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定向练习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定向练习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8 21: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塑料管a、b、c连接在一起(a管直径最大,c管直径最小),然后与吹风机相通。当吹风机吹气时,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分别放入管内,将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从计算机上就可以读出三个位置气体的压强值。图中显示器所显示的是“压强-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塑料管中气体流速最快,气体压强最大,对应图中1曲线
B.c塑料管中气体流速最慢,气体压强最大,对应图中3曲线
C.吹风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D.t=0s时,吹风机不工作,a、b、c三个塑料管中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的是大气压强
2、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
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
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
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和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5、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0帕 B.1帕 C.0.1帕 D.0.01帕
6、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7、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8、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形烧杯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放于水平桌面上,A、B为高度相同的两点,两点处所受液体强分别记作和,则(  )
A.> B.< C.= D.无法判断
9、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10、下列与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和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轿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B.吊扇在工作时,对天花板的拉力大于其重力
C.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的强大的气流会把靠近的人向外推倒
D.平行于窗户的风吹过敞开的窗子时,窗帘会被吹向室内一侧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渝贵快铁为綦江人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铁道是全封闭的,不准人进入,不光是因为火车速度快,还因为火车高速驶过时,空气流速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人很容易被“吸”入铁道内。
2、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将两管都竖直放置时,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钉子的前端做得越尖,越容易钉入物体中,这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
4、甲、乙 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则可计算出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cm。当它们被切去高度均为12cm,将各自被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且p1:p2=9:4,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
5、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这利用的是______原理。
6、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F1______F2(填“>”,“<”或“=”),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ρ酒精=0.8×103kg/m3,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2)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Δ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水>p酒精?请说明理由。
2、底面积为2×102m2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为4N,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入重力为16N的水,水深为0.1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2)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
3、如图所示,分别盛有某种液体甲和水的两个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种液体体积相同,容器高度均为0.5米,水的深度为0.2米。若向容器中分别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部分压强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倒入前 倒入后
(帕) 1960 3528
(帕) 3920
①求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②若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
③求某种液体甲的密度。
4、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40m,水的密度为1.0×l03kg/m3,g取10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湖堤底部有一块质量为600g的石头,求此石头所受重力大小;
(3)湖堤底部的这块石头表面积是0.25m2,求此石头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a塑料管最粗,气体流速最慢,气体压强最大,对应图中1曲线,故A错误;
B.c塑料管中气体流速最快,气体压强最小,对应图中3曲线,故B错误;
C.由于管的粗细不同,气体的流速不同,故C错误;
D.t=0s时,吹风机不工作,a、b、c三个塑料管中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的是大气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放入液体中后,甲容器中物体漂浮,物体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乙容器中物体悬浮,说明物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较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故B错误;
C.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甲、乙两个容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由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压=G液+G容+G物
因此甲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大,故C正确;
D.已知两个物体完全相同,重力相同,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B.A、B到底部的深度相等,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所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因为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和相等,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小于乙产生的压强,故AB错误;
CD.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力小于乙产生的压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A错误;
B.甲图中小桌陷入海绵更深,说明甲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强,故B错误;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都等于小桌与砝码的重力之和,故C正确;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甲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即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
【详解】
一张试卷的质量约为10g,长约为0.4m,宽约为0.3m,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F=G=mg=0.01kg×10N/kg=0.1N
试卷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约为
S=0.4m×0.3m=0.12m2
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大小接近1帕,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A<SB,由V=Sh可知,液面相平,高度h相同,所以VA<VB,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所以G甲>G乙,即m甲>m乙;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根据柱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ρghS=ρ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A>F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详解】
C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

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平放时的底面积为,
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由可知
解得

