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视频等,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
2.通过了解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学习他们身上呕心沥血、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
【知识框架】
【自主学习】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成就:①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③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 年11月, 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 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出 ,他被称为 。
影响:为解决我国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青蒿素: 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因此在2015年获得 。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 步发展,成果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合作探究】
1.我国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请举例说明一下。
核制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航天工程: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试飞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获得成功;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实验成功等。
农业科技: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医学:屠呦呦研究出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发现青蒿素)。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有何重要意义
①袁隆平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②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与启示是什么
意义:这既是中国医学界和药学界首次荣膺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和药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启示:①搞科研要艰苦努力、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②具有严谨、耐心、专注、坚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③传承弘扬,创新融合。④团结协作,攻坚克难。
4.我国能够取得这些科技成就并非偶然,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分享你的感受吗?
原因: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等。(答出两点即可)
感想: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科学,好好学习,将来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练习巩固】
1.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 )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2.1964年10月,法国总统蓬皮杜坦言:“这个事件改变了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地位。”香港新晚报称:“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值得自豪的一天。”他们评价的是( )
A.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在50年前的这一天( )
A. 成功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B. 成功研制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两弹一星”精神国人牢记,“两弹一星”元勋世人敬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5.“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 )
A. 神舟一号飞船 B. 神舟三号飞船 C. 神舟五号飞船 D. 神舟六号飞船
6.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一批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共和国勋章,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 )
A. 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B. 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 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D. 首次培育出型杂交水稻
7.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 )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黄伯云
8.“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句颂奖词称赞的人物是( )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屠呦呦
9.1956年,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出现的优秀作品是( )
A. 《黄河东流去》 B. 《春天的故事》
C. 《青春之歌》 D. 《抉择》
10.如图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 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D. 现代科技文化成就
11.平昌冬奥会闭幕式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这反映了我国(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国民经济发展
C. 科技水平提升 D. 国防现代化水平提升
12.我国自行研制的巨型计算机“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属于863计划中哪一领域的成果( )
A. 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新材料
13.“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可见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A. 增强我国国防力量
B. 带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C. 消除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核威胁
D. 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14.“在中国人眼中,‘863’并不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以此命名的一项科技计划,20多年来带动了中国高技术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对“这项计划”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②是我国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的应用
③是我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表现
④是我国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的行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D 7.A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