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功和功率(含解析)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3.0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浙教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2-05-18 14:41:22 |
C.W空>W水,P空>P水 D.W空 3.将表面涂墨(墨充足)的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时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皮球落地后,在地面A、B、C三处留下黑色墨迹,墨迹逐渐变小,其原因是 。 C.W空>W水,P空>P水 D.W空
解析 重力对石头所做的功W=GH,G相同,H也相同,则W空=W水;在空气中下落H时,不计空气阻力,在水中下落H时,受到阻力,但阻力始终小于重力,故石头始终加速下落,故石头下落相同高度,所用时间t空>t水,由P=得P空
答案 具有 皮球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最大弹性势能减小,最大弹性形变变小,墨迹变小(合理即可)
解析 皮球在最高点时,竖直速度为零,但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时具有动能。
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墨迹的大小能反映皮球弹性形变程度,墨迹越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皮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有一部分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逐渐减少,在A、B、C三处的弹性势能依次减少。所以A、B、C三处留下的黑色墨迹逐渐变小。
误区警示 (1)由图中轨迹来看,皮球既有竖直方向的速度又有水平方向的速度。(2)每次皮球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皮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墨迹的大小能反映小球弹性形变程度,墨迹越大,形变越大。
4.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物体内能变化,向瓶内打气到一定程度后瓶塞弹起。弹起后瓶内气体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过程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的。
答案 降低 做功
解析 向瓶内打气时机械能转化为瓶内气体的内能,瓶塞弹起时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所以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该题中出现了明显的不同种的能量转化,故该过程为做功改变内能。
5.缠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牛,用它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保证绳子未断的情况下,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动滑轮重120牛,摩擦及绳的质量不计)
(1)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2)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500 cm2、重力为700牛的立方体物体,利用本滑轮组竖直向上拉该物体,请计算该物体对地面最小的压强为多少
(3)如果该物体为铁块,铁块刚浸没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时,测出绳子所承受的拉力为F1;一段时间后测出绳子所承受的拉力为F2,F1 F2。(变化过程中物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480 N (2)4 400 Pa (3)<
解析 (1)G物=2F拉-G动=2×300 N-120 N=480 N
(2)FN=G物-F拉'=700 N-480 N=220 N
p=FN/S=220 N/0.05 m2=4 400 Pa
(3)铁块浸没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时,会置换出铜附在铁块表面。质量增大,绳子拉力也变大,所以F1
6.一重力为G的磁性黑板擦能吸在黑板上保持静止。小陆同学先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使黑板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1米,小金同学又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使它匀速上升回到原处。两位同学做的功 ( )
A.小陆做的功多 B.做功一样多
C.小金做的功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小陆同学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使黑板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黑板擦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即F1+G=f;小金同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使黑板擦匀速上升回到原处,黑板擦竖直方向仍受力平衡,即F2=f+G;分析可得F1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 W
C.动滑轮重100 N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 D
解析 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1 m=3 m,A错误;重物上升速度=0.25 m/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5 m/s×3=0.75 m/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0 N×0.75 m/s=187.5 W,B错误;因为F=(G+G动)/3,所以G动=3F-G=3×250 N-600 N=150 N,C错误;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正确。
8.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
A.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B.加速上升5 m时,细线的拉力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50 J
C.匀速下降时,无人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上升的动力来自空气的反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 无人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重物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悬挂重物的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A错误;加速上升5 m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拉力做的功大于50 J,B错误;匀速下降时,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C错误;四个螺旋桨的高速转动,使空气向下运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也会给无人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D正确。故选D。
