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定向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定向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8 21: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个锥形容器内的水面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这时水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2、如图,A为两端开口的试管,B为一轻塑料片,烧杯中装有盐水,B在盐水中的深度是10cm.(ρ盐=1.1×103kg/m3)现在向试管中缓慢注水,当塑料片B刚好脱落时管内水的高度是:(  )
A.10cm B.11cm C.18cm D.9cm
3、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5、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喷壶来喷药消毒.下列关于它在喷药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喷壶把药液汽化了 B.喷壶把药液液化了
C.喷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喷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吸管“吸”饮料。下列事例中与人们用吸管“吸”饮料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物体
B.磁铁“吸引”铁钉
C.两个表面削干净、削平的铅柱压紧后“吸”在一起
D.吸尘器“吸尘”
7、如图所示的四种生产和生活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锅炉水位计 B. 船闸
C. 茶壶 D. 活塞式抽水机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放置水平桌面上静止,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A.3:1 B.4:3 C.2:1 D.3:2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被缓慢地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如图甲,在高为 1 m 的容器内装满水并密封,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若将该容器倒置,如图乙,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与甲图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Pa,a点、b点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
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p甲   p乙,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   F乙(均选填“>/</=”)。
4、如图,是专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上面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砖,是为了让盲人踩在上面时,能增大脚部与地面间的     ,产生与行走在普通路面上不同的感觉,从而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一般的鞋底有花纹主要作用是增大     。
5、小莉在学习压强知识时,用气球做了个小实验。她将气球压在一根牙签上,则气球会爆破;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将气球压在如图所示的“牙签板”上,则气球完好无损。这个小实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电动车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动车净重 50kg
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01m2
车轮直径 0.42m
轮胎承受最大气压 3×105Pa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总重力的0.02倍
求:
(1)此人骑着电动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是多少?
(2)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为了倡导绿色出行,福鼎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为一辆共享单车,其质量为20kg,轮胎与水平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04m2。质量60kg的小宁骑这辆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g=10N/kg)
求:
(1)这辆单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宁骑车匀速行驶时所用的动力多大?
(3)小宁骑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2N,底面积为0.01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6N的水,水深5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   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图是小欢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欢由甲、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小欢得到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因为p=ρgh,两容器中所装的都是水且等高,所以两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由p= 可知,F=pS,并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两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压强的关系;再根据公式F=pS即可知道压力的关系.
2、【答案】B
【解析】【解答】盐水对塑料片的下表面产生的压强为p盐水=ρ盐水gh盐水=1.1×103kg/m3×10N/kg×0.10m=1.1×103Pa.
根据当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即p水=p盐水,塑料片恰好脱落,
所以有p水=ρ水gh水得:h水= = =0.11m=11cm.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求解压力。
3、【答案】A
【解析】【解答】“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A。
【分析】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4、【答案】D
【解析】【解答】A.用手捏易拉罐,是手对易拉罐的作用力使易拉罐变瘪,与大气压强无关,A选项不符合题意。B.将密封的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体验的是液体压强的存在,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是地面对易拉罐的作用力使易拉罐变瘪,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注射器取走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使得易拉罐内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导致易拉罐变瘪,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利用密封的易拉罐内外压强差使易拉罐变瘪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答案】C
【解析】【解答】在使用喷壶之前,要用上面的活塞向下不断的打气,从而增大喷壶里面液体上方的气压。当里面的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时,里面的药液就可以被压出来,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喷壶的工作过程分析判断。
6、【答案】D
【解析】【解答】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
A.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电,故能够“吸引”轻小物体,A不符合题意;
B.磁铁能“吸”起铁钉,属于磁体的磁性,B不符合题意;
C.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通过内部电机旋转,使内部的气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将外面的灰尘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活中很多地方应用到了大气压,墙壁上的吸盘,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喝饮料。
7、【答案】D
【解析】【解答】A.锅炉上的水位计又叫水位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B不符合题意;
C.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底部连通上部开口的容器是连通器,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8、【答案】A
【解析】【解答】(1)由题中图可知,甲乙容器中的A、B所处液体的深度hA>hB,而由题干可知: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两种液体密度关系: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则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由题干可知pA=pB,又由ρA<ρB,所以pA+ρAgh<pB+ρBgh,
所以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底甲<p底乙,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压力等于容器内的液体的重力,所以烧杯底部收到的压强;所以甲图中烧杯收到的压强为:,乙图中烧杯受到的压强为:,p底甲<p底乙,可得:,则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G杯+G液,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G杯+G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乙=G杯+G乙,由G甲<G乙,可得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因为受力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可得: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定义式的应用,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公式的灵活应用和适用的条件,柱体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也是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1:m2=2:1,所以,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 ,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之比为S1:S2=3:2,则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 。
故答案为:B。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利用p=求得压强之比.
