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严重缺碘会得侏儒症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碘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每个碘原子核中有53个质子
2、下列物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汽油 B.蔗糖 C.酒精 D.鞭炮
3、下列做法及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与生活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 化学与农业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 化学与安全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涂NaOH溶液
D 化学与环保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A B.B C.C D.D
4、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食欲不振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金属材料回收利用
6、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碱、盐、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60、氨水、硫酸钡、过磷酸钙、盐酸
B.Mg、苛性钠、纯碱、胆矾、AgNO3溶液
C.N2、碱石灰、CuSO4、葡萄糖、自来水
D.生铁、CH3OH、石灰石、NaCl、波尔多液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羊毛纤维,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味的气体
C.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大
9、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火碱可用于洗涤排烟罩的油污
B.硫酸钡用于钡餐透视胃肠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加热蒸发使稀盐酸变为浓盐酸
10、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不同的钢材主要是铁合金,它们属于混合物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C.纯净的盐酸属于纯净物
D.水既属于纯净物,也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近期,河南渑池仰韶村文化遗址发掘文物中发现了发酵酒的残留物。
(1)久置的酒中酒精含量会降低,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2)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酒精还常被用作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是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共享电动车,电动汽车等利用的就是新能源。使用新能源的产品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它对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煤作为传统的燃料,在生活中用煤制成蜂窝煤,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国家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自然界中海水能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长征二号F遥12运载火箭助推器以偏二甲肼(C2H8N2)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为燃料。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的优点(任答一点)________。
4、试根据图片及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信息
回答 (1)纳米铜具有________性。 (2)用________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 (3)上图为越王勾践的________剑。 (4)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研钵内,用________把胆矾研碎。
5、能源、环境和健康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扬帆”学习小组在劳动教育课上学习包水饺的活动中,对生活中的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________,它在消化道内会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________,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煮水饺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同学们调查发现,近50年我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查阅资料得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代替煤作家用燃料,除了具有便于管运输的优点外,据图分析还具有________优点。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醋酸和纯碱中属于无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某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每生成1t 产品,需要通入含有0.2%(体积分数,下同)的惰性杂质CH4的新鲜原料气2800m3。
经分离器分离产品后,剩余气体中含有大量未充分反应的原料与 3%的CH4。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可对剩余气体采用部分循环、部分移走的操作,一方面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装置中CH4越来越多而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已知在此生产条件下,CH4在每吨产品中的溶解量为2.3m3,。计算每生产 1t 产品需要移走气体的体积。
3、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C6H8FeNO7)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6.2mg/kg。
(1)柠檬酸铁铵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柠檬酸铁铵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是人体中的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缺铁易得 疾病。
(3)1kg这种食盐含铁元素质量最多为多少mg?
4、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相对分子质量是455)等含锌保健食品来补锌。
(1)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
(3)现有一支某品牌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则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_____。(结果精确到)
(4)海产品、肉类、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锌。只要通过合理膳食,就足以摄取人体所需的锌,而不必额外服用含锌保健食品。这里“合理膳食”的含义是______。
5、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具有良好开发和应用前景。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可燃冰”样品,取100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克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1)甲烷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求该“可燃冰”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加碘盐主要有两种,添加 KI(碘化钾) 或 KIO3(碘酸钾)。
如图是某实验包装上的部分说明,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目的是补充微量元素碘,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 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才能确保碘效呢?
(查阅资料 1)碘酸钾的化学式是 KIO3,是一种白色粉末,熔点是560摄氏度。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碘酸钾的加热过程展开研究,混合物中碘酸钾的质量分数(纵坐)随温度(横坐标)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猜想假设 1)KIO3与KClO3性质类似,受热分解产生O2。
(实验探究 1)研究小组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宜选用装置________进行。验证KIO3分解产生氧气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1)KIO3受热同时生成碘化钾(KI),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2)KI 中还有碘元素,为什么生成KI就会降低碘效 碘元素是如何被吸收的?
(查阅资料 2)KIO3在人体内转化为I-而被吸收。
(提出问题 3)KI中有能直接吸收的I-,为什么选择添加 KIO3呢?
