)极夜
解析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该图为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2)6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南极点及其附近为极夜。
解题关键 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北逆南顺”规律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
21.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 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 方。
(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 cm (填“大”或“小”)。
答案 (1)直线 (2)北 (3)小
解析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偏南,杆影指向北方。
(3)从2021年春分到2021年6月20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变短。
22.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图1
图2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速度。图2是地球、火星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由图2可知,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
答案 (1)乙 (2)环形山 (3)小
解析 (1)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2)火星的“乌托邦平原”上的乱石荒原与月球上的环形山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3)由图2可知,火星的引力小于地球。
A组 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21年清明节是公历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廿三),以下关于清明节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晚杭州上空的月相是上弦月
B.当天杭州白天长,夜晚短
C.地球正从C处向D处运行
D.太阳直射点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答案 B
解析 根据农历日期推测当晚杭州上空的月相是下弦月,故A错误;根据地球公转规律,春分后至秋分前,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除出现极昼地区之外,北半球昼长夜短,故B正确;4月4日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地球正从D处向A处运行,故C错误;4月4日太阳直射点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故D错误。
2.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故C描述错误。
3.阿波罗16号月球探测器于1972年登陆月球,宇航员查尔斯·杜克将全家照放在月球上,如今这张照片已经在月球上存在了49年之久(如图)。这张照片 ( )
A.从地球带到月球时,质量不发生变化 B.已经老化,是因为日晒雨淋的结果
C.偏离原来的位置,由于风力吹拂 D.已随月球绕地球公转了49圈
答案 A
解析 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A正确;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雨,B、C错误;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并不是一年,D错误。
4.2021年3月20日,日本宫城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区域,易发生地震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
C.在较低楼层遇地震应迅速跑到开阔的室外
D.在较高楼层遇地震无法撤离时可选择墙角或桌下躲避
答案 B
解析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故A描述正确;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活动、地震,故B描述错误;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10秒钟,在低楼层应迅速跑到开阔的室外,故C描述正确;在较高楼层遇地震无法撤离时可选择墙角或坚固桌子下躲避,故D描述正确。故选B。
5.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0时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超级血狼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答案 B
解析 月全食时,月相应是满月,则为农历十五或十六, A错误;1月21日介于北半球的冬至与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正确;月全食时,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C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D错误。
6.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经受温差的考验,采集月壤顺利返回地球。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的原因是 ( )
A.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是地球的1/6
B.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C.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
D.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答案 B
解析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太阳辐射得不到削弱,月球表面温度高;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月球表面散失的热量多,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B正确。
7.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 A
解析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中间,即农历初一。该日月相为新月,A正确。
8.2020年,我国实施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 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有八大行星,图中A是水星,B是金星,C是地球,D是火星。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2018年8月12日,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赴太阳,执行一项以探测日冕和太阳风为目标的七年期任务。
(1)日冕层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千米,在日冕层以内还有色球层和 层。
(2)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其释放的能量来自 (填“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
(3)“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金星,利用金星的引力作用来改变自身的速度和轨道,这是因为力可以 。
答案 (1)光球 (2)轻核聚变 (3)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三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释放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给地球带来光和热。(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浙江杭州开幕,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当晚的月相是 。
地球公转示意图
答案 C 满月
解析 9月10日地球运行在BC之间,并且位置最接近C,该日(中秋节)太阳直射北半球,当晚的月相是满月。
11.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21年的五月初五是公历6月14日,此时地球大致运行在图1中的 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阴影表示暗部)
图1
图2
答案 ②—③ C
解析 2021年端午节(6月14日)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更接近夏至日,地球运行在②—③之间。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月球近似是亮面朝西,呈半圆形的上弦月,其视形状如图2中C。
12.下图所示某地住宅,其门窗是面朝南的,中午(正午)的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室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位置最有可能在 。
A.北半球的热带 B.南半球的温带 C.北半球的温带 D.南半球的寒带
(2)一年中,该地中午的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室内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①当中午阳光只能照到近窗户的地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点(填字母)。此时的日期为 前后。
②当中午阳光到达了一年中照到室内的最深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点,此时的日期为 前后。
答案 (1)C (2)A 6月22日 C 12月22日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房屋门窗朝南,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光热,中午阳光能够照到屋内,判断得出这应该是北半球的温带。
(2)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地球在运行至A点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温带的太阳高度角最大,阳光只能照到靠近窗户的地面;地球在运行至C点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阳光能到达一年中照到室内的最深处。
B组 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 )
A.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
B.月面面积不断变大
C.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
D.月面总是西边亮
答案 A
解析 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相由扁到圆,十五左右到二十二月相由圆变扁。A正确。
14.下列关于宇宙、地球与生物认识历程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对地球形状:天圆地方说→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椭球体
B.对地球形成: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C.对宇宙认识:日心说→地心说→星系说
D.对生物进化:布丰的“物种可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拉马克的“用进废退”
答案 A
解析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顺序为天圆地方说—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椭球体,A正确;对地球形成的认识顺序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B错误;对宇宙的认识顺序为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C错误;对生物进化的认识顺序为布丰的“物种可变”说—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D错误。
15.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泥石流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高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D.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更老,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答案 A
解析 泥石流不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是火山活动和地震,A错误。故选A。
16.(2021浙江杭州滨江一模,11)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只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农历十五或十六,月球正面全部被照亮,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可判断,当金星位于甲处时,金星正对着地球的一面全部被照亮,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金星,在地球上可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故A正确。
17.如图所示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对应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可以支撑的观点是 (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D.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海床不断向远离现在的方向移动,这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主要说明板块在不断地运动。故选 A。
18.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C.杭州昼长夜短
D.杭州处于冬季
答案 C
解析 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A错;此日南回归线上昼短夜长,B错误;杭州处于北半球,此日昼长夜短,C正确,D错误。故选C。
19.关于地球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答案 A
解析 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故A正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核,故B错误;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故C错误;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D错误。
20.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图中 (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答案 A
解析 6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A正确。
2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举行。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答案 C
解析 2月4日至2月20日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此时地球运行至图中的c段,C正确。
2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计划于2月4日(大年初四)开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明月
B.在2022年中,宁波正午竿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
D.宁波这一天昼长夜短
答案 C
解析 “一轮明月”指满月,农历初四为蛾眉月,A错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时宁波正午竿影是一年中最短的,B错误。2月4日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此时地球运行至图中的④①之间,C正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宁波才是昼长夜短,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3.(4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 。
答案 (1)核能转化为电能 (2)新月
解析 (1)小型核电池发电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2)因为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而且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所以当月球正面的月相是满月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新月。
24.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16时,中国农历六月初八),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虽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步。
(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2)上图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液态水和 ,也没有生物。
答案 (1)上弦月 (2)空气
解析 (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农历六月初八),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上弦月。(2)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液态水和空气,也没有生物。所以,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球上的清晰脚印存留了很长时间。
25.当地时间2021年3月20日18时9分,在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发生里氏7.0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
(1)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上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答案 (1)亚欧 (2)地壳
解析 (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地震。(2)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由内向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由图示信息可知,A处位于最外层,是地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