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匆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匆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8 20: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作者细致描写、恰当运用修辞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激趣。
  1.指导学生看课件、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想一想“匆匆”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它是来形容什么?(板书课题,由题质疑。)
  2.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简历: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意境清新幽雅,语言清丽质朴,引人回味,《背影》、《荷塘夜色》等优秀作品已被选编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今天,我愿意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他的一篇精典散文《匆匆》。
  3.启发学生谈一谈听了课文录音和老师的介绍后的感受。
  (通过播放录音,缩短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了解作者谈感受,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提供课文背景信息,也为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冲突打下伏笔;顺势导入课题进行质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体会意境,赏读自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谈谈自读课文后的感受。
  (从课文以“匆匆”为题看出作者是写时间难得而且易失的感受,题目既蕴含有浓烈的情味,又蕴含着生活的趣味。从文章内容看,处处能感受到作者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想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些作为。)
  3.找一找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来写。
  A.比喻句形象地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在比喻句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更能起到对时间稍纵即逝的衬托作用。
  B.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抽象的时间,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让人们体会到时间流逝的轻巧、快捷。
  C.用对比的方法写时间的易失,给人强烈的惋惜感。
  D.许多重叠词的运用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4.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语句或段落反复诵读,并写下感受。
  5.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深入理解,再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达成共识,最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升华意境,探究分享。
  1.把课文的第3~4自然段作为探究学习的重点,启发学生谈一谈作者是怎样写出对时间逝去的无奈,又是如何进一步写出时光匆匆呢。
  (1)让学生结合要探究的问题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①从生活中的活动(如洗手、吃饭、睡觉)感悟时间逝去是无法阻挡的。
  ②课文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让人具体感受时间的存在。
  ③运用拟人手法使人体会到时间难得而且易失。
  ④通过相关动词(飞溜、闪)体会时间轻巧、快捷。
  (2)如此细致的观察,深遂的思考,朴实的表述,具体写出了时间无声无息,稍纵即逝,先各自轻声读一读这一段,再集体有感情地读读并尝试着背一背。(各自背诵)。
  (3)老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抓住生活中能体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现象写一段话。
  2.再次领悟“头涔涔、泪潸潸”的含义。
  (通过对时间匆匆流逝的理解,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有“头涔涔、泪潸潸”这种感觉,从身边的真人真事,作家笔下的形象,关于时间的格言中深切体会作者内心的焦虑、彷徨。)
  3.让学生朗读结尾句并体会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诵读全文,用一句或一段话说说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
  5.再完整地听听全文朗读,边听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读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