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训练题
选择题
1.(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据此可知 ( )
A.“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B.英美经济持续衰落
C.中国经济出现冒进
D.三国均完成工业化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3.这个国家在1950~1957年之间共给了中国81亿卢布(旧卢布),用于工业建设援助,其中包括211个项目。1958年8月增加了47个项目,1959年2月又增加了78个项目。“这个国家”应是 ( )
A.美国 B.法国
C.苏联 D.英国
4.以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是(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大庆石油工人手拉肩扛将钻机运到井场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6.“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要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
7.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西藏和平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8.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
9. 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 ( )
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B.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D.从中草药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11.结合下表,为了解决重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了 ( )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三大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3.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欧洲史》记载:“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5.右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6.有一位科学家、物理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妻子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位科学家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继光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主题】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 1953年,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作为首批重点工程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7月15日,一汽在长春开工建设。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其奠基题词,并签发了“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中共中央指示。为了建设一汽,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 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梁骁《“共和国长子”生长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共和国长子”的有利因素。
18、《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 有何重大意义
19、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之路可以用“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第一次巨变。请写出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时间精确到年月日)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主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
1-5ABCBC 6-10DDDBB 11-16CBBCCB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一五”计划的推动;举国上下的支持(向一汽输送建设大军和优秀人才);苏联的援助;一汽工人的辛勤努力;东北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1)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
(2)五四运动。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