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8 15: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单选题
1.现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遗传病仍难以治愈。下列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苯丙酮尿症 B.白化病 C.艾滋病 D.色盲
2.下列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A.呆小症、艾滋病 B.夜盲症、坏血病
C.苯丙酮尿症、乙肝 D.色盲、血友病
3.下列选项中,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是( )
A.色盲 B.脚气病 C.白化病 D.糖尿病
4.如人的直发由显性基因E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e控制。现有一对夫妻,男的卷发,女的直发;第一个孩子为卷发,第二个孩子是直发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分别是
A.50%、EE B.50%、Ee C.25%、Ee D.25%、EE
5.如图为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上的基因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也不能遗传
6.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害处而被禁止。《魏书 高祖记》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 周制始绝同姓之娶。”自周以后,同姓不婚的原则历代相传,成为中国古代禁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结婚不符合伦理道德
B.近亲婚配的子女将全部患遗传病
C.近亲婚配的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D.近亲婚配的子女体质差,易得病
7.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是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C.出现频率高的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是隐性性状
D.正常情况下,显性性状比隐性性状更能适应环境
8.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对染色体上共有四个DNA分子 B.A和a、B和b是两对不同的基因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都不能表现 D.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9.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C.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低
D.近亲结婚造成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10.遗传病不仅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不幸,还会降低人口素质。下列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进行婚前检查 B.开展遗传咨询 C.禁止近亲结婚 D.加强体育锻炼
11.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
A.坏血病 B.胃病 C.白化病 D.细菌性痢疾
12.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若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他们的子女(  )
A.一定是双眼皮
B.一定是单眼皮
C.可能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
D.一个眼是双眼皮,另一个眼是单眼皮
13.如图表示“孟德尔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涉及到的术语及相互联系,下列对各术语判断错误的是( )
A.上图中A为染色体,B为体细胞 B.C为相对性状
C.D为遗传,E为变异 D.F、G分别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14.近亲结婚的危害是( )
A.后代一定得遗传病 B.后代一定得传染病
C.后代一定不能生育 D.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
15.下列疾病,与色盲一样属于遗传病的是
A.龋齿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流感
16.下列病症中,均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A.色盲、龋齿病、坏血病 B.血友病、贫血、侏儒症
C.白化病、血友病、色盲 D.坏血病、气管炎、佝偻病
二、综合题
17.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后,同学们对遗传现象观察和杂交技术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麦是面粉的来源植物,人们常常利用杂交选育获得目标品种。于是决定利用小麦进行杂交体验活动。
杂交育种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是“去雄”和“人工授粉”。“去雄”是将母本小花内未成熟的雄蕊全部去掉,随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套好。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具体操作为:选取已经成熟的花药作为父本放入到去雄母本的每朵小花内。全部授粉完成后,重新套袋。10天后将纸袋去掉。再过10~15天可以看到小麦已经结实。
要想完成“去雄”和“授粉”这两个过程,必须了解小麦花的结构。如图,小麦的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通常称作麦穗。麦穗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组成。每个小穗一般包括3~9朵小花,每朵小花内具有3个雄蕊和1个羽毛状分裂雌蕊。
同学们推测小麦种皮颜色与小麦品质有关,因此开展了以下实验。已知小麦种子的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每组对1000株子代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小组 亲本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
红种皮 白种皮
A 红种皮×红种皮 736 264
B 白种皮×白种皮 Ⅰ Ⅱ
C 红种皮×白种皮 Ⅲ Ⅳ
(1)杂交实验中“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A组选用的亲本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遗传规律推测B组实验数据,数据Ⅰ和数据Ⅱ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面选项中选择符号)A.1000,0 B.498,502 C.0,1000 D.834,166
(4)C组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Ⅲ和Ⅳ数值为____________,则说明C组亲本为纯种个体。
A.1000,0 B.498,502 C.0,1000 D.834,166
18.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蚕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称为______。
(2)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__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__。
(4)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9.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如图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分析作答:
(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______,它是由染色体上的______控制的。
(2)根据图中的杂交实验可知,______是隐性性状,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3)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从图中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方案二:从图中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你认为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详解】
苯丙酮尿症, 白化病,色盲均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遗传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不是遗传病。
故选C。
2.D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
【详解】
A.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都不是遗传病。
B.夜盲症、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引起的,都不是遗传病。
C.苯丙酮尿症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乙肝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
D.色盲、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故选D。
3.D
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
A.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B错误。
C.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错误。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D正确。
故选D。
4.B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子女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卷发是由隐性基因e控制的,父亲是卷发,其基因组成是ee;第一个孩子是卷发基因组成是ee,其中一个e一定来自母亲,而母亲是直发,其基因组成一定是Ee。控制头发曲度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个孩子是直发的基因组成为Ee。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二个孩子是直发的概率50%。
故选B。
5.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详解】
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 ,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D。
