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下册 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题
1.某班同学在利用接尺子的活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请帮他们分析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实验过程中测试者眼睛要紧盯着尺子的最下端
B.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要一样多
C.所有实验组最好使用相同的尺子
D.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2.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醉酒的人走路不稳是酒精麻痹了小脑
C.脑干可以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D.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3.看到别人吃梅子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A.是后天形成的 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可以消退或减弱 D.大脑皮质会参与反射的完成
4.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吃食物分泌唾液 B.膝跳反射 C.谈梅止渴 D.排尿反射
5.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错误的是
A.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e是低级中枢,它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C.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b收缩引起缩手
D.若c处损伤,则导致有感觉不能缩手
6.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下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
B.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
D.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7.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是复杂反射
B.③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若④受损,则机体既无感觉也无反应
D.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8.下列各项中,属于复杂的反射的是( )
A.吃梅子会分泌唾液 B.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
C.婴儿出生就会吸奶 D.遇到强光眨眼睛
9.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红灯停、绿灯行”是基本的交通规则,这有助于保证交通安全。下列选项与“看到红灯要停步”反射类型不相同的是( )
A.盲人根据盲道指引拐弯 B.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
C.被相声演员逗得哈哈大笑 D.无意碰触到针尖时手迅速回缩
10.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有人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
C.听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缓解了饥渴
D.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地哭了
11.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②是传出神经 B.③是大脑皮层 C.④是传入神经 D.⑤是效应器
12.图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效应器 B.效应器→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效应器 D.效应器→④→③→②→①
13.下列反射中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14.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③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5.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为神经元胞体,则a为轴突,b为树突
B.若X为肺,则a内氧气含量丰富
C.若X为心脏,则a为静脉,b为动脉
D.若X为神经中枢,则a为传出神经,b为传入神经
二、填空题
16.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____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与____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17.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_____,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b主要是由______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3)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了______。
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它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______来完成。
三、综合题
19.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只有不断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更好的生存。请据图表分析回答下面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请用箭头和如图中的标号按顺序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_____。组成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____。
(2)用针刺激1处,人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_____。
(3)下面是广元市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与据此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表中A是 _____。
②甲、乙两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遵循实验的 _____原则。
③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20.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50年之久。该病主要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该病变的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使患者会出现肌无力、萎缩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2)如果医生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膝跳反射,那么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右图中的___________表示传入神经,___________表示神经中枢。
(3)霍金虽然几乎没有运动能力,但是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的基本生命活动正常,至少说明他脑部的___________部分完好无损。
(4)请写出一个健康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路线:__________(用上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
【详解】
A.在测试对刺激的反应快慢实验中,被测试者眼睛注视着主试者的手指,当看到手指松开,立即用手指夹尺子,A错误。
BCD.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为了控制变量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要一样多、所有实验组最好使用相同的尺子,BC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测定反应速度的要求。
2.D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
B.人在醉酒后,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由于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所以喝醉酒的人会走路不稳,B正确。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C正确。
D.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但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故选D。
3.B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
【详解】
ACD.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见到杨梅分泌唾液是多次吃过杨梅的人,当他见到杨梅时,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他曾经吃过杨梅分泌唾液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想到了杨梅的很酸的滋味才完成的,因此是大脑皮质参与、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或减弱,ACD正确。
B.“看到别人吃梅子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错误。
故选B。
4.C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吃食物分泌唾液”、“膝跳反射”、“排尿反射”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而“谈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并且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反射,属于人类特有的。
故选C。
5.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A.根据图中箭头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知: 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 神经冲动, A正确。
B.e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同时低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如排尿中枢就受大脑的控制,B正确。
C.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缩手反射,C正确。
D.c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若c处损伤,则导致没有感觉不能缩手,D错误。
故选D。
6.B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
【详解】
A.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错误。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B正确。
C.杯弓蛇影属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D错误。
故选B。
7.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
【详解】
A.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A错误。
B.③是神经中枢,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若④传出神经受损后,有感觉无反应,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8.B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吃梅子会分泌唾液”、“婴儿出生就会吸奶”、“遇到强光眨眼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而“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故选B。
9.D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即可。
【详解】
盲人根据盲道指引拐弯、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被相声演员逗得哈哈大笑与看到红灯要停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都属于条件反射。无意碰触到针尖时手迅速回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正确。
B.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错误。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C错误。
D.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到得流泪,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是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11.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示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
【详解】
根据题图,结构②上具有神经节,故②为传入神经,由此推出①为感受器,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冲动的功能;③是神经中枢(题图位于脊髓),具有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经过分析综合之后,将冲动传出中枢的功能;④传出神经,具有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的功能;⑤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使肌肉和腺体产生反应的器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A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
【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①是感受器,②上有神经节,因此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图中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顺序: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效应器。
故选A。
13.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把人生来就有,不需要大脑做出判断,正常人只要给出刺激就有反应的反射称为简单反射;把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后天形成的反射称为复杂反射。
【详解】
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都是人生来就会的属于简单反射,A、C、D均不符合题意;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是后来形成的,而且和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是最复杂的反射,B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
【详解】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当传入神经受损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脊髓(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脊髓白质也不能把神经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因此,传入神经损伤,反射不能完成,人也不会产生感觉,故选D。
15.C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一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
A.神经元传导冲动的方向是:树突→胞体→轴突,若X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a为树突,b为轴突,错误。
B.若X为肺,则a内是氧气含量少的静脉血,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故b内氧气含量丰富,错误。
C.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若X为心脏,则a为上下腔静脉或肺静脉,b为肺动脉或主动脉,正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若X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纤维,b为传出神经纤维,错误。
故选C。
16. 突起 反射 语言、文字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如图:
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只有人类才有,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特别注意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17.(1) 反射弧 2→1→3→4→5
(2)神经元的细胞体
(3)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2)
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3)
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
18. 反射 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详解】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点睛】
关键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9.(1) 1→3→5→4→2 神经元
(2)先缩手
(3) 甲状腺激素制剂 池塘水 单一变量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发育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过程是: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
根据图中3中有神经节可知,3是传入神经,因此该图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2效应器。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组成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也就是说该神经冲动来到脊髓,除了继续完成缩手反射,还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产生痛觉。所以用针刺激1处,人是先缩手再感觉到疼痛。
(3)
该实验是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由于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量的条件不同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表中乙组的饲养环境要和甲组相同,即A是池塘水。根据实验结果知,乙组正常蝌蚪由于喂养的是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而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可见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20.(1) 神经元(神经细胞) 细胞体##突起 突起##细胞体
(2) 反射弧 B C
(3)脑干
(4)A→B→C→D→E
图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听觉中框、I小脑、J脑干、K上行中束、L下行中束、M躯体运动中枢、G躯体感觉中枢、H视觉中枢。
(1)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长的突起外面套着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3)
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霍金的J脑干是完好的。
(4)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健康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路线: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