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3、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用吸管喝饮料 D.刀口磨的很锋利
5、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500Pa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 g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
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 s
6、下列跟大气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的
C.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
D.水的沸点总是100oC
7、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8、如图所示为自制简易气压计,可从玻璃管中的液面变化观察大气压的变化。为使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的液面,可从管子上端_______少量气体。若将气压计从山顶放到山脚,则玻璃管内液面会________。上文空格处应填写( )
A.吹入 变高 B.吹入 变低 C.吸出 变高 D.吸出 变低
9、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10、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上
D.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5 mm,可能是他所在的地方海拔高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海平面。
2、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____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____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
3、每年夏秋季台风来临时,天气预报中常会出现相关的气象云图,如图所示,同时播报台风中心气压和平均风速等信息。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同学查阅了近几年来影响上海的几个台风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后列出了如下表格。观察分析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台风名称 年份 台风中心气压(百帕) 平均风速(米/秒)
海葵 2012 960 40
菲特 2013 945 45
凤凰 2014 990 25
灿鸿 2015 920 58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台风“凤凰”平均风速为25米/秒时,其中心气压为 ___________帕;
②仅根据以上信息,关于台风的中心气压与台风平均风速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台风登陆后,台风的强度会有所减弱,由此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著名的 ___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的大小与 ___________、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而______压强。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肩膀的受力面积______,肩膀受到的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则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封冻的江河水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5Pa,一辆20t的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吗?(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m2,g=10N/kg)
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
(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2)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3)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
3、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其形象如图所示。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千克,密度为千克/米,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求其:
(1)体积V。
(2)地面的压强p。
4、水库中的水在干旱时需要从中调出。如图所示,水库底部平坦,水深,调水时可逐步打开水泥盖、B、C,水便从出水口流出。每个水泥盖质量为,上、下表面积均为,相临两个水泥盖之间高度差为。
(1)C盖上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2)若要调水出去,提起水泥盖时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详解】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
C.三峡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因p甲=p乙,所以有
ρ甲gl甲=ρ乙gl乙
即
ρ甲l甲=ρ乙l乙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ρ乙;
A.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甲乙切去部分的质量质量差为
根据
ρ甲l甲=ρ乙l乙
故有
整理可得
根据
l甲<l乙
则
所以,可知被切去的质量
故A错误;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把
ρ甲l甲=ρ乙l乙
代入可得
l甲l甲剩余=l乙l乙剩余
根据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l甲剩余>l乙剩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厚度大于乙剩余的厚度,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
因
l甲<l乙,ρ甲l甲=ρ乙l乙
则有Δm甲<Δm乙,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
可得
因
ρ甲l甲=ρ乙l乙
可得
因l甲<l乙,故有,即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一般重500N,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500Pa,故A符合实际;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楼到四楼大概10m,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0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都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可知,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是100℃,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由图可知
故
故A错误。
B.设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底面积为S,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为底面积、液体的深度为高度的液柱的重力,故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同理可得出,B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可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次之,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故B错误。
CD.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三个容器的重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故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为使玻璃管内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需要增大瓶内的压强,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可增大瓶内气压;山顶海拔高,大气压较低,山脚海拔低,大气压较高,若将气压计从山顶放到山脚,管外的大气压变大,则玻璃管内液面会变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A错误;
B.甲图中小桌陷入海绵更深,说明甲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强,故B错误;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都等于小桌与砝码的重力之和,故C正确;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甲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即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B.由于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工件没有受到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故AB错误;
C.压力的方向与支持面垂直,指向受压物体,传送带沿水平方向,所以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托里拆利 高于
【详解】
[1]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精确的测出大气压值。
[2]1标准大气压是指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小于760mm,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可能是他所在的地方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
2、压强 大气压强 连通器
【详解】
[1]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压强。
[2]用吸管吸取饮料时,管内和口腔中的气压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便将饮料压入吸管内进入口中,故这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3]回水弯是一个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弯管,水静止时两个管内的水面是相同的,属于连通器。
3、99000 台风平均风速越大,台风中心气压越小 升高
【详解】
①[1]由表中数据可知,台风“凤凰”平均风速为25米/秒时,其中心气压为990百帕,即99000帕。
②[2]因为空气是流体,台风形成时,台风中心与外围空气的流速不同,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因此,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台风平均风速越大,台风中心气压越小。
③[3]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得出,当台风登陆后,台风的强度会有所减弱,故由②中分析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升高。
4、马德堡半球 海拔高度 不变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将球里面的空气抽出后,球外面的大气压大于球里面的气压,球很难被拉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因此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小。
[3]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是不受实验器材而影响的,故用水和水银实验理论上结果相同。
5、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详解】
[1][2]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所以剪刀、斧头的刃要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3][4]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肩膀受到的压强。
6、等于 小于
【详解】
[1]右手给铅笔一个向左的力,这个力通过铅笔作用在左手上;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左手给铅笔一个向右、大小相等的力,这个力通过铅笔作用在右手上,所以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与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大小相等。
[2]左手和右手受到的压力相等,右手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 可知,右手受到的压强大,所以左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强。
三、计算题
1、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
【解析】
【详解】
解:坦克对冰面的压力
F=G=mg=20×103kg×10N/kg=2×105N
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所以受力面积S=4m2,坦克对冰面的压强
因为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
p=7×105Pa>5×104Pa
所以该坦克能在冰面上行驶。
答: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
2、(1);(2);(3)
【解析】
【详解】
解:(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
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2)正方体甲的体积
正方体乙的体积
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的重力均为G,根据可知质量
则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
(3)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根据,我们可得压强
由,可得
得
答:(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2)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为8:27;
(3)截去的厚度为。
3、(1)2m3;2.94×104Pa
【解析】
【详解】
(1)由知道,“冰墩墩”的体积
(2)由知道,“冰墩墩”的重力
G=mg=3.0×103kg×9.8N/kg=2.94×104N
由 知道,对地面的压强
答:(1)体积是2m3;
(2)地面的压强是2.94×104Pa。
4、(1);(2),,
【解析】
【详解】
解:(1)C盖上承受的压强
(2)A盖上承受的压强
B盖上承受的压强
提起盖至少需要的力
提起盖至少需要的力
提起C盖至少需要的力
答:(1)C盖上承受的压强是;
(2)若要调水出去,提起盖至少需要的力为;提起B盖至少需要的力为;
提起C盖至少需要的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