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8 19:1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破坏
2.图示区域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人口激增 C.土壤贫瘠 D.植被破坏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得的数据要大1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数据表明( )
A.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在减少
B.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4.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D.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煤炭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氧、生物质制氢等。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2018年白城市着手发展氢能产业,从生产到应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图为白城市区位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石油相比,氢能的突出优势为( )
A.清洁无污染 B.再生周期短 C.可用管道运输 D.普及程度高
6.白城市氢能开发最可能采取的制氢技术为( )
A.煤炭制氢 B.电解水制氢 C.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 D.生物质制氢
7.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能够( )
①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彻底解决东北地区风电外送和消纳问题
③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形成成熟城市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  )
A.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
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
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
9.由图中①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  )
A.大气污染 B.腐蚀建筑物
C.皮肤癌高发 D.海平面上升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下列小题。
10.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
11.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2.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13.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在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场地。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延庆西北部,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见下图)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森林资源匮乏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5.大花杓兰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生长环境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采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跨境水冲突事件正严重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其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密集分布于以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等高水资源压力地区成为全球跨境水冲突的主要策源地。下图示意1948~2018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主要的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导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密集分布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亚洲高压 D.西南季风
17.跨境水冲突高度集中于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地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 B.城市较多,水源利用分散
C.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多元 D.战争频繁,争夺用水权力
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稀土资源(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19.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上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
A.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B.城市化问题严重
C.生活贫困化加剧 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
21.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
A.矿产枯竭、土地荒漠化 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
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 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
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
完成下列问题。
22.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   )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
23.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甲 ☆☆ ☆☆☆ ☆ ☆☆☆☆
乙 ☆☆☆☆ ☆☆☆ ☆
24.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土流失 B.乙—土地荒漠化 C.甲—酸雨 D.乙—森林锐减
25.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少 D.土壤贫瘠
26.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进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近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透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下图并完成各题。
27.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青藏高原上空
2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
①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②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
③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
④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烃,影响臭氧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30.我国稀土产业应( )
A.加大稀土开采力度 B.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C.促进稀土产业升级 D.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面小题。
3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3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二、综合题
3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据调查,2000年湖南省有1800余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湖南省逐步关停这些小加工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有色金属加工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示意图。
说明2000年以前湖南省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3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卫报》2020年8月26日报道,挪威计划扩大该国在北极的石油开采工作,计划开发的九个新油田均位于北极腹地的高纬度地区,这里是人类从未接触过的原始区域。对此,有专家称此举恐将使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分析挪威若在北极腹地进行石油开采,会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3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较大的湿地。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据图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草地变成旱地,牧场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说明该地区气侯干旱并以畜牧业为主,而且存在过度利用现象,因此最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C正确。大气污染和污染物排放有关,全球变暖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有关,森林破坏和人类过渡砍伐有关,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此三类问题出现,ABD错误,ABD错误。故选C。
2.注意题干中问的是根本原因。从图中看,该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B正确。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植被破坏是后果之一,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1、干旱的气候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2、气候异常。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A
4.D
【解析】
3.
结合材料可知近年来太阳紫外线的强度增肌,因此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氟氯烃,消耗了臭氧,导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扩大,进而导致吸收的紫外线减少,达到地面的增增多。因此A早期,故选A。
4.
考查紫外线的影响,大量紫外线射到地面,危害人类健康,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D正确。土壤酸性增强是由于酸雨导致的,A错误;海平面上升是冰川融化的结果,B错误,季风区洪涝灾害是季风不稳定造成的,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5.A
6.B
7.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氢能资源的优势和白城市氢能开发采取的技术和影响等地理知识,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氢能属于新能源,相比石油更清洁,目前普及程度较低。开发新能源能够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
5.
与石油相比,氢能属于新能源,清洁无污染,A正确;氢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属于二次能源,石油是直接开采出来的原油进行加工生产的,氢能再生周期较长,B错误;石油可以使用管道运输,C错误;氢能目前普及程度低,D错误。故选A。
6.
结合材料可知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且当地有河流,水源丰富,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解水制氢的可能性较大,B正确;当地没有丰富的煤炭,且易产生各种废弃物,因此煤炭制氢和生物质质氢的可能性较小,AD错误;本地区石油资源、风力和太阳能丰富,工业副产氢不丰富,C错误。故选:B。
7.