故CD不符合题意;
AB.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由和可知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两个圆柱体容器形状完全相同,并且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所以容器内A、B下方的液体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A下方水的质量大于B下方酒精的质量,则A上方水的质量小于B上方酒精的质量,即A上方水的重力小于B上方酒精的重力,假设A、B位置为容器底,则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A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A.运动员使用雪橇,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误;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弯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稳度,不是增大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小汽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流过上方的空气流速快,下方的流速慢,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因此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故A正确;
B.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F、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F'′,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
所以
故B错误;
C.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小,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容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
D.平行于窗户的风吹过敞开的窗子时,外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大 小
【详解】
[1][2]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火车高速驶过时,由于火车的速度比较快,所以火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所以人很容易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压入铁道内。
2、大于 等于
【详解】
[1]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
可知
[2]将乙试管竖直后,由于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则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力都等于液体的重力,则根据
知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
3、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详解】
[1][2]钉子的前端做得越尖,受力面积越小,在压力一定时,压强越大,越容易钉入物体中,故这是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4、20 8∶27
【详解】
[1]由图像知道,开始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8000Pa,因均匀实心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所以,圆柱体甲的高度
[2] 由图像知道,圆柱体乙的高度h乙=30cm,因为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当它们被切去高度均为h=12cm时,由于
F=G=mg=ρVg=ρShg
所以,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力
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力
F2=(G甲+G乙)-0.4(G甲+G乙)=0.6(G甲+G乙)
因p1∶p2=9∶4,所以
解得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5、马德堡半球 连通器
【详解】
[1]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量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2]由于塑料长管中装有水,两管两端开口,并且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静止时,两管的液面是相平的。可以用来检查操场是否水平。
6、 不变
【详解】
[1]杯子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在侧壁上,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饮料的重力,即F1G饮料;杯子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下粗上细的,侧壁对饮料有向下的压力,导致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即F2G饮料;所以比较可知F1F2。
[2]倒置前后饮料的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改变,所以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不变。
三、计算题
1、(1)2.4kg;(2)2500Pa;(3)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103kg/m3×3.0×10-3m3=2.4kg
(2)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A=GA总=(m水+m容)g=(2kg+0.5kg)×10N/kg=25N
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500Pa
(3)水的深度
h水==0.2m
酒精的深度
h酒精==0.3m
若增大同一深度,当
p水>p酒精
时,由p=ρgh可得
ρ水g(h水+Δh)>ρ酒精g(h酒精+Δh)
1.0×103kg/m3×g×(h水+Δh)>0.8×103kg/m3×g×(h酒精+Δh)
整理可得
h水+Δh>0.8×(h酒精+Δh)

h水=0.2m,h酒精=0.3m
代入上式解得
Δh>0.2m

Δh>0.2m
时,水面的高度为
0.2m+0.2m>0.4m
酒精液面的高度为
0.3m+0.2m>0.5m
酒精会超出容器的高度,所以不能实现
p水>p酒精
答:(1)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是2.4kg;
(2)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3)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Δ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不能达到p水>p酒精,因为此时添加酒精后的高度超出容器的高度。
2、(1)19.6牛;(2)1000帕
【解析】
【详解】
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gh=1×103kg/m3×9.8 N/kg×0.1m=98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水=p水S=980Pa×2×10 2m2=19.6N
(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容=G=G容+G水=4N+16N=20N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1000Pa
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9.6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帕。
3、(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由于导入后与导入前的压强比为
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后,其压强比不是1:2,则说明有液体溢出,倒入后容器已经装满了,其深度为0.5m,那么甲液体的密度为
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
(3)根据(2)可知,某种液体甲的密度为。
答:(1)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为;
(3)某种液体甲的密度为。
4、(1)4×105Pa;(2)6N;(3)1×105N
【解析】
【详解】
解:(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40m=4×105Pa
(2)石头所受重力大小
G=mg=0.6kg×10N/kg=6N
(3)石头受到的水的压力
F=pS=4×105Pa×0.25m2=1×105N
答:(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是4×105Pa;
(2)此石头所受重力大小是6N;
(3)石头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小是1×10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