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和小雨》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音的强弱;
认识各种不同的力度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探索声音、聆听、游戏、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等音乐活动,感受音的强弱;
2、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2、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电钢琴,力度记号,部分打击乐器,话筒,自制矿泉水瓶装沙子或豆豆。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声好!
二、听音乐《雨中即景》
律动《雨中即景》
(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们开心的音乐课又开始啦,同学们跟着老师动起来吧)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
师:对了,这首歌曲是《雨中即景》。谁来说说你在雨中发生过一些有趣或者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生:......
三、大雨和小雨——音乐中的强与弱
1、出示课件——音乐中的强与弱(大雨和小雨的场景)
过渡: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老师要继续考一考同学们的听力,看谁听得更仔细(分别出示大雨和小雨课件)
师: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时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大雨的声音?(哗啦啦)像大雨点这样大的,重的声音,我们说它很强
师: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时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小雨的声音?(淅沥沥)像小雨点这样小的,轻的声音,我们说它很弱
2、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超级模仿秀”
(师):同学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超级模仿秀”。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绝对模仿”!这个环节的规则是老师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准备好了吗?
方法:教师用手拍击强弱不同的短小节奏,学生模仿。
(师):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这样我们就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相对模仿”!这次的规则是当老师拍击的声音大时你们就小,反过来当老师声音小时你们就大,有信心完成吗?!
(师) 现在请同桌之间也来玩一玩吧。
3、 认识常用的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游戏中我们拍击的节奏声音有大有小,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要用“强”和“弱”来表示。而强和弱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程度,为了比较准确地记录和传达强与弱的细微变化,人们发明了“力度记号”。常用的力度记号有下面几种:
p mp mf f
弱 中弱 中强 强
歌曲教学《大雨和小雨》。
导语:这些常用的力度记号在歌曲中又是如何表现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课件示歌谱)
1.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进行对比。
师:谁来说一说唱到大雨时候的声音怎样?(大、响亮、强)
谁来说一说唱到小雨时候的声音怎样?(小、轻、弱)
2.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歌曲轻轻的哼唱,学生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曲呢?(开心、愉快、欢快)
3、师边弹边唱。仔细的观察歌谱,你发现了什么?(歌曲中运用了常用了力度记号)
4、有节奏读歌词。(注意引导用悄悄话的声音读小雨的弱,用自然响亮的声音读大雨的强)
5、歌词教学。
第一遍,跟着琴声轻轻唱歌词,第二遍,找出不同的地方,容易唱错的反复练习,第三遍,跟伴奏放声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听琴声,心里默唱——跟琴轻唱——困难句教学——跟伴奏唱)
6、巩固歌曲。分组按mf,mp,f,p来演唱,分男女演唱。
7、师生接唱歌曲(分角色:“大雨”、“小雨”)
8、学生分两组按角色演唱歌曲(“大雨”、“小雨”)
备注:以上练习教师都应随时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表现力度的对比与变化
六、表演与创造
(师):前面我们学会了歌曲《大雨和小雨》,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形象吗?(
a:小组讨论(沙锤、铃鼓打击乐器、自己准备的道具给歌曲伴奏,或者用肢体动作进行歌表演)
b:表演、评价。
七: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1、我学会了唱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
2、我认识了音乐中的各种力度符记。
3、我学会了和同学合作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