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8 22:5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弄清写读后感的方法和要领。
2.要读懂原文从某一角度来写。
3.语言要求生动准确。
技法指导
1.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发的。“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所以,要写好读后感,首先得在“读”字上下功夫。要认真阅读文本,从读懂词句、理清思路入手,进而理解内容、把握重点,最终掌握所读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还可以把作品的内容同历史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感受才会丰富、深刻,从而为写好“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倘若只是走马观花,所得之“感”必然肤浅,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了。
技法指导
2.选好“感点”
所谓“感点”,就是指原作中使你有所触动的人、事、景、物、情、理中的某一点,它是你写作话题的“原点”或论述的核心。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生出的质疑与追问;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发的感触和评论。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有很多,写前要认真思考,精心选择。选择“感点”要注意以下四点:①“感点”要“准”,不能跑题;②“感点”要“小”,要紧扣一点,不要面面俱到;③“感点”要“新”,要把握时代脉搏,写出独到见解;④“感点”要“深”,要体现思想内涵,使人读后受到启示。
技法指导
3.定好结构
读后感的结构形式很多,下面着重介绍“引—联—结”的结构模式,值得初学者借鉴、学习。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可以简要概括引发感想的“读”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引用触动感想的原句。“引”是“感”的来源,除了要做到引用准确,还要做到语言精练。绝不能大段引述所读文章的具体内容,而要简述和感想直接相关的部分,省去无关的叙述。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具体是指在引出“读”的内容后,作者就自己“感”的内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可以就事论事,对所“引”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同个别到一般,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料则应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技法指导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感”不能深入,文章易流于肤浅;“泛泛而谈”犹如隔靴搔痒,议论缺乏针对性。所以,写读后感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从横向由此及彼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也可从纵向由古及今联系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但这种联系务必紧扣“感点”,切忌天马行空。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一般情况下,最好能回归文本,做到首尾呼应。
总之,要想写好读后感,无论如何都不能只有引述而没有感想,也不能人云亦云地重复他人的感想,而应从文章中提炼出新颖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深刻、独具个性的读后感。
参考文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白龙马帮助唐僧完成了取经之行,被佛祖赐予“天马”的光荣称号。回到长安后,它去磨坊探望当年不愿协助唐僧共赴西天取经的老朋友——青龙马。
得知白龙马的成功与荣誉,青龙马十分后悔。它说:“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不停地走,论路程也不比你短。可除了甜美的草料外,我却什么也不曾得到。”
参考文题
白龙马说:“你贪图驾轻路熟,满足主人提供的草料,自然就不会有外出闯一闯的勇气。你走路没有方向,永远只会在原地打转转。我却涉深水,穿沙漠,忍饥渴,斗妖魔,历尽千辛万苦,才完成这次伟大的行程。我认为我的成功源于三点:有远大明确的目标,不怕吃苦流汗,一直坚持走下去。”
青龙马听了之后想:再有机会,我绝不再犹豫观望了。
参考文题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名著、一段诗文或让你感动的一个人物的事迹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要求:①读懂文本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②联系个人的思想或社会实际,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情景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两三千年绵绵不绝,代代相承,不断向前发展。今天,古典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诗人,留下了无数光辉的篇章。
教学目标
1.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诗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活动准备
1.背诵小学阶段和初一、初二年级应背的古诗。
2.以小组为单位,编辑诗词。
(1)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2)可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3)可按主题:①描写四季的古诗;②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③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④抒发离情别绪的;⑤表达友谊的;⑥表达哲理的。
活动展示
★四季诗之韵
春之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夏之韵在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描绘了塞外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抒写了北国风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活动展示
★品味诗之情
▲品味乡愁
乡愁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寂;
乡愁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伤;
乡愁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
乡愁是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彳亍。
活动展示
▲品味送别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安慰朋友。
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活动展示
▲品味爱国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昌龄《出塞曲》:“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品味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活动评价
每个小组都准备充分,分类恰当,朗诵感情丰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