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开发零污染物排放的氢能,保障我国能源俺去,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①正确;氢能的开发无法彻底解决东北地区风电外送和消纳问题,②错误;可以借助当地丰富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带动制氢、储运氢、用氢全产业链条,③正确;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可以带动城市化发展,但不能形成成熟的城市群,④错误。故选:C。
【点睛】
白城制氢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利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来电解水制氢。相比于煤制氢、石油天然气制氢,以及化工厂副产气制氢等方式,包括用燃煤电厂发的电来电解水制氢方式,整个过程没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污染物排放,甚至没有二氧化碳排放。在用氢环节,由于氢能本身的特点,不管是直接燃烧,还是通过氢燃料电池转换成电能或其它形式能源,其直接排放物是清洁的水,可以实现零污染物排放。同时,白城制氢用的风能与光能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是可持续的。
8.B
9.C
【解析】
8.根据废弃物来推断相应的环境问题,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层破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导致酸雨;二氧化碳增多致使全球变暖;植被锐减产生荒漠化;氟氯烃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增多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植被锐减是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根据上题分析,①环境问题为臭氧层破坏的影响,会导致臭氧地紫外线的吸收减少,达到地面的臭氧增多,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增强,进而导致皮肤癌的高发,不会导致大气污染、海平面上升及腐蚀建筑物等问题。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危害。
10.B
11.D
【解析】
【分析】
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以秸秆和薪柴为主,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煤燃烧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与空气中水汽结合,形成酸雨。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以燃料为主,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10.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以秸秆和薪柴为主,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对。土地盐碱化是不合理灌溉造成,A错。煤燃烧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与空气中水汽结合,形成酸雨,C错。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D错。故选B。
11.读“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可知,该县农村秸秆用于燃料、饲料、肥料、工艺编织等,利用方式多样化,但直接燃烧、作饲料、自然腐烂等方式不合理,A错误;图示利用方式主要用于燃烧,B错误;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低,C错误;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以燃料为主,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D正确。故选D。
12.B
13.B
【解析】
12.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迅速,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严重,B正确;不能够反应人口素质、就业压力的相关信息,AC错误;0—5岁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小,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变化不大,人口增长速度不快,D错误。故选B。
13.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发达国家,亚洲的发达国家为日本,日本与俄罗斯相比,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短缺,B正确;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淡水匮乏都不是日本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14.D
15.D
【解析】
【分析】
14.
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强调的是植被的“种群”,故体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正确,ABC即可排除。故选D。
15.
根据材料“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推断,大花杓兰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是导致其数量逐年减少的原因,①正确;根据“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可知,人类高强度采挖也是导致大花杓兰数量逐年减少的原因,④正确;②③即可排除。故选D。
【点睛】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16.B
17.A
【解析】
【分析】
16.
由图并结合材料“密集分布于以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等高水资源压力地区成为全球跨境水冲突的主要策源地”可知,密集分布区于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因此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副热带高压引起的干旱,B正确;热带气旋和西南季风是带来降水的,不是引起干旱缺水的因素,AD错误;亚洲高压是以北纬50度为中心,冬季的天气系统,对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B。
17.
跨境水冲突高度集中于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地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A正确;中亚、西亚、东非等 地经济落后,城市少,B错误;商业贸易对水资源缺水影响不大,C错误;战争频繁,争夺用水权力是跨境水冲突的表现,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主要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18.C
19.B
【解析】
【分析】
18.
由材料“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可知,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自然资源,工业化之前还没有开发利用,A错误;属于非可再生的金属资源,不是能源资源,B错误;由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可知,分布不均,中国、越南、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C正确;中国储量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大,但中国产量没有大于储量。D错误。故选C。
19.
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B正确;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不现实,A错误;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不利于资源保护,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C错误;扩大开采规模不能提高价格,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类型多、品种全、分布集中,并且共生矿占的比例大。白云鄂博是我国最大的稀土资源基地。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稀土作用大,用量少,已成为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
20.D
21.B
【解析】
【分析】
20.
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小于③④两国,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故A错,D对。从图中并不能反应出我国城市化问题严重以及生活贫困化加剧,故BC错。故选D。
21.
矿产枯竭、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图表的阅读,通过对图表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试题解答。
22.B
23.B
【解析】
22.固体废弃物堆积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散发难闻味道,甚至散发有毒味道,有些可能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B正确;一般废弃物堆放有固定位置,不会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不会导致交通阻塞,也不涉及能源浪费;固体废弃物会影响城市形象,但不会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ACD错误。
23.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①正确;部分废弃物分类后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③正确;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分类处理场所选址建设可能占用耕地,但在垃圾分类处理场所进行分类不会增加耕地,④错误;冰箱、空调等的使用会导致臭氧消耗,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抑制臭氧消耗无关,②错误;据此选B,ACD错误。
24.A
25.C
26.B
【解析】
【分析】
24.
甲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说明这种环境问题分布较广,又因为该环境问题在山西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判断其可能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在广东的危害程度最高,在四川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低,因此判断其可能是酸雨。A项正确。
25.