9.如图所示,A物体重10 N,B物体重30 N,绳重、滑轮自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均为竖直方向。图中滑轮 (选填“1”或“2”)是动滑轮,此时弹簧测力计C读数为 N,B对地面的压力为 N。
答案 2 20 10
解析 若将A所在处的绳子向下拉,滑轮2将与物体B一同上升,故滑轮2是动滑轮。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各部分受力平衡,对于A而言,绳子拉力等于A的重力,所以F拉=GA=10 N,对滑轮1进行受力分析,向下受到两段绳子的拉力,向上受到一段绳子的拉力,该段绳子向上的拉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C的读数,根据同绳等力,右侧绳子拉力也为10 N,故FC=2F拉=2×10 N=20 N。对B和滑轮2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向下受到B的重力,向上受到两段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则GB=2F拉+F支,则F支=GB-2F拉=30 N-2×10 N=10 N,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F压=F支=10 N。
10.小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100牛,A点离地面距离为0.9米,B、C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遇到障碍物时,小金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第一次的施力方向为 ,此时购物车可视为 杠杆;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 牛。
答案 垂直于线段AB斜向下 省力 20
解析 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明以B为支点,为使作用力最小,则应使动力臂长度最大,最大为A到B的距离,故施力方向垂直于线段AB斜向下,从而使前轮向上翘起。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当购物车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小明应斜向上提A点,购物车绕着C点转动,故C点就是支点,由图知,此时动力臂最大应为A到C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可知L动=1.5 m,L阻=0.3 m,由杠杆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可知:FL动=GL阻,即F×1.5 m=100 N×0.3 m,解得F=20 N。
11.如图所示为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示意图,轻质杆AB长为40 cm,可绕O点转动(轻质杆与O点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其左端A点挂一个质量为0.2 kg,容积为200 mL的桶,AO=10 cm;在O点的右侧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0.2 kg的秤砣,秤砣可沿OB左右滑动。使用时,在桶中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秤砣使密度秤再次水平平衡,读出相应位置的刻度值即可。
(1)密度秤零刻度在O点右侧 cm处。
(2)该密度秤所能测量的最大密度是多少
(3)判断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否均匀(通过推导说明)。
答案 (1)10 (2)2×103 kg/m3 (3)见解析
解析 (1)G桶·AO=G砣L,L=10 cm。
(2)当秤砣位于B处时,该密度秤所能测量的液体质量最大,密度最大,
OB=AB-AO=40 cm-10 cm=30 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和受力分析可得
(G桶+G液)·AO=G砣·OB
(m桶+m液)g·AO=m砣g·OB
m液==-m桶=-0.2 kg=0.4 kg
ρ液===2×103 kg/m3
(3)设O点到零刻度的距离为OC(OC=AO),零刻度到秤砣的距离(即刻度值)为L砣
ρ液====
L砣+=L砣
液体密度与零刻度到秤砣的距离(即刻度值)L砣之间为正比例函数关系,因此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审题技巧 知道“密度秤”的实质是一个不等臂的杠杆,从杠杆平衡条件的角度可对其设计、使用等问题做出解答。
思维亮剑
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最大。由图可知,用力沿b方向关闭水龙头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故选B。
解题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使动力最小,则动力臂应最大,找到最大动力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 g;已知OA的长度为30 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 s(g=10 N/kg)。
甲 乙
答案 103 12.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当M在A点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大小就等于M的重力,从乙图中可读出此时的压力为10 N,则物体M的质量为m===1 kg=1 000 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物体从A向O运动过程中,传感器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到达O点历时5 s;从O向B运动的过程中,传感器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随着M向右运动,拉力逐渐增大。当拉力为15 N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15 N×OA=10 N×L,得L=1.5OA,则M运动L长度需要的时间为1.5×5 s=7.5 s,则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5 s+7.5 s=12.5 s。
3.创新科技小组用轻质杆设计制作了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密度秤。其中经防腐处理的合金块重8 N,体积100 cm3,秤砣重2 N,秤纽处O到A端长10 cm。测量时手提着秤纽将密度秤的合金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调节秤砣位置使秤杆水平平衡,秤砣悬挂处的刻度值为被测液体密度。请解答下列问题(g=10 N/kg):
(1)在底面积为100 cm2的烧杯内装入20 cm深的待测液体,测量情况如图,测得OC长34 cm。求秤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
(2)C点刻度表示的待测液体密度多大
(3)以上过程中合金块放入前后,待测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变化多少
(4)请列出秤砣悬挂位置到秤纽O点距离L与待测液体密度ρ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制成的密度秤刻度是否均匀。
答案 (1)6.8 N (2)1.2×103 kg/m3 (3)120 Pa (4)L与待测液体密度ρ的函数关系式,L=0.4 m-5×1(m4/kg)ρ,密度秤刻度均匀。
解析 (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G砣×OC
FA×10 cm=2 N×34 cm,
