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热点预测 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
一、中国古代民族主义
1. 先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 ;华夏族形成,各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出现。
(1)文化扩展: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土地,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中原文明得到进一步传播。
(2)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进一步发展。
2.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初步发展,边疆治理理念初步形成。
(1)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①措施: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
②影响:人口迁移;民族交融;边疆开发;疆域基础。
(2)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中央:大鸿胪
(2)地方:
①北方:和亲与战争(匈奴)②西部: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西域:西域都护府
④东北:设乌桓校尉
3.魏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内迁加速,制度认同,社会生活变迁,民族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补充说明】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加强
(1)措施:
①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②加封南诏王,南诏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③武力征讨:东突厥、西突厥
④设置机构: 安西都护府三、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2)历史影响:
①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②丰富中原民众的生活
③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5. 宋元时期:
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多元竞争到中华一体、碰撞交融到边内一体,形成中华民族交融的顶峰。
共同特点: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强;民族之间时战时和、民族文化交流频繁
元:在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西藏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琉球设澎湖巡检司
6.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化(了解)
(1)明:
[1]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2]地方:
北方:修筑明长城防范蒙古,布置军镇。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
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
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西南:设土司
西藏:敕封西藏僧侣领袖,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对西藏进行管辖。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2)清:
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地方:北方: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族的控制。
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西北边疆。
西部:在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西南:“改土归流”
二、近代西方民族发展与关系
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形成时期
(1)民族认同观念兴起: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势力衰落,世俗王权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民族语言地位上升:13世纪,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法律文件必须使用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
(3)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背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②表现:个人忠诚于国家;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等。
③形成: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有由单一族群组成的,更多则是由多个族群组成。
④特点: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2.19—20 世纪民族主义扩张
(1)殖民者侵略:民族主义成为列强对外扩张的工具。
(2)被殖民者的反抗: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30、40年代)
3.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
(1)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力量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亚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力量之间,出现了广泛的对抗。民族主义话语被意识形态之争所掩盖。
冷战政治还导出了“民族分裂”的一场国际大戏。
(2)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民族主义地位的转化时期,表现为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两大.阵营内出现对美苏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成为第三支国际重要力量;在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后者逐渐让位:前者开始向主流地位转化。
(3)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冷战末期。
民族交往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而以民族利益需要为准则,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苏三重牵制关系。
4.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政治、 经济、文化等多元主题
(1)政治民族主义:促使主权国家分裂的民族分离主义;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宗教民族主义;具有扩张野心的“泛民族主义”。
(2)经济民族主义: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的联合与一体化;反对主权让渡;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增多。强调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说明民族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兴起。
(3)文化民族主义:继续宣扬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人文精神高于优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及历史遗产宣称本民族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和历史。
三、国际法的形成、发展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奠基:1625年,荷兰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2)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①确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
②内容:确立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3)维也纳体系
①确立:1815年,欧洲国家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②内容:建立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确定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扩展:国际法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原因: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满足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稳定关系。
(2)结果:派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的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3)影响: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①背景:一战使国际法遭到破坏;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国际联盟的成立等。
②概况:因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国际法难以实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背景:二战中国际法遭到破坏;国际法院成立;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②概况:国际法领域扩大,涉及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
③评价:对世界和平和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局限性,如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退出国际条约,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威胁国际和平。
四、命题预测
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C
A.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B.美国文化全部来自欧洲文化
C.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独立
五、真题再现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2021·福建卷·2)图1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C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3.(2017新课标II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C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4.(2016新课标Ⅱ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B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5.(2017新课标I卷)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B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6.(2018新课标II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7.(2019新课标I卷)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C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8.(2019新课标III卷)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B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9.(2021新课标乙卷)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D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