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柳埠中学 主备:谷立华 复备:梁伟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语文新课标》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11语文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2011语文新课标》“具体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2、单元分析:《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作为“乐圣”,他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做斗争的榜样,贝多芬更是令人崇敬。
3、课文分析: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通过女佣的介绍、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和贝多芬自己袒露心声,由表及里,成功地表现出了他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文中贝多芬的性格是双重的:他有巨人般顽强的品格,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把伟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七年级学生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很希望从名人的身上获得成功的感悟。对于贝多芬这位知名的音乐巨人也有所了解。
2.学生想知道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认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贝多芬是位学生都十分熟悉的音乐巨人,引导学生课外搜集有关他的资料,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4.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能自主解决字音,但句子的停顿还需明确;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及文章的思想内容还需教师点拨。通过课堂阅读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及著名作品。
2.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抓住要点进行精读。
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家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人格魅力)。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情感。
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要点进行精读。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
多媒体背投
创新支点:播放《命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二、交流资料,“你眼中的贝多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生字词
厌恶(wù) 深邃(suì) 门槛(k3n) 下颏(kē)
重荷(hè) 踌躇(chóuchú) 磐石(p2n)
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踌躇:犹豫。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惹人注目:引起人们注意。
凝重:庄重。
2.理清思路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情?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交谈——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袒露他的内心世界。
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内心世界,表现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
改编:
他的手大而有力,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灰色的眼睛显得有些暗淡,额头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流露出无尽的沧桑,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蓬松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第二课时
四、研读课文,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一般人都认为他不可理喻,很可怕。
2.“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乐是心灵的颤动,乐器演奏出的是演奏者的心声。他强调是“我心里发出的”表明他极度的孤独和无人企及的心灵震撼。
3.“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耳聋了,连树都比不上,因为树尚且可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耳聋后的他远离了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人在孤独的时候需要放松,大自然的一切都会激发人的想象。
4.“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将耳聋了的自己比作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是他的创作激情。“拼命”“巴望”表现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要与不幸的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五、品度课文,赏析其中的肖像描写。
1.请学生朗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宽阔双肩: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和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拖着失效的助听器:经受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不拘小节。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悲剧一般的神情、包含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略带灰色的眼、长而笨重的鼻子、略带方形的下颌: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总之:贝多芬是一位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的艺术家。
2.再次齐读6~9段。
课堂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与生命顽强的斗争,创造了音乐的辉煌,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他这种精神,做生活的强者。
六、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表面的厌世者
实质的战世者
生活强者贝多芬
课件21张PPT。贝
多
芬音乐巨人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
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
服。 ——贝多芬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有欧洲“乐圣”之称。以《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交响乐最为出名,小提琴、钢琴协奏曲成绩斐然。一生饱受耳疾折磨。耳疾起于二十八岁,五十岁时全聋,众多登峰造极这作均是这期间的作品。一生坎坷:童年凄苦,盛年患病,晚年失意落魄!没有恋人、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族、没有理解,亦没有财富!世界没在给予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欢乐。热爱自然,毕业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生平略述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特征的语句,说说他的个性特征。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 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与“客人”谈话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1、“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其中主要写了以下三件事:2、贝多芬和“客人”会面3、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外貌描写是写人的一种方法。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从外貌描写中, 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生活际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外貌描写感悟精神通过读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贝多芬是_______的人。整 体 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坚强特写 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刚毅局 部--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由前到后: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不拘小节刚毅、坚强、沉郁、执着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局 部--脸填空练习加修饰词 ( )的脸
( ) 的头发
( ) 的眼睛
( ) 的鼻子
( )的嘴
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火一样蓬勃深邃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略带方形的下颏 独立而骄傲 ,沉郁坚决
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研 读 赏 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那些话是怎样理解的?智者猜谜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为描写对象。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
要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罗曼·罗兰: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古尔丁:
他是雷神――是丘比特,是天庭的咆哮者,音乐的普罗米修斯。
英国评论家罗斯金:
贝多芬的音乐在我听来,就象打翻了一袋铁钉,而到处又掉下锤子。 我们不希望遇到“不幸”,但当“不幸”真的不幸地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一定要抬起头,勇敢地面对“不幸”,像贝多芬那样,用肩膀扛起“不幸”,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课外作业:
? 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推荐欣赏曲目《英雄》、《田园》、《欢乐颂》等曲目。
阅读《贝多芬传》,撰写《贝多芬传略》。
课件20张PPT。欢迎各位老师音乐巨人贝多芬了解贝多芬交流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但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交流资料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相当于世界末日。直面命运的挑战 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
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交流资料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連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交流资料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举世闻名的九大交响曲中的后七部,都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病态中完成的。最为著名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理清思路
请梳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情? 走近贝多芬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并说一说参观后的感受一睹音乐家的尊容
大声朗读6-9段,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语句,并给小组内同学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改编:他的手大而有力,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灰色的眼睛显得有些暗淡,额头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流露出无尽的沧桑,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蓬松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扩展练习:题目:
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试作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要求:
1、人物必须是本班师生。不能出现姓名。
2、要有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走进贝多芬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走进贝多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我来说说由贝多芬想到的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H (1904~1936) 苏联
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
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
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
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
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
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
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
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
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
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
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
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
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
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
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命运交响曲 我要紧紧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
--贝多芬参考作业1、? 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
2、? 推荐欣赏曲目《英雄》、《田园》、《欢乐颂》等曲目。
3、阅读《贝多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