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选择性必修一 化学反应与电能
化学电源
第四章
素养目标
1.知道化学电源的分类方法。
2.熟悉几种常见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3.了解化学电源广泛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设想其处理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
一、生活中的电池
干电池
纽扣电池
化学电源
燃料电池
铅蓄电池
一、化学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分类
一次电池→活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再用,如普通的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等
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而重复使用,如铅酸蓄电池等
燃料电池→燃料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的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等
一、电池概况
一、一次电池(酸性锌锰干电池)
1.酸性锌锰干电池
(1)构造:
(2)组成:
正极:MnO2;负极:Zn;
电解质:NH4Cl为主。
(3)工作原理:
负极反应:Zn-2e-=Zn2+;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NH3被ZnCl2吸收:4NH3+ZnCl2=[Zn(NH3)4]Cl2
H2被MnO2吸收,防极化:H2+2MnO2=Mn2O3+H2O
总反应:Zn+2MnO2 +2NH4Cl===Mn2O3+ZnCl2+ 2NH3+H2O
优点:
制作简单、价格便宜。
缺点:放电时间短,电压下降快。
一次电池:
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充电复原继续使用.
一、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
2.碱性锌锰干电池
(1)构造:
(2)组成:
正极:MnO2;负极:Zn;电解质:KOH。
(3)工作原理:
负极反应:Zn+2OH--2e- === Zn(OH)2;
正极反应:2MnO2+2e-+2H2O === 2MnO(OH)+2OH-;
总反应:Zn+2MnO2+2H2O === 2MnO(OH)+Zn(OH)2。
优点:
比能量和储存时间有所提高,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缺点:
多数只能一次使用,不能充电;价格较贵
一、一次电池(银锌纽扣电池)
3.银锌电池
银锌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O,电解质是KOH,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Zn+2OH--2e- ==== Zn(OH)2;
正极:Ag2O+H2O+2e- ==== Ag+2OH-;
总反应:Zn+Ag2O+H2O ==== Zn(OH)2+2Ag。
这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常制成纽扣式电池,广泛用于电子手表、照相机、计算器和其他微型电子仪器。
一、一次电池(锂金属电池)
4.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
(1)负极材料为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锂
8Li-8e-===8Li+
3SOCl2+8e-===2S+ +6Cl-
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组装锂金属电池,原因是构成电池的两个主要成份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二、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
二次电池:放电后能充电复原继续使用
1.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其电极反应分为放电和充电两个过程。
组成: 正极:PbO2;负极:Pb;电解质:30%H2SO4溶液
(1)放电时——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
(2)充电时——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阴极反应: ;
阳极反应: 。
铅蓄电池总反应: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铅蓄电池充电的反应则是上述反应的逆过程
【微思考1】铅酸蓄电池在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负极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答案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部分PbO2变为PbSO4,质量变大;负极部分Pb变为PbSO4,质量也变大。
铅蓄电池
优点:可重复使用、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缺点:比能量低、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二、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
二、二次电池(碱性镍镉电池)
2.碱性镍镉电池 组成: 正极:NiO(OH);负极:Cd;电解质:KOH。
工作原理:
(1)放电时——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
放电总反应
(2)充电时——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阴极反应: ;
阳极反应: 。
充电总反应:
Cd+2OH--2e- === Cd(OH)2
2NiO(OH)+2e-+2H2O === 2Ni(OH)2+2OH-
Cd(OH)2+2e- === Cd+2OH-
2Ni(OH)2+2OH--2e-=== 2NiO(OH)+2H2O
2NiO(OH)+Cd+2H2O === 2Ni(OH)2+Cd(OH)2
2Ni(OH)2+Cd(OH)2=== 2NiO(OH)+Cd+2H2O
二、二次电池(其他)
其他二次电池还有:
爱迪生电池(铁镍蓄电池): Fe+NiO2+2H2O Fe(OH)2+Ni(OH)2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规律
(1)充电时电极的连接:充电的目的是使电池恢复其供电能力,因此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以获得电子,可简记为负接负后作阴极,正接正后作阳极。
(2)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同一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在充电与放电时,形式上恰好是相反的;同一电极周围的溶液,充电与放电时pH的变化趋势也恰好相反。
三、“高效、环境友好”的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种类 酸性 碱性
负极反应式 2H2-4e-===4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式 2H2+O2===2H2O 备注 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 2H2+4OH--4e-===4H2O
O2+4e-+4H+===2H2O
燃料电池的两电极反应的特点:
在反应中燃料一般表现为失去电子,通入负极,常用的氧化剂是氧气。
三、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若电解质溶液显酸性,在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 。
(2)若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在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 。
1.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的注意事项
