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内都有瓣膜来控制血液流动方向
B.AB型血的人可为A型或B型血的人输血
C.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右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D.肺循环的终点是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2.ABO血型可分为( )
A.A型、B型 B.A型、ABO型 C.A型、B型、AB型和O型 D.A型、B型和AB型
3.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小明受伤了需要输血,小明的爸爸(B型血)、小明的妈妈(A型血)和已经年满18岁的哥哥(O型血)都想给小明献血,但医生说,三人中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能输给小明,则小明的血型是(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4.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无偿献血
B.病人情况危急,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可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
C.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
D.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5.某O型血的病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医生首先考虑给患者输入的血型是
A.AB型 B.O型 C.A 型 D.B型
6.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输人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血细胞
7.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__________。( )
A.动脉、输同型血 B.动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C.静脉、输同型血 D.静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8.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A.200-400 B.200-500 C.200-600
9.依据下图所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与④分别是动脉和血液
B.①是心脏,其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鲜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D.A型血的⑤中有抗B凝集素,可大量输给AB型血的病人
10.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通常一次献血量是( )
A.20~30 mL B.200~400 mL
C.1000mL D.2 000~3000 mL
1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B.③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②有细胞核,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会明显增加
D.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①会凝集成团
12.无偿献血是每位18-55周岁健康公民的义务,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键康。下列关于不影响健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所丧失的血液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B.人体的血液总量约4000-5000毫升,献血量只占很小一部分
C.献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高粘血症产生
D.献血可以获得无偿献血证,需要时能兔费用血
13.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少量的什么血可以缓慢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 (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14.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C.血液是一种肌肉组织,可以将氧气及营养物质送到各器官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层时,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接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15.小丽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一次献血200-300 mL不会影响健康 B.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C.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D.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二、填空题
16.当病人需要输血时,应以输______血为原则,
17.人类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血型:A型、B型、O型和________型.输血时应该以输________为原则.输血时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受血者的________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
18.输血应以输___为原则,若血型不同,混合时会凝集成团的是___。
三、综合题
19.小明与同学们要探究血液的秘密,图一、图二是同学在认识血液的成分时做的两个实验,下表为同学们收集到的甲、乙、丙三人的部分血常规检验数据,请据图和表中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并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血液分层现象如图一,标号①是黄色半透明的液体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_和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含量约为全血的_______。
(2)图二是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3)下表显示了甲、乙、丙三个人的部分血常规检验数据(正常参考值RBC:3.5×1012~5.5×1012 /L; WBC:5.0×109~10.0×109/L;PLT:1.5×1011~3.5×1011/L),表中所列三个人中,可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是________;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是__________。
甲 乙 丙
红细胞(RBC) 7.2×1012/L 5.0×1012/L 2.0×1012/L
白细胞(WBC) 5.0×109/L 6.0×109/L 5.0×109/L
血小板(PLT) 2.1×1011/L 2.55×1011/L 0.005×1011/L
(4)某人因外伤失血需要输血救治,经化验他的血型为B型,医生为其输血时最佳方案是输入_______型血,紧急情况下,可以缓慢输入少量_______型血。
20.下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内流动的是含_________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由______层上皮细胞组成,此为_________血管。
(3)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人心脏的哪个腔 _________。在人体下肢处的_____血管的内表面上,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_________血为原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靠血液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特殊情况下,AB血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详解】
A.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而小静脉内没有静脉瓣,A错误。
B.AB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有A、B两种凝集原,不能为A型或B型血的人输血,B错误。
C.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C错误。
D.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D正确。
故选D。
2.C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它是在1900年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目前在医学上运用最为广泛。
【详解】
ABO血型系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
故选C。
3.A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详解】
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由题意可知,小华的妈妈(A型血),小华的爸爸(B型血)和已经年满18岁的哥哥(O型血),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自能输给小华,则小华的是A型血。
故选A。
【点睛】
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О型血。输血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异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
4.B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
A.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能“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给病人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C正确。
D.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B。
5.B
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详解】
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某O型血的病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医生首先考虑给患者输入的血型是,首先考虑O型血。
故选B。
6.B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详解】
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故选B。
7.C
(1)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
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静脉血管出血,应在远心端进行止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并且输血速度要慢。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出血和输血的原则。
8.A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详解】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明确献血的范围。
9.B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因此图中①为心脏,②为血液,⑤血浆。
【详解】
A.血管包括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③是动脉,④是毛细血管,或者是④动脉,③是毛细血管,错误。
B.①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正确。
C.肺静脉中②血液的颜色是鲜红色,为含二氧化碳较少、氧气较多的的动脉血,错误。
D.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可少量输给AB型血的病人,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B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详解】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明确献血的范围。
11.D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图中,①是血小板,②是白细胞,③是红细胞。
【详解】
A.①是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正确。
B.③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正确。
C.②是白细胞,体积最大,有细胞核,具有包围和吞噬病菌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会明显增加,C正确。
D.输血时血型不合,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③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12.D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详解】
A.无偿献血是每位18-55周岁健康公民的义务,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所丧失的血液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A正确。
B.人体的血液总量约4000-5000毫升,献血量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故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正确。
C.献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高粘血症产生,C正确。
D.献血可以获得无偿献血证、在需要时能免费用血,但这不是无偿献血不影响健康的原因,D错误。
故选D。
13.C
ABO输血血型: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A型,可以输给A型、AB型;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B型,可以输给B型、AB型;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
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
故选C。
14.D
在血液的分层实验中,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如图所示:
【详解】
A.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的血,故A错误。
B.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故B错误。
C.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等物质,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可以将氧气及营养物质送到各器官,故C错误。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层时,上层是血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是红细胞,暗红色,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故D正确。
故选D。
15.D
输血和血型
(1)血量与输血:成年人的血量约为本人体重的7%~8%。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失血过多时,需要及时输血。
(2)ABO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3)安全输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
(4)倡导无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详解】
A.一次献血200-300 mL不会影响健康,A正确。
B.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B正确。
C.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C正确。
D.初中生未满十八岁,身体尚未发育完善,不提倡献血,D错误。
【点睛】
掌握“输血与血型”是解题关键。
16.同型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17. AB 同型血 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详解】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 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型与输血原则。理解掌握人类的血型与输血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同型血 红细胞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因此,若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显微镜下有时会看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点睛】
牢固掌握输血的原则,有助于指导日常生活.
19. 血浆 血细胞 55% [③]红细胞 甲 丙 B O
图一中: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图二中: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详解】
(1)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①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和废物。分析图“全血的真面目”可判断血浆的含量约为全血的55%。
(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③红细胞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该细胞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3)从图表中可以得知,甲人的红细胞数为7.2×1012个/L,超出正常参考值RBC:3.5×1012—5.5×1012个L,因此可以判断此人可能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丙人的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5×1011—3.5×1011个/L,而测定值为0.005×1011/L,此人血小板的数量不正常,低于正常值。由于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此人的凝血功能发生障碍。
(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某人因外伤失血需要输血救治,经化验他的血型为B型,医生为其输血时应输入B型。紧急情况下,可以缓慢输入少量O型血。
【点睛】
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常规化验单以及安全输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20. 氧 一 毛细 右心房 静脉 同型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
【详解】
(1)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C内流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2)B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C体静脉中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作用的是静脉瓣。
(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管类型及其特点、血液循环、安全输血原则等知识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