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同步练习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同步练习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8 21: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B.人先对车有力的作用,车才对人有力的作用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增大水平推力但车仍没动,此时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也增大了
2、一个物体在 空中由静止变为竖直下落(不记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假设物体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
D.继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
3、起重机吊着重 2×104N 的物体,以 0.5m/s 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直线上升。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起重机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 F的大小是(  )
A.F>2×104N B.F<2×104N C.F=2×104N D.F≥2×104N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5、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
B.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6、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和阻力 B.只受重力
C.受重力和向上升的力 D.受重力和向下落的力
7、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下列各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B.汽车的重力和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路面对车的阻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
8、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A.减少压强 B.增大摩擦 C.减少摩擦 D.增大压力
9、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0、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滑动,你感觉   摩擦力(选填“有”或“无”)。此摩擦力叫   摩擦力。当加大手掌对桌面的压力再滑动,你感觉摩擦力与前次相比,是   了。(选填“增大”或“减小”)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按照同样的方法在桌面和毛巾表面用相同的压力重复上面的动作,你感觉摩擦力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
2、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    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    N.
3、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月球车在到达月球之前自身产生反向推动力使它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月球车的车轮凹凸不平,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4、 “神州号”载人飞船上了太空后,则当飞船在月球降落后,其受到月球的吸引力是地球上的1/6,若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kg ,受到的吸引力是    N. (g=10N/kg)
5、如图所示,弹簧将小球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小球离开弹簧继续上升过程中的受到是   .(选填"非平衡力"或"平衡力")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现在,许多建筑的墙面常用空心砖来砌,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所示为某建筑材料厂生产的一种规格为250mm×120mm×100mm的长方形空心砖,其孔洞率为30%,每块砖重42N,问: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g取10N/kg)
(2)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多少千克材料
2、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下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27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7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 t的汽车,装有10 m3的砖,已知ρ砖=2×103kg/m3,试通过计算说明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汽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g=10 N/kg)
3、近年来,随着我区兴隆大桥的建成,市区尤其是南部的道路交通状况及城市面貌有了巨大的提升和改变。兴隆大桥全程约2km,高架桥限速50km/h。某辆小货车和货物总质量为2.8t,取g=10N/kg,请计算并回答:
(1)车和货物受到总重力是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小货车跑完全程,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等;为此,小明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对比实验   是为了验证猜想①;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在把木块   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有关/无关)。
2、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比较小车眼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思考实验的意义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   ,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   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   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故A错误;
B、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作用的物体也不完全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明增大水平推力但车仍没动,此时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推力增大,静摩擦力也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答案】B
【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在空中由静止变为竖直下落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当物体突然失去重力,则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因此物体将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答案】C
【解析】【解答】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2×104N
故答案为: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N..
故选C
【分析】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各加4N的拉力,虽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不动的,但弹簧在4N的拉力作用下是被拉长了,故示数不可能为零.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车上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车上的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作用,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7、【答案】C
【解析】【解答】平衡力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平衡力条件;汽车的重力和车对路面的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不符合平衡力条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路面对车的阻力,完全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平衡力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8、【答案】B
【解析】【分析】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鞋与地面的接触面变得粗糙,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与地面的摩擦.使人不易滑到.
【解答】A、球鞋有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与球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的大小没有关系.要减小压强,就要增大球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在此题中并没有增大受力面积.故A错误.
B、球鞋的底部的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鞋底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鞋与地面的摩擦.故B正确.
C、此答案与B相反,经分析B正确,所以C错误.
D、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与鞋的重力之和.球鞋有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与重力无关,即与压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可以采用直选的方法直接得到答案
9、【答案】B
【解析】【解答】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发生形变,A不符合题意;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B符合题意;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受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A选项错误.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能说减小,故B选项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的作用,不能说惯性力.故C选项错误.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但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所以不能马上停下来,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解释现象.
二、填空题
1、【答案】有;滑动;增大;压力大小;不一样;接触面粗糙程度
【解析】【解答】手掌放在桌面上相对桌面滑动,手感觉到有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在手和桌面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叫滑动摩擦力;当加大手掌对桌面的压力再滑动时,会感觉到摩擦力增大,说明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按照同样的方法在桌面和毛巾表面用相同的压力重复上面的动作,会感觉到摩擦力不一样,毛巾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更大,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分析】物体间有压力且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有关,当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时,滑动摩擦力和粗糙程度有关。
2、【答案】0.2;1.4
【解析】【解答】解:
在此弹簧测力计上每1N分成5等份,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N,则乙测力计的重力为1.4N.
故答案为:0.2;1.4.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
物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3、【答案】运动状态;增大
【解析】【解答】解:月球车在到达月球之前,在自身产生的反向推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慢,说明月球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所以这种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月球车的车轮凹凸不平,加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增大.
【分析】月球车在自身反向推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慢,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解答第一问;
车轮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可以解答第二问.
4、【答案】600;100
【解析】【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若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仍是60kg。
宇航员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因为月球的吸引力是地球上的1/6,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是
故答案为:600;100.
【分析】利用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计算即可.
5、【答案】改变小球(物体)的运动状态;非平衡力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弹簧将小球弹起,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改变,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球离开弹簧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减小,即做减速运动,因此它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
【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
三、计算题
1、【答案】(1)砖块的质量m= =4.2kg
砖块的体积V总=250mm×120mm×100mm=3×106mm3=3×10-3m3
该砖块材料实际体积V=V总×(1-30%)=3×10-3m3×70%=2.1×10-3m3,ρ= =2×103kg/m3
答: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2×103kg/m3;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总×30%=3×10-3m3×30%=9×10-4m3
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材料的质量m省=ρV空=2×103kg/m3×9×10-4m3=1.8kg
答: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1.8kg材料。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可以计算质量;集合体积计算密度大小;(2)利用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大小。
2、【答案】解:车总重G总=m货g+m车g=ρ砖Vg+m车g=2×103kg/m3×10m3×9.8N/kg+5×103kg×9.8N/kg=2.45×105N;
桥能承重G桥=m桥g=27×103kg×9.8N/kg=2.646×105N.
答:因为桥能承重G桥=2.646×105N>2.45×105N,所以能过桥.
【解析】【分析】车总重等于车和砖的总重,根据公式G=mg可求总重力,再与桥能承受的最大重力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答案】(1)解:车和货物受到总重力是G=mg=2.8×103kg×10N/kg=2.8×104N
答:车和货物受到总重力是2.8×104N;
(2)解:根据v= 可得需要的时间t= = =2.4min
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小货车跑完全程,至少需要2.4min。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计算物体的重力;
(2)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匀速直线
(2)甲、乙
(3)②
(4)侧或立;无关
【解析】【解答】(1)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处于平衡状态,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2)要验证猜想①,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符合要求的是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3)由甲和丙两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对比实验甲和丙,可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即可以验证猜想:②。(4)要验证猜想③接触面积的大小,应控制物体间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接触面面积不同,可以把木块侧放或立放,并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摩擦力;
(2)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压力,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3)同理,探究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接触面,控制压力相同;
(4)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控制压力和接触面此粗糙程度相同。
2、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的速度减小的慢,b的速度减小的快,说明b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则图线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和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有关,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2.【答案】(1)相等;同一高度
(2)一;粗糙程度
(3)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1)为了比较小车运行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因此使小车在斜面的低端具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即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在这三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毛巾表面要比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粗糙,所以这就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所受摩擦力较小的缘故。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等;同一高度,(2)一;粗糙度;(3)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为了探究小车运动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需要控制小车在水平面的开始具有相同的速度,即小车必须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小车运动的距离短,表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