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流水不断侵蚀土壤导致的。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所以水土流失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C正确。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A错误。水土流失与新疆的纬度高低无关,B错误。土壤贫瘠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26.
乙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酸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可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措施,B项正确。改进耕作制度、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作用不大,A、C项错误。广东纬度较低,冬季一般不用供暖,D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本组题重在分析甲和乙的环境问题,通过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读可知,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为酸雨。在明确甲和乙的环境问题之后,不难得出答案。
27.B
28.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臭氧层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
27.图中纬度向南增加为南半球,经度向西增加为西经,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南美洲南端,距离南极地区较近,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南极上空,B正确。
28.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①正确。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②正确。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③正确。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不一定会逸出氟氯烃,影响臭氧层,④不正确。①②③正确,选A。
29.A
30.C
【解析】
【分析】
29.
稀土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虽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但消费量、出口量大,导致稀土储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实现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A对;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没有采取改善环境的措施,B错;材料中“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说明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生产量大,所以实行开采总量的控制不是因为开采难度大,C错;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导致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D选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故选A。
30.
加大稀土开采力度,不利于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A错;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一方面出口稀土初级产品比工业制成品价格低,一方面不利于国家战略储备,B、D错;加大技术投入,促进稀土产业升级,可以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增加稀土附加值,C对。故选C。
【点睛】
对非可再生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其依赖程度;④加强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⑤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⑥建立储备体系。
31.B
32.D
【解析】
31.
氧化亚氮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氧化亚氮能够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吸收作用增强,并且重新发射辐射,从而具有增温效应,B正确,A错误。氧化亚氮并不能使地面辐射总量增加;也不能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CD错误。故选B。
32.
我国是农业大国,由农业产生的氧化亚氮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1.5%,这其中约72%来自农田排放。而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氧化亚氮源于土壤的排放,主要是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造成,D正确。作物生长时的排放、大气中氮气的转化和秸秆燃烧时的产生均不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33.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环保意识淡薄。改进加工技术设备;优化加工流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题以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详解】
污染严重的原因:2000年湖南省有1800余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规模小,投入不够,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老旧、落后,粗放式的冶炼,导致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浪费严重;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污染点多、范围大;企业环保意识淡薄。防治措施:加快产业升级,逐步关停、合并这些小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加工技术设备;优化加工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污染的治理等。
34.钻井与石油平台建设中,带有原油的泥浆会进入海域,泥浆排放量大时,会导致种群数量较少,生长缓慢的底栖动物死亡;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油气泄露是频繁发生的,油气一旦泄露,就会漂浮在海面,将空气和海水隔绝,被石油覆盖的海域会有大量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并使海水温度升高,破坏北极海域脆弱的生态平衡,影响耐寒的海洋生物的繁殖与生存;石油平台在开采过程中,向海洋中排入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废置的平台在海水、风力的风化、侵蚀下,有害物质排入海洋,同样造成污染和危害海洋生物。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
分析挪威若在北极腹地进行石油开采,会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应该主要从开采设备建设过程、石油开采过程、石油运输过程以及设备日常运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建设过程中,会将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排放入海洋中,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导致海洋生物减少乃至灭绝。在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油气泄漏,石油的密度小于水,会漂浮在海洋表面,隔绝光线和空气,影响海生生物的生长;油气泄漏会导致海水升温,北极为严寒环境,海水升温会导致寒冷环境适生生物死亡;采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向海洋中排放各种污染物,进而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平台设备在建成之后,会遭受长时间的光照、海风、海浪的侵袭,造成设备老化,各种有害物质会剥离落入海中,危害海洋生物。由于寒冷且高度季节性生态系统的恢复很缓慢,并且在偏远、寒冷地区清除石油泄漏非常困难,北极地区对于石油泄漏的适应是十分脆弱的。
35.(1)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地区渔业资源濒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加重。
(2)入湖河流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撤掉围垸,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知识
【详解】
(1)人类围垸活动使得湖泊面积减小,因此本题主要分析湖泊面积减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湖泊的调蓄能力、湖泊的生物资源等角度回答。湖泊面积减小,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减弱,长江的洪涝灾害可能加重;湖泊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渔业资源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湖泊水量减少,围湖造田等农业活动导致对湖泊的污染加剧,水质恶化。
(2)读图可知,湖泊由于湖沙沉积,逐渐变为泥沙滩地,随着高程增加,植被生长,逐渐被人类开垦为耕地,建造围垸,因此对于洞庭湖的湿地复原,需要从减少泥沙沉积、退田还湖、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角度作答。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中上游,因此需要加强入湖河流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还应撤掉围垸,退田还湖;同时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