(查阅资料 3)KI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单质I2而泛黄变质,光照会加速它的变质,不利于人体吸收。
(实验探究 2)研究小组开展以下实验。在燃烧匙中放入 KI 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①②③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请将现象补充完整。
操作 现象 结论
如下图所示,在燃烧匙中放入KI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①②③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 _______ KI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共同作用而变质导致碘效降低。
(反思提高)
(1)讨论后大家认为以上实验方案有所欠缺。甲同学做了补充实验: ________,数日后观察无明显现象,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2)乙同学推测另一种产物是碳酸盐,请用实验加以证明: _______,证明推测正确。
(提出问题 4)即使KIO3受热生成KI,短时间不会变质,仍能被人体吸收,为什么要避免高温烹饪?
(拓展应用)生活中鉴别真假加碘盐的方法是:取少量碘盐样品在干净的锅里高温爆炒2分钟,再加入部分未爆炒过的碘盐在碗中混合,加少量白醋,再把刚切好的土豆片浸泡其中,20分钟后若溶液变蓝,则是加碘盐。由此可知_______。
A.实验中土豆片用豆腐代替有同样的效果
B.可能是酸性条件下KIO3和KI能反应生成I2
C.烹饪时加点Na2CO3有利于避免碘的流失
2、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调味品,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某班同学欲探究蔗糖的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蔗糖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取少量蔗糖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上加热(如图1),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线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进实验):小睛利用图2装置对干燥的蔗糖粉末进行分析,请补全实验步骤:
步骤1: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内铜丝处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
步骤2: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蔗糖粉末变黑;
步骤3:待玻璃管冷却后,取出黑色粉末,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分析):蔗糖中一定含有 _______ 元素
(实验反思):小晴查阅资料,了解到葡萄糖也是一种白色粉末,其化学式为物理、化学性质均与蔗糖相似。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能否鉴别蔗糖和葡萄糖 若能,请说明原因;若不能,说明原因并简述进一步鉴别的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
3、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探究醋蛋液
食用醋蛋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做法(如图):将洗净的鸡蛋放入盛有7°白醋的玻璃杯中,放置3天左右,用筷子将蛋清与蛋黄打散即可。
(查阅资料)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CH3COOH),醋酸在水中能解离出H+和CH3COO-。
(提出问题)
I.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她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二氧化碳
猜想2:氢气
猜想3:甲烷
(1)小英运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观察,小英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针对以上任一种猜想做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反思与交流)
(3)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中的碳酸钙和醋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除蛋白质外,醋蛋液中含钙、铁、锌、磷、钾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醋蛋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鸡蛋清,证明蛋清中富含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II.醋蛋液中是否含有醋酸?
(实验探究)小英同学通过测定醋蛋液的酸碱度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醋酸,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醋蛋液中含有醋酸。
(反思与交流)
制得的醋蛋液中如果有过量的醋酸会灼伤、腐蚀食道黏膜及损伤脾胃,食用时可加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加水稀释过程中醋蛋液的pH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新型甜味剂,目前它已成为蔗糖和葡萄糖的替代品。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而且它很受消费者的喜欢。
(生活化学)人体口腔中唾液正常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不利于牙齿健康。木糖醇与蔗糖在口细菌作用下pH的变化如图。
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酸性比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__________(填“强”或“弱”),所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更有助于防止齲齿。
(提出问题)木糖醇是由什么元素组成?