6.C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详解】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率,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近亲婚配的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故选C。
7.A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B.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这时候表现出的是隐性性状,B错误。
C.性状的显隐表现取决于亲代传给子代的基因组合,而不一定是出现频率高的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是隐性性状,C错误。
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显性性状不一定是有利的变异,D错误。
故选A。
8.D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是体细胞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详解】
A.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因此两对染色体上共有四个DNA分子,正确。
B.A和a、B和b是两对不同的基因,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都不能表现,正确。
D.子代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母方,因此如果A来自父方,则a来自母方,Aa和Bb都是一对基因,而A、B不是一对基因,错误。
故选D。
9.D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带着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详解】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带着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预防遗传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积极的措施。
【详解】
A.进行婚前检查能够起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作用,是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之一,A错误。
B.开展遗传咨询可以预估孩子是否患病,能够预防遗传病的发生,是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之一,B错误。
C.近亲结婚,婚后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之一,C错误。
D.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素质,但是与预防遗传病的发生没有关系,D正确。
故选D。
11.C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
【详解】
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因此,坏血病是营养缺乏症,不是遗传病,A错误。
B.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等,B错误。
C.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正确。
D.细菌性痢疾属于传染病,D错误。
故选C。
12.C
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详解】
如果用A/a来表示控制人眼皮类型的基因,则双眼皮是显性性状(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aa)。假如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且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他们的子女可能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
故选C。
13.A
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人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
题图中:A是染色体,B是生殖细胞,C是相对性状,D是遗传,E是变异,F是显性基因,G是隐性基因。
故选A。
14.D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详解】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可见D正确。
故选D。
15.B
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引起的下一代遗传物质改变(包括基因和染色体两部分)形成的先天疾病,称之遗传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由分析可知,人类遗传病有许多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但也有一些遗传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
【详解】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一般指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又称镰刀状细胞型贫血、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因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取代了正常血红蛋白。
故选B。
16.C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
【详解】
A.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都不是遗传病,A错误。
B.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都不是遗传病,B错误。
C.白化病、血友病、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C正确。
D.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呼吸道疾病,儿童缺钙、磷或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都不是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17.(1)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2)Dd和Dd
(3)C
(4) DD或Dd##Dd或DD A
(1)杂交实验中“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防止串粉,影响实验结果,去雄,就是留雌蕊。小麦花的结构包括雌蕊、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内有卵细胞,雄蕊包括花药、花丝,花药产生花粉,花粉产生精子。
(2)显性基因是指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是指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1)
杂交实验中“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落到柱头上,也就是防止串粉,影响实验结果;去雄,就是留雌蕊,雌蕊子房内有卵细胞,去雄的植株作为母本,有雌蕊提供生殖细胞:卵细胞。
(2)
分析A组数据可知,子代红种皮和白种皮的比为736:264=3:1,且子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白种皮,则白种皮为隐性性状,红种皮为显性性状。若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白种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由此推出亲本必都有d基因,而亲本又都是红种皮,肯定也都有D基因,故A组亲本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
(3)
通过(2)分析可知,小麦白种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遗传规律推测B组实验数据,数据Ⅰ红种皮为0,数据Ⅱ为白种皮为1000。
故选C。
(4)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小麦红种皮是显性性状,基因由DD或Dd组成,已知白种皮的基因是dd,若红种皮的基因是DD,其遗传图解如下图示:
可知子代全是红种皮,说明亲代红种皮是纯种个体。
若亲代红种皮的基因是Dd其遗传图解如下:
红种皮是显性性状,C组后代红种皮:白种皮=1:1,说明红种皮的基因是Dd,则说明C组红种皮亲代不是纯种个体。
因此,若红种皮Ⅲ和白种皮Ⅳ数值为1000和0,则说明C组亲本为纯种个体。
18.(1)完全变态发育
(2)28条
(3) 显性 亲代AA和aa,子代Aa 1:1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2)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8条。
(3)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蚕是显性性状,白足蚕是隐性性状。则亲代黄足蚕基因组成是AA,白足蚕基因组成是aa。子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来自双亲,即从亲代黄足蚕得到基因A,白足蚕得到基因a,故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基因遗传图如下:
由此可知:后代黄足蚕基因组成Aa和白足蚕基因组成是aa的比例是1:1。
(4)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个事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9.(1) 相对性状
基因
(2) 残翅 Aa、Aa 12.5%
(3) 一 全为长翅果蝇 一半为长翅,一半为残翅
1.生物的有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
(1)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生物表现出一定特征的遗传物质。所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根据题图的遗传规律(亲代:长翅×长翅→子代:残翅),可推知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残翅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长翅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由于雄果蝇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产生雌果蝇和雄果蝇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所以,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的概率是=子代果蝇表现残翅的概率×子代果蝇性别为雌性的概率=25%×50%=12.5%(1/8)。
(3)
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题干中的方案一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图:
②若杂交后代一半为长翅,一半为残翅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