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教案-4 《外婆的澎湖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教案-4 《外婆的澎湖湾》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8 22: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婆的澎湖湾》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是五年级音乐第四课歌曲,属于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的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外婆的澎湖湾》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在80年代台湾校园民谣中,成为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之一,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说教学目标
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通过学唱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唱准曲中带有切分节奏及休止符部分的音,指导学生能清新、轻松、亲切的演唱歌曲。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唱法、教唱法、欣赏法,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用歌声表达出作者对澎湖湾的怀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及作者叶佳修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祖国大家庭、亲情的热爱,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家”和亲人的爱恋。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一些节奏在演唱中很难把握,所以难点定为切分节奏的解决。
4.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5.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节综合课,运用听唱、教唱、欣赏、示范、表演等方法来执教
二、学情分析
歌曲是首叙事性歌曲,朴实感人,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并且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学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三、教法设想
1.强化节奏朗读,以读促解,感受温情
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中心,而美的感受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所以,歌曲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晚风、白浪、沙滩、椰林、斜阳、脚印、薄暮、夕阳余辉、外婆的拐杖创设了一幅夕阳晚归、温馨浪漫的人物风景图,通过聆听欣赏童声版《外婆的澎湖湾》建立学生不同听觉感受。使学生在美丽、轻松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标要求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形体动作、节奏和旋律的创编,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所以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时要和学生有所交流,解决疑问,在音乐节奏巩固和训练时,倡导学生自主的表现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扩展。情景交融,对所学歌曲的认识就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容易使学生进入音乐,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
分为激趣导入、学习新歌、巩固学习、拓展延伸四个部分
1.导入
播放《乡间的小路》,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题材,同时也是为了创设气氛。然后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首歌曲的题材,引出校园民谣,由校园民谣来认识其开山鼻祖台湾音乐人——叶佳修,去了解他的音乐作品《外婆的澎湖湾》。
[设计理念:通过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导入,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的曲风,为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做情感铺垫。]
2.学习、巩固歌曲
本部分分初听歌曲、学习第一段、第二段、整体学习四个阶段进行。
在歌曲的教唱环节,先让学生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在含义。在歌曲学唱环节,通过歌曲中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感受力、歌唱表现力。我教唱时让学生找出切分节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找出重难点。学会分析曲式结构,积累音乐学习方法。然后在跟着钢琴学唱曲调,解决音准问题,同时我注重强调切分节奏,使学生通过聆听教师范唱,亲身试唱掌握这一节奏型。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完整首歌曲,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课堂教学气氛也较活跃,充满激情的演唱也感动着我,学生们在本课的学习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歌曲唱会之后,加入肢体节拍的伴奏,提高音乐的表现力,也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使学生不仅唱起来,也动起来。歌曲表演环节,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去,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轮唱的方式加深作品的表现力,使学生享受到唱歌的乐趣和创作的乐趣。
[设计理念: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歌曲中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感受力、歌唱表现力。]
3.拓展
课堂拓展部分,主要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和德育教育渗透,并以图片展示,使学生如临其景,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对生活、祖国大家庭、亲情的热爱、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再次同唱《外婆的澎湖湾》结束本课,前后呼应,使学生再次感受音乐的美感。
[设计理念: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对生活、祖国大家庭、亲情的热爱、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