10、【答案】C
【解析】【解答】在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即大小不变;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力面积逐渐减小,所以,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和接触面大小无关。
二、填空题
1、【答案】104;变小
【解析】【解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m=1×104Pa将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没变,故由p=ρ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因水与容器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小,故由F=pS可知压力减小。
【分析】压强的定义式为p=F/S,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2、【答案】1000;1∶4
【解析】【解答】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a点、b点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
3、【答案】<;<
【解析】【解答】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且S甲>S乙,所以V甲剩>V乙剩
由 可知ρ甲<ρ乙
由图可知,原来两柱体的高度关系为h甲<h乙
由柱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原来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由图可知,甲切去的体积更小,且甲的密度更小,所以可知G甲切<G乙切
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G甲<G乙
即F甲<F乙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4、【答案】压强;摩擦力
【解析】【解答】盲道上面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盲道对脚底的压强,为了让盲人踩在上面时,产生与行走在普通路面上不同的感觉,从而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鞋底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
【分析】通过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增加压强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实现;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压力和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
5、【答案】受力面积
【解析】【解答】一根牙签,与牙签板的区别是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分析】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电动车的重力G车=m车g=50kg×10N/kg=500N
人的重力G人=m人g=50kg×10N/kg=500N
因为电动车匀速行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F=f=0.02G=0.02×(G车+G人)=0.02×(500N+500N)=20N
答:人骑着电动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是20N;
(2)解:电动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F=G车+G人=500N+500N=1000N
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答: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是 。
【解析】【分析】(1)结合电动车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阻力,电动车匀速运动,水平受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
(2)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2、【答案】(1)根据 可得,车的重力为
答:这辆单车受到的重力是200N;
(2)人和车的总重力为
所以车子行驶时所受阻力为
因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动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答:小宁骑车匀速行驶时所用的动力120N;
(3)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二者重力之和,即
根据 可得,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小宁骑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 。
【解析】【分析】(1)已知条件质量,可以直接根据G=mg求出单车受到的重力;
(2)先运用G=mg求出人和车的总重,然后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动力大小;
(3)先求出 车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P=求出 骑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
3、【答案】(1)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5m= 5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 500Pa×0.01m2 =5N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压力是5N
(2)解: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容+G水=2N+6N= 8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800Pa
答: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800 Pa。
【解析】【分析】(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①利用 p=ρgh 计算液体压强;②根据变形公式F=PS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①F =G容+G水;②根据计算压强。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凹陷深度
(2)乙丙
(3)压力越大
【解析】【解答】(1)该实验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泡沫被压的凹陷程度来体现压力的效果。
(2)乙丙两图中,重物都是小桌子和砝码,所以压力一样,而丙图中小桌子反过来放,与泡沫的受力面积更大,所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乙两图中,乙的重物比甲的重物多了砝码,所以对泡沫的压力更大,所以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用到了转化法,物体形变量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2)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3)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2、【答案】(1)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2)压力
(3)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深浅塑料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甲、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与受力面积均不同,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故小欢得到错误结论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