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6《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6《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8 18:0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 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一练(有答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基础再现】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míng kē xué jià shǐ yán jiū
héng shù cāng ying léi dá ān quán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启示(qǐ qǔ) 系着(xì jì) 苍蝇( yíng yín)
荧屏( yíng yín)证明( zhèn zhèng) 障碍( zhāng zhàng)
三、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 ( )我 ( )黄 ( )加 ( )
斗 ( )史 ( )文 ( ) 证 ( )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括号里。
奥秘 秘密
1.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解开了蝙蝠飞行的( )。
2. 宇航员叔叔的精彩演讲,激起我们探索宇宙( )的兴趣。
启示 启事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昨天,我的一串钥匙不小心丢失了,今天,我贴了一张寻物( )。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 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 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六、词语练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
2、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飞机 一( )电线
一( )实验 两( )灯
3.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朗的夜空 漆黑的夜空
B.揭开秘密 揭露阴谋
C.自由地避开 自由地飞行
D.开展活动 发展科技
七、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八、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
4.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
九、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天地】
十、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 眼睛,( )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 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 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句话。
2.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___ ,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 。
3.下列关于飞机、蝙蝠、雷达三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飞机、蝙蝠、雷达都能发出用于探路的超声波。
B.飞机装有雷达,雷达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的。
C.蝙蝠身上有雷达,科学家模仿蝙蝠发明了飞机。
D.飞机和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它们都装有雷达。
4.画“_”的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删去吗 为什么
十一、课外阅读。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 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于飞机。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能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飞行“特技”。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果飞机机翼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翼折断,导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作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翼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飞行安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望尘莫及:
(2)无影无踪:
2.蜡蜓被誉为“飞行之王”的原因是什么
3.人类从蜻蜓的翅痣得到启发,并运用到飞机的设计上,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
4.读了这篇文章,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突发奇想 有没有搞过小发明 试着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证明 科学 驾驶 研究 横竖 苍蝇 雷达 安全
二、qǐ jì yíng yíng zhèng zhàng
三、研究 蛾子 横线 驾车 科学 驶入 蚊子 证明
四、模拟 启发 锐利 灵活 显现 探究
五、1.秘密 2.奥秘 3.启示 4.启事
六、1. 漆黑 横七竖八 2.示例:架 根 次 盏 3.C
七、1. × 2. × 3. √ 三
八、1.启发 2.灵活 3.仿照 4.清晰
九、1.眼睛被他们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2.方向的蝙蝠在房间里到处乱撞。
3.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十、1.不是 而是 课外书不是不能读,而是要有选择的读。
2.嘴巴 超声波 耳朵
3.B
4.不能,“反复”“终于”说明科学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十一、 1.(1)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2)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2. 蜻蜓拥有各种飞行“特技”。
3.消除飞行机翼的颤振现象,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飞行安全。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