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1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站立的折纸动物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201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站立的折纸动物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18 23: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站立的折纸动物
教学目标:1、学习立体纸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纸立体造型的能力。
2、运用概括、拟人、夸张与装饰等手法,对动物进行造型。
3、提高对纸立体造型的兴趣,培养对小动物的爱心。
重点:用基本的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
难点:举一反三,设计和创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纸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魔术导入,引出站立的卡纸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以魔术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折纸游戏:你能用什么方法,让手中的这张纸“站立”起来。
【设计意图:学习让纸站立的多种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师讲解并示范制作步骤:
①决定要制作的动物②如何让动物站起来?(折)③画出动物的样子,注意上面连接的部分不要画。(画)④剪下来
【设计意图:教师的直观示范,有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制作方法。】
4、揭示课题:《站立的折纸动物》
二、欣赏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初步展开想象,站立的卡纸可以变成什么动物?
2、展示能站立的折纸动物范作,引导学生观察,寻找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研究,大胆探索 ,启发学生了解制作方法,选用多种表现手法。】
3、欣赏同龄人作品,分析比较,拓展创作思路。
【设计意图:美术课是用视觉形象来进行创造的,向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生动的资料,让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
三、设计创作
1、作业要求:用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
以“动物选美”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评价,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在师生互动中感受纸立体造型的有趣,丰富美术语言,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
五、课后拓展
欣赏动物雕塑,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个站立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反思: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思考,也有很多收获。本课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18节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适当的加入设计以及应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个人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独立制作完成站立的折纸动物,要求学生要把对动物的平面认识转化成表现立体的动物,一开始我通过变魔术让卡纸站立的小游戏,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折让卡纸站立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下来教师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制作方法,然后对站立的卡纸和站立的折纸动物进行想象分析,寻找制作方法,并解决本课的难点,如何举一反三,设计和创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纸动物,学生的作业对于动物特征表现较好,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动物的形象动态单一,变化不多,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对动物也来不及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