2.常见几种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该电池将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
(1)甲烷-氧气碱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CH4+10OH--8e- ==== CO32-+7H2O;
正极:2O2+4H2O+8e- ==== 8OH-;
总反应:CH4+2O2+2KOH ==== K2CO3+3H2O。
OH-
H+
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注意】电解质为碱性物质的有机物燃料电池,负极上产生的CO2与OH-反应生成CO2-3,电极反应式的配平一般难度较大,但若使用电荷守恒法配平,就能使配平简化。
三、燃料电池(碱性甲醇/肼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甲醇燃料电池。
电解质:KOH
正极:3O2+6H2O+12e- === 12OH-
负极:2CH3OH+16OH--12e- === 2 +12H2O
总反应:2CH3OH+3O2+4KOH === 2K2CO3+6H2O
肼(N2H4)燃料电池。
电解质:KOH
正极:O2+2H2O+4e- === 4OH-
负极:N2H4+4OH--4e- === N2↑+4H2O
总反应:N2H4+O2 === N2+2H2O
CO32-
三、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该电池中导电离子是氧化物中的O2-。
(2)丁烷-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CH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该电池中导电离子是碳酸盐中的CO32-。
总反应:CH4+2O2===CO2+2H2O
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
三、氢氧燃料电池在四种常见介质中的电极反应总结
三、燃料电池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工作时不断补充;
②反应产物不断排出;
③能量转化率高(超过80%),普通的只有30%,有利于节约能源。
缺点:体积较大、附属设备较多
优点:能量转换率高、清洁、对环境好
其它燃料电池:甲烷CH4,乙烷C2H6,丁烷C3H8,甲醇CH3OH,乙醇C2H5OH,氢气H2,
一氧化碳CO,肼(N2H4)
燃料电池的规律
燃料电池与前几种电池的差别:
(1)电池的负极一定是可燃性气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助燃性气体(一般
是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极材料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
(3)电极反应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离子方程式,也必须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规律。
【微思考】原电池的电极材料都必须是金属吗 正极、负极材料可以是同一种导电物质吗
答案 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可以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与一种可导电的惰性材料(如石墨)。在燃料电池中,电极本身均不发生反应,故两极均可用惰性材料,如Pt电极。
三、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处理
1.危害:废旧电池中常含有重金属、酸和碱等物质,如随意丢弃,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处理方法:回收处理。
1.正误判断
(1)碱性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
(2)二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3)二次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4)某些导电非金属单质、某些导电金属氧化物都可作原电池的电极。( )
(5)燃料电池工作时需要点燃条件才可发生。( )
(6)燃料电池的燃料可以是氢气、烃、甲醇、氨等物质。( )
×
×
√
√
×
√
四、课堂练习
2. (2019全国Ⅲ)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
+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四、课堂练习
3.(1)以H2、O2及KOH溶液构成氢氧燃料电池,则负极通入的是 ,正极通入的是 ,电极反应分别为 、 。
(2)如把KOH溶液改为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则电极反应分别为
、 。
(3)(1)和(2)的电解质溶液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各有何变化
。
(4)如果把H2改为甲烷,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电极反应分别为
、 。
H2
O2
2H2+4OH--4e- === 4H2O O2+2H2O+4e- === 4OH-
2H2-4e- === 4H+ O2+4H++4e- === 2H2O
(1)中pH变小,(2)中pH变大
CH4+10OH--8e- === CO32- +7H2O 2O2+4H2O+8e- === 8OH-
四、课堂练习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 >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所示。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 +14H+
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b到a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 移向乙烧杯
√
1.(2017·全国卷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 (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
两种不同类型的锂电池
(1)锂金属电池
锂电池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锂金属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或锂合金,工作时金属锂失去电子被氧化为Li+。由于单质锂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
所以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组装锂金属电池。
(2)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为含Li+的化合物,目前已商业化的正极材料有LiFePO4、LiCoO2、LiMn2O4等,充电、放电时这些正极材料上的电极反应、电池总反应如表:
正极材料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式
LiFePO4 LiFePO4-xe- =Li1-xFePO4+xLi+ Li1-xFePO4+xLi++xe-=LiFePO4 LiFePO4+6C充电
Li1-xFePO4+LixC6
LiCoO2 LiCoO2-xe- =Li1-xCoO2+xLi+ Li1-xCoO2+xLi++xe-===LiCoO2 LiCoO2+6C充电
Li1-xCoO2+LixC6
LiMn2O4 LiMn2O4-xe- =Li1-xMn2O4+xLi+ Li1-xMn2O4+xLi++xe-===LiMn2O4 LiMn2O4+6C充电
Li1-xMn2O4+LixC6
放电时:
①负极区域,LixC6失去电子形成碳单质。
②正极区域过渡区域金属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充电时阳极:
①碳单质得到电子形成LixC6
②LiFePO4、LiCoO2、LiMn2O4等释放Li+,过渡区域金属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