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07: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糖类
1.糖类的组成及分类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分类
糖类依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类别 单糖 低聚糖(以双糖为例) 多糖
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水解特点 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1 mol双糖能水解成2mol单糖 1 mol多糖能水解成n mol(n>10)单糖
[特别提醒]
(1)糖类通式为Cn(H2O)m,通式只反映出大多数糖的组成,不能反映它们的结构特点。
①糖类分子中的H、O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②多数糖类符合通式,但也有少数糖类不符合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
③有些物质虽然符合通式但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
(2)并不是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而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甘油(丙三醇)有甜味,但属于醇类。
2.葡萄糖
(1)分子组成和结构
(2)主要化学性质
①在人体中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成乙醇。
3.淀粉和纤维素
(1)组成
通式为(C6H10O5)n,是天高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2)主要性质
二者都为多糖,均可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征反应,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葡萄糖的检验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5.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溶液呈蓝色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未水解
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部分水解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完全水解
[特别提醒] (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2)因反应是用硫酸作催化剂,而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所以应先中和再检验。
6.用途
(1)淀粉在人体内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正常人血液里约含0.1%(质量分数)的葡萄糖。
(2)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所需要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并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3)用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
二、油脂
1.概念
(1)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中R1、R2、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2)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1)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常用来制取肥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3.油脂的用途
(1)工业生产高级脂肪酸、甘油、肥皂、油漆等的原料。
(2)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三、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2)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1)水解反应
蛋白质氨基酸
(2)盐析
某些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能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加水后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3)变性
加热、紫外线照射或加入有机化合物以及酸、碱、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聚沉,且这种聚沉是不可逆的。
(4)显色反应
某些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发生显色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5)蛋白质的灼烧
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
[特别提醒] 判断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分清重金属离子和轻金属离子,便于判断盐析与变性。常见重金属离子:Cu2+、Ag+、Ba2+、Pb2+、Hg2+等,常见轻金属离子:Mg2+、Na+、K+、Ca2+等。
(2)重金属盐不论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要分清轻金属无机盐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浓溶液使蛋白质析出,稀溶液促进其溶解。
3.蛋白质的用途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二者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
(3)牛皮可加工成皮革,鱼鳔可熬制成黏合剂等。
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中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①蛋白质 ②植物油 ③纤维素 ④淀粉 ⑤葡萄糖 ⑥脂肪 ⑦氨基酸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全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糖类中有高分子化合物,也有小分子化合物 
②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糖类也不一定都有甜味 
③糖分子组成不一定都符合通式Cn(H2O)m,符合Cn(H2O)m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
④淀粉、纤维素有相同的分子通式(C6H10O5)n,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淀粉、纤维素都属于混合物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全部
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淀粉和葡萄糖 B. 果糖和葡萄糖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纤维素
5.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6.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
B.用热的烧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从溴水中提取溴不可用植物油作为萃取剂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NaOH溶液 B.新制的Cu(OH)2悬浊液
C.碘水 D.Na2CO3溶液
8.“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
B.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醇洗涤,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D.若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进行解救
9.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可以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煮沸,无变化的为矿物油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可生产肥皂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进而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D.在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10.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11.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B溶液为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C 2.A 3.D 4.B 5.D 6.A 7.B 8.C 9.A 10.D
11. (1)葡萄糖 NaOH 中和稀硫酸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