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人民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人民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9 07: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标分析:
实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人为本,根据中度弱智教育大纲,由浅入深,从低到高,最大限度补偿弱智学生的缺陷,挖掘其潜能,学习并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的数学知识,并且会应用,同时,在情 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本节的内容是辅读学校生活数学第六册《元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们常见的一元钱直接切入人民币“元”的教学,直观认识1元、5元、和10元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练一练加深学生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通过购物,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熟悉人民币。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不浪费的好品质。
(A类学生基本能达到要求,B类学生能跟着说一说,直观理解,C类学生能坐好,跟随说一说,逐渐培养上课学习的意识)
教材分析
《元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辅读学校生活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们常见的一元钱直接切入人民币“元”的教学,紧接着来认识10元、和5元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实际操作,分一分,认一认,用一用,让学生直观认识1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逐步培养爱会人民币的好思想。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因此,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的时候,对于A类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件很难事,B类和C类学生,也能跟着说一说。
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课件出示还是实物出示,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简单活泼,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巩固练习分层设置,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实物到图形,形式相对单一,有利于弱智儿童的理解掌握。为了让突破难点,设计的大量的直观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参与。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培智三年级学生,本班学生智力障碍儿童6人,自闭症儿童1人。本年级段的学生具有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知识迁移困难,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等特点。
智力障碍学生因其程度不同,在学习认知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区别,从智力方面分,他们属于中重度的,除了严重的生理缺陷,多数还存在着躯体上的障碍,语言能力也较差,思维发展受到限制,直观感受为主。孤独症儿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太听从老师的指令,没有主动参与的的意识,能机械模仿写字,模仿说话,由于孩子们残障程度的不同,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生活自理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各个方面都不同。教学中,我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都会做适当的调整,因人而教,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多采用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或者图片,去感知理解比较简单的一些数学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5、10不同面值是元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较熟练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超市课件)从超市购物,引入钱。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上出现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口答:这是哪里?(超市)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你们想要吗?(想)怎么才能得到呢?(用钱买)谁认识钱啊?
1、老师出示口袋里太多的东西,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钱?(学生找一找,拿出人民币来),真棒,这些都是钱,买东西需要钱,钱也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出示物品标价)要想买东西,该用哪个钱来买呢?接下来教师出示刚才找出来的人民币,里面有1元、5元和10元等不同面值的钱。这么多钱,谁认识啊?(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老师小结,这些人民币,有的是多少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元,板书:认识“元”)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板书:人民币—认识“元”)
3、教学元字, 齐读,指名读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认一认
(出示实物,各种钱)
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摸在手里什么感觉啊?
(引导学生分别摸一摸不同的人民币)
出示纸币:这个摸在手里什么感觉?(软软的,我们叫它“纸币”,板书)
出示硬币:这个摸在手里什么感觉?(硬硬的,我们叫它“硬币”,板书);
2、听一听(老师操作,学生听一听纸币、硬币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学生操作,分一分,纸币和硬币,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
4、认一认
(1)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1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谁认识啊?
(学生先说一说,老师总结,这就是“1元”纸币,板书,读一读)
我们看,1元钱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
它上面还有什么?(有数字1,“圆”字等,老师画出来,突出特点)
小结:这就是1元纸币,齐读“1元”
(2)(课件出示1元硬币)
师:这是多少钱?(“1元”硬币,板书)
问:它是什么颜色的?(银色的)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它上面还有什么?(有数字1,“圆”字等,划出来突出特点)
小结:这也是1元硬币。齐读“1元”
比较:这两个一元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摸一摸,(软软的,硬硬的)感觉它们的不同。
(3)(出示5元纸币)
师:它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
它上面还有什么?(有数字5,“圆”字等,划出来突出重点)
师:想一想,这是几元呢?(5元,板书)
真聪明,这就是5元。(齐读、指名读。)
(5)(出示10元纸币,两种不同版的)
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
它上面还有什么?(有数字10,“圆”字等,让学生说一说,学生画一画,突出特点)
师:想一想,这是几元呢?(10元,板书)
真聪明,这就是10元。(齐读、指名读。)
(6)谁能认识他们(课件出示各种元的纸币,进一步辨认)
(7)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1元、5元、10元
三、巩固知识
1、认一认
老师出示实物:1元、2元、5元、10元的钱,让学生认读。
(A类生要求说出理由,B类学生能认出来,其他学生领着认读)
2、连一连
人民币图和币值连线。
3、填一填
出示人民币图,让学生填币值。
4、找一找(实物操作)
听口令,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5、抽大奖
(从盒子里摸出人民币,再读一读)
6、买东西
出示物品,标价,让学生看看如何买东西
四、课堂总结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以后就可以自己去买好东西了,你们高兴吗?买东西的时候不要浪费。
(学生回答时,结合板书总结)
2、渗透爱护人民币教育:钱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如:吃饭、衣服、上学等,都需要钱,它们是我们的好伙伴,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五、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带着我们的好朋友“人民币”逛超市吧
板书设计
人民币 认识“元”
纸币 1元
硬币 5元
10元
评测练习
连一连
2、填一填
出示人民币图,让学生填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