解得FA=6.8 N;
(2)F浮=G金-FA=8 N-6.8 N=1.2 N,
因合金块浸没,V排=V金=100 cm3=10-4 m3,
由F浮=ρ液gV排可得:
ρ液===1.2×103 kg/m3;
(3)因容器成柱状,合金块放入液体后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力:
ΔF=F浮=1.2 N,
增大的压强Δp===120 Pa;
(4)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金-F浮')×OA=G砣×L,
(G金-ρgV排)×OA=G砣×L,
L==
解得:L=0.4 m-5×10-5(m4/kg)ρ,
因L与ρ成线性关系,所以密度秤刻度均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讲 简单机械、功和功率
考点1 简单机械
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日常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 )
4.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小金尝试做了如图所示的杆秤。在秤盘上不放重物时,将秤砣移至O点提纽处,杆秤恰好水平平衡,于是小金将此处标为0刻度。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时,秤砣移到B处,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测得OA=5 cm,OB=10 cm。
(1)计算秤砣的质量。
(2)小金在B处标的刻度应为 kg。若图中OC=2OB,则C处的刻度应为 kg。
(3)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时,若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秤砣,移动秤砣使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时,其读数 (选填“<”或“>”)2 kg,由此可知一杆杆秤不能随意更换秤砣。
5.下列是某科学研究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本实验均使用轻质杠杆)
实验1:在直杠杆水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记录多组数据。得出:F1×s1=F2×s2(注∶s1和s2分别表示支点O到F1和F2的作用点的距离)。在直杠杆倾斜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该结论适用于所有平衡时的杠杆吗
实验2:科学研究小组用一侧弯曲的杠杆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移动钩码,改变钩码数量,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格数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成立,但发现一个新的等量关系,即: 。
实验次数 F1/N s1/cm F2/N s2/cm l2/cm
1 1.0 10.0 0.5 21.3 20.1
2 1.5 20.0 1.0 31.7 29.8
3 2.0 30.0 2.5 25.5 24.0
s和l(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两个量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哪个量才是有价值的呢 研究小组的同学观察到:支点到F1的作用点的距离(s1)与支点到F1的作用线的距离(l1)是相等的。研究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实验。
实验3:
①移动钩码,使杠杆 ,并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②记录F1、s1、l1和F2、s2、l2。
③改变钩码数量,移动钩码,记录杠杆处于平衡时的多组F1、s1、l1和F2、s2、l2。
④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弯杠杆的平衡条件。
最后,通过科学思维,得出所有杠杆的平衡条件都是:F1×l1=F2×l2。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用于解释许多杠杆应用,如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就可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合理解释。
请回答∶
(1)在研究一侧弯曲的杠杆时,发现的一个新的等量关系是 。
(2)将实验3中的①填写完整。
(3)“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科学上被称为 。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建立这一科学量的价值。
(4)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的原因是 。
6.已知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料质量为60 kg,体积为0.1 m3。(g取10 N/kg)问:
(1)此木料的密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此木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BO,O为木料的中点。求此时乙对木料的作用力大小。
(3)若在(2)中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请列式分析此过程中甲对木料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
考点2 功、功率
7.我国古代记录传统手工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横木穿插硾头,硾嘴为铁,足踏其末而舂之”,如图甲所示。若硾头质量为20千克,不计横木的重力和摩擦,g取10 N/kg。
(1)图乙为脚用力向下踩舂时在某一位置的示意图,O点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作出阻力臂,此时舂属于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若每次硾头上升的高度为0.6米,1分钟撞击臼中的谷粒20次,则人克服硾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8.健康的生活既要注意平衡膳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图所示为可调式握力器,可用于锻炼手部肌肉。锻炼时只要抓住左手柄,用力抓紧使其碰触右手柄上的计数按钮,即算完成一个握力动作。
握力器的力度可以通过使用调节器移动弹簧下端的位置来改变。现在需要将力度调小,则应该将弹簧下端向
(选填“左”或“右”)移。
(2)小嘉用平均大小为500牛的力抓握力器的手柄,使手柄在力的方向上移动6厘米完成一个握力动作,则做功多少焦
(3)小嘉饮用一罐净含量为330毫升的可乐后,获得的能量为540千焦。若获得能量的10%用于握力做功,则消耗这些能量需要完成多少个题(2)中的握力动作
9.一种新型井盖排水系统如图甲所示,系统结构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排水系统由井盖、两个相同杠杆(AOB是其中之一)、容器等组成,AB长度是300 mm,AO长度是120 mm。井盖的上表面和侧面都有排水孔,下暴雨时,雨水从排水孔经排水管导流到容器中,再从容器底部的排水孔流入下水道,由于容器的排水速度较小,当容器中的雨水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容器下降,拉动杠杆,将井盖顶起,加速路面排水。当容器中的雨水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井盖自动下降盖住井口,不影响车辆、行人的通行。该井盖的质量是28.8 kg,不考虑杠杆的质量,不考虑各连接处的摩擦,g取10 N/kg。
甲 乙 丙