(提供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能够用来吸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1)取适量的木糖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证明木糖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交流讨论)(3)大家认为上面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有权威实验证明:木糖醇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由此确定其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_____。
(继续探究)为进一步确定木糖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取样探究如下图(反应皆完全)。
(4)实验前先通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上图中标号①所示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6)装置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实验是将6.08g木糖醇样品放入C装置中使之充分燃烧,待反应物消失后继续通入氮气直至室温,称量发现D装置增重4.32g,E装置增重8.8g计算样品中的氧元素质量为__,木糖醇化学式为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为_______。
(8)若无F装置,会导致氧元计算结果____(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人体严重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碘,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每个碘原子核中有53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符合题意;
C、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D、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用以保鲜,说法不正确;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产生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不能混用,说法正确;
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如果量比较少,可以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但是如果量比较多,先用干的布进行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分去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法不正确;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人体缺钙易引发儿童得佝偻病,老年人得骨质疏松,缺锌引起食欲不振,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5、B
【详解】
A.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不符合题意;
B. 使用一次性餐具,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符合题意;
C. 自带水杯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不符合题意;
D. 对金属材料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A。
7、B
【详解】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过磷酸钙由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胆矾是由五水硫酸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硝酸银溶液是由硝酸银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石灰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葡萄糖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氢氧化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A、羊毛含有蛋白质,点燃羊毛纤维,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C、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正一负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小,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火碱(氢氧化钠)可用于洗涤排烟罩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
B.硫酸钡用于钡餐透视胃肠,选项说法正确。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蒸发稀盐酸,溶质和溶剂都会被蒸发,得不到浓盐酸,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
A、各种不同的钢材主要是铁合金,它们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通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CO、CO2及含的化合物除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分析】
(1)
久置的酒中酒精含量会降低,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酒精分子扩散了出去;
(2)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 沸点 可再生
(3)
(4)46.7%
(5)氢气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等
【解析】
(1)
煤作为传统的燃料,在生活中用煤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故填: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
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乙醇我们可以通过生物方法制取,例如发酵淀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可合成淀粉,可以不断合成,因此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沸点;可再生。
(3)
自然界中海水能吸收二氧化碳,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4)
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46.7%。
(5)
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因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故填:氢气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隔绝氧气 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详解】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可以减少汽油或柴油的燃烧,从而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其优点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4、超好的延展 隔水透气 青铜 研杵
【详解】
(1)纳米铜可拉长而不出现裂痕,说明具有超好的延展性。
(2)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说明高分子薄膜具有隔水透气的性质。
(3)上图为越王勾践的青铜剑。
(4)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5、
(1) 蛋白质 葡萄糖
(2) 不可再生
(3) 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 太阳能
【解析】
(1)
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葡萄糖,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
据图分析可知,等量天然气、煤燃烧,天然气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三、计算题
1、 (1)Na2CO3;(2)3:4
【详解】
(1)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以外;醋酸属于有机物,碳酸钠俗名纯碱,化学式Na2CO3,属于无机物;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 ):(162)=3:4。
2、110m3
【详解】
解:生成1t 产品通入的原料气体中甲烷的体积=2800m3×0.2%=5.6m3
生成1t 产品后剩余的甲烷的体积=5.6m3 2.3m3=3.3m3
生成1t 产品剩余气体的体积=3.3m3÷3%=110m3,即每生产 1t 产品需要移走气体的体积是110m3
答:每生产 1t 产品需要移走气体的体积是110m3。
3、 (1)5,9:1,(2)微量,贫血;
(3)1kg这种食盐含铁元素质量最多为:
1kg×26.2mg/kg×。
【详解】
(1)由化学式可知,柠檬酸铁铵是由C、H、Fe、N、O共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9:1;
(2)柠檬酸铁铵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
(3)见答案。
4、(1)四;(2)%;(3);(4)食物多样化,从各种不同的食物中吸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详解】
(1)根据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C12H22O14Zn分析其由C,H,O,Zn四种元素组成;故填:四
(2)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故填:
(3)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故填:
(4)“合理膳食”的含义是食物多样化,从各种不同的食物中吸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故填:食物多样化,从各种不同的食物中吸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5、
(1)有机物
(2)解:设样品中甲烷的质量为x
x=12.8g
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可燃冰”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12.8%
【解析】
(1)
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
(2)
见答案。
四、实验探究
1、甲状腺肿大 甲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试管①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③中白色固体变黄 其他条件不变,将碘化钾放入装有水和氧气的试管中进行对比实验 取实验后,实验③试管内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碳酸盐 BC
【详解】
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目的是补充微量元素碘,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 甲状腺肿大;
