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7、开国大典能力提升B版(部编含答案)
积累运用
一、按要求做题。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 飘拂(fú fó) 差不多(chā chà)
直奔(bēn bèn) 电钮(liǔ niǔ) 乘车(chén chénɡ)
2、写出四个描写场面大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 ) ( ) ( ) ( ) ( )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diǎn lǐ yì zhǎn
( ) ( ) ( ) ( ) ( )
三、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1、丁字形的广场 (汇合 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方队伍。
2、毛主席车中 (诵读 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肃静 肃立), 一齐抬起头, (瞻仰 敬仰)这鲜红的国旗。
四、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郊区的农民是五更(ɡēnɡ ɡènɡ)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2、群众差(chā chà)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jiáo jué)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五、选字填空。
檐 瞻 ( )仰 屋( )
钮 纽 ( )扣 电( )
爆 暴 ( )动 ( )发
佛 拂 飘( ) 仿( )
效 郊 率( ) ( )区
防、妨 ( )碍 ( )守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随着风飘动。本课指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随着风飘动。( )
2、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课从声音上写出了场面之大,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 )
3、欢腾,形容欢喜得手舞足蹈。 ( )
4、恭敬地看。 ( )
七、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 )傍晚的时候,群众游行开始。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 )接着,升国旗。
(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乐队奏起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 )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 起来。这 (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 ) ,传到 (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阅读理解
九、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挺立”能否换成“立着” 为什么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2、读画“—”的句子,下列对“直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兴奋的心情。
C.“直奔”比“走向”更能表现人们怕迟到的焦急心情。
3、用“~~~~”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4、会场在( )。广场呈( )。主席台设在(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 )来的群众队伍。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 ),红旗飘动,像( )。
5、从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 ) ,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 )的心情。
十、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董希文《开国大典》赏析
高卫燕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声音穿过千山万水,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中国人民一齐欢腾起来。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他曾目睹开国大典盛况,还曾受命为毛泽东、朱德画像。
画领导人物,一般都是四平八稳的正面像,但是董希文选择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面前。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身着中山装,英姿挺拔,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站在毛主席背后的是各界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身材高大的毛主席,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大,董希文与艾中信等人讨论后,决定把毛主席的形象加高一寸。此外,董希文大胆地将原本应该在毛主席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去掉了,这样,广场显得格外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
《开国大典》不仅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时刻,更记录了一段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当家做主的历史岁月。今天,当我们踱步于这幅名画前,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排山倒海”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2.创作《开国大典》这幅油画是为了 。
3.油画《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4.油画《开国大典》和一般的领导人物画像有什么不同?
小练笔。
十一、 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可以是游戏、开学典礼、一次活动等。注意既要抓住场景,又要凸显会场人物特点,做到点面结合。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做题。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画去:dōu fó chā bēn liǔ chén
2、写出四个描写场面大的词语。
排山倒海 翻江倒海 波澜壮阔 铺天盖地
二、检阅 距离 旗帜 政委 爆炸 坦克 汇集 诞生 典礼一盏
三、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1、汇集2、宣读3、 肃立 瞻仰
四、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ɡēnɡ 2、 chà jué
五、选字填空。略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欢跃 瞻仰
七、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58174632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庄严 雄伟 欢叫 庄严 雄伟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欢跃
阅读理解
九、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1、不能。“挺立”不仅表示电动旗杆立在天安门广场,也代表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如果换成“立着”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了。
2、B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4、天安门广场 丁字形 天安门城楼上 四面八方 人的海洋 海上的波浪
5、盛大和隆重 激动、自豪
十、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1.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翻地覆 风平浪静
2.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时刻
3. 不仅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时刻,更记录了一段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当家做主的历史岁月。今天,当我们踱步于这幅名画前,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4. 一般领导人物画像都是四平八稳的正面像,但《开国大典》是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是侧面画像。
小练笔。
十一、《开国大典》中有多处场面描写,其中“阅兵式”的场面最为宏大。请你仿照这一写法,写写运动会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