(1)球墨铸铁强度高、韧性好,密度是7.2×103 kg/m3,若上述规格的井盖全部用球墨铸铁制成,则制作一个这样的井盖需要多少立方米的球墨铸铁
(2)下暴雨时,杠杆会将井盖顶起50 mm,如图丙所示。两个相同杠杆对井盖至少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3)某次调试中,为了节约用水,调试人员将容器底部的排水孔全部堵住,测出容器的质量是4.2 kg,再将容器和杠杆组装在一起, 直接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水120秒时井盖刚好被顶起,假设在任意时刻水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中水的重力大小相等,求每分钟向容器内注水的体积是多少升
A组 基础题组
1.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先用拉力F1将物体从A拉到O,再改用拉力F2将物体从O拉到C,其中LAO=LOB,用频闪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拍下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若拉力F1在AO段所做的功为W1,拉力F2在OB段所做的功为W2,物体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OC段受到的摩擦力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W1>W2 B.W1
A.W空=W水,P空>P水 B.W空=W水,P空
4.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物体内能变化,向瓶内打气到一定程度后瓶塞弹起。弹起后瓶内气体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过程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的。
5.缠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牛,用它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保证绳子未断的情况下,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动滑轮重120牛,摩擦及绳的质量不计)
(1)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2)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500 cm2、重力为700牛的立方体物体,利用本滑轮组竖直向上拉该物体,请计算该物体对地面最小的压强为多少
(3)如果该物体为铁块,铁块刚浸没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时,测出绳子所承受的拉力为F1;一段时间后测出绳子所承受的拉力为F2,F1 F2。(变化过程中物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B组 提升题组
6.一重力为G的磁性黑板擦能吸在黑板上保持静止。小陆同学先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使黑板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1米,小金同学又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使它匀速上升回到原处。两位同学做的功 ( )
A.小陆做的功多 B.做功一样多
C.小金做的功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小乐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G为600 N的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F为250 N的拉力,使重物在4 s内匀速上升1 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 W
C.动滑轮重100 N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8.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
A.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B.加速上升5 m时,细线的拉力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50 J
C.匀速下降时,无人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上升的动力来自空气的反作用力
9.如图所示,A物体重10 N,B物体重30 N,绳重、滑轮自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均为竖直方向。图中滑轮 (选填“1”或“2”)是动滑轮,此时弹簧测力计C读数为 N,B对地面的压力为 N。
10.小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100牛,A点离地面距离为0.9米,B、C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遇到障碍物时,小金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第一次的施力方向为 ,此时购物车可视为 杠杆;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 牛。
11.如图所示为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示意图,轻质杆AB长为40 cm,可绕O点转动(轻质杆与O点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其左端A点挂一个质量为0.2 kg,容积为200 mL的桶,AO=10 cm;在O点的右侧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0.2 kg的秤砣,秤砣可沿OB左右滑动。使用时,在桶中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秤砣使密度秤再次水平平衡,读出相应位置的刻度值即可。
(1)密度秤零刻度在O点右侧 cm处。
(2)该密度秤所能测量的最大密度是多少
(3)判断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否均匀(通过推导说明)。
思维亮剑
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2.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 g;已知OA的长度为30 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 s(g=10 N/kg)。
甲 乙
3.创新科技小组用轻质杆设计制作了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密度秤。其中经防腐处理的合金块重8 N,体积100 cm3,秤砣重2 N,秤纽处O到A端长10 cm。测量时手提着秤纽将密度秤的合金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调节秤砣位置使秤杆水平平衡,秤砣悬挂处的刻度值为被测液体密度。请解答下列问题(g=10 N/kg):
(1)在底面积为100 cm2的烧杯内装入20 cm深的待测液体,测量情况如图,测得OC长34 cm。求秤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
(2)C点刻度表示的待测液体密度多大
(3)以上过程中合金块放入前后,待测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变化多少
(4)请列出秤砣悬挂位置到秤纽O点距离L与待测液体密度ρ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制成的密度秤刻度是否均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