实验探究1:碘酸钾的熔点为560℃,碘酸钾分解温度约为580℃,碘酸钾分解时,碘酸钾已经熔化,为了防止熔化的碘化钾流出,发生装置应选甲;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证KIO3分解产生氧气的操作和现象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得出结论1:碘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 2:结论为KI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共同作用而变质导致碘效降低。故现象为:试管①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③中白色固体变黄;
反思提高:(1)上述实验探究了碘化钾固体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反应;碘化钾和二氧化碳、水的作用,碘化钾和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共同作用,还应补充实验,探究碘化钾和氧气、水的作用,故填:其他条件不变,将碘化钾放入装有水和氧气的试管中进行对比实验;
(2)碳酸盐的验证:取实验后,实验③试管内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碳酸盐;
拓展应用:A、淀粉遇碘变蓝,土豆片富含淀粉,而豆腐富含蛋白质,不能用豆腐代替土豆片,不符合题意;
B、取少量碘盐样品在干净的锅里高温爆炒2分钟,碘酸钾会受热分解生成碘化钾,再加入部分未爆炒过的碘盐在碗中混合,未爆炒过的碘盐中含碘酸钾,加少量白醋,白醋显酸性,再把刚切好的土豆片浸泡其中,20分钟后若溶液变蓝,则是加碘盐,说明是酸性条件下KIO3和KI能反应生成I2,符合题意;
C、碳酸钠显碱性,能与酸反应,可破坏碘酸钾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的反应条件,利于避免碘的流失,符合题意。
故选BC。
2、二氧化碳和水可能来自于酒精燃烧 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C、H、O 蔗糖和葡萄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故不能用此方法鉴别蔗糖和葡萄糖,葡萄糖中含醛基,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鉴别
【详解】
讨论交流: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的原因是酒精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法确定二氧化碳和水是来自酒精灯的燃烧还是蔗糖的燃烧。
步骤1: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内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
实验分析: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蔗糖粉末变黑,取出黑色粉末,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得出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
实验反思:蔗糖和葡萄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故不能用此方法鉴别蔗糖和葡萄糖,葡萄糖中含醛基,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鉴别
【点睛】
葡萄糖中含醛基,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鉴别。
3、B 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m1>m2=m3 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铁的表面积 氧气的浓度(温度) 7.2≤a≤8.0
【详解】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燃烧都能发光发热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只有煤中含有硫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选B;
(2)酒精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步骤2中,隔绝氧气,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②一开始锥形瓶充满二氧化碳,步骤3中通入50mL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m1>m2,步骤4中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是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步骤5中恢复室温擦干锥形瓶,故m2=m3,因此m1>m2=m3;
(4)一旦煤层自燃,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5)①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氧气的浓度,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说明铁的表面积可以影响铁的燃烧,故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或温度;
②铁与氧气生成FeO时产物的质量最小,设生成的产物为x,
解得x=7.2g
铁与氧气生成三氧化二铁,产物的质量最大,设生成的产物为y,
解得y=8g
故a的取值范围是7.2≤a≤8.0。
4、直接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如果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气体是二氧化碳(或如果气体燃烧只生成水,那么气体是氢气,或如果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气体是甲烷) (CH3COO)2Ca(或Ca(CH3COO)2) Fe、Zn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鸡蛋清,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醋蛋液,滴到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值 pH﹤7 增大
【详解】
I.猜想与假设:
(1)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说明小英运用了直接观察法;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根据猜想,可知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做出猜想的;
(2)根据三种猜想,分析可得:如果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气体是二氧化碳(或如果气体燃烧只生成水,那么气体是氢气,或如果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气体是甲烷);
反思与交流:
(3)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化学式是:(CH3COO)2Ca(或Ca(CH3COO)2);钙、铁、锌、磷、钾中的铁、锌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4)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证明蛋清中富含蛋白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鸡蛋清,在酒精灯上灼烧,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证明蛋清中含有蛋白质;
II.实验探究:
醋酸显酸性,可利用pH试纸进行检验:用玻璃棒蘸取醋蛋液,滴到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值,若pH﹤7,说明有醋酸;
反思与交流:
加水稀释后,浓度会降低,酸性减弱,pH会增大。
5、弱 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灼烧的木糖醇的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元素和氢元素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分液漏斗 3.2g 5.78g 偏小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若无F装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E装置,碳元素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氧元计算结偏小。
【详解】
[生活化学] pH小于7,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由图像可知,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酸性比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弱,所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更有助于防止齲齿。
[实验探究](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取适量的木糖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由于空气中在酒精灯上点燃,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证明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灼烧的木糖醇的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木糖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交流讨论](3)木糖醇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酒精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大家认为上面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酒精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权威实验证明:木糖醇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由此确定其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继续探究]
(4)装置中含有空气,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前先通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5)上图中标号①所示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6)装置A中发生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D装置增重4.32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4.32g,E装置增重8.8g,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样品中的氧元素质量为。木糖醇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为,则木糖醇化学式为。E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为x
故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为5.78g。
(8)若无F装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E装置,碳元素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氧元素计算结果偏小。
【点睛】
pH小于7,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