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试一试
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知道孔融是怎么回答的吗?
“看来你小时侯一定很聪明.”
21、杨氏之子
21、杨氏之子
21、杨氏之子
21、杨氏之子
姓;杨氏是姓杨的
21、杨氏之子
21、杨氏之子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温馨提示:
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顿读出节奏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很,非常
同“慧”,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请你再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见
于是
他的
叫
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
为/设果,果/有杨梅。
李子
龙眼
杨梅
石榴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给……看
说
没有
君:古时对男子的称呼。
夫子: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
想一想
再读课文,说说“杨氏之子甚聪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也会说
( )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梅
柳
马
黄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
我还会说
梁国 ,甚 。孔君平 ,父 ,乃 。为设果,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四.我会背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写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犹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
释义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②尝:曾经。 ③瞳子:瞳孔。
④语:对……说。⑤然:这样。
⑥戏:玩耍,嬉戏。
五.课外阅读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shé)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⑨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诸〕众,一些,这些
④〔游〕玩。 ⑤〔子〕果实。
⑥〔折枝〕压弯(折)了树枝。
⑦〔竞〕争着。 ⑧〔走〕跑。
⑨〔信然〕唯:只有。
⑩ 真是这样。
宋氏厅堂相静好,
琴瑟和鸣余音绕。
英雄莫问来时路,
也学男儿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