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11 10: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Mg-24 S-32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年12月19日,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世界气候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协同世界各经济体共同应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的挑战。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空气大量排放了
A.CO B.CO2 C.SO2 D.NO
2. 下列标志中有中国环境标志、回收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中国节水标志,其中为回收标志的是
3.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4.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 “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氧化物 D.分子
5. 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
A.食盐 B.苯甲酸钠 C.柠檬黄 D.味精
6. 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乙醇 B.聚乙烯 C.葡萄糖 D.蛋白质
7. 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 B.Ca C.Na D.Fe
8.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下列糖类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淀粉 B.蔗糖 C.麦芽糖 D.葡萄糖
9. 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因碘酒使蛋白质变性,故常用于外用消毒
B.使用青霉素时,直接静脉注射可以不用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通常含有麻黄碱
10. 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良好的绝缘性 B.良好的绝热性 C.良好导热性 D.熔点低
11. 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是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 ③水力发电 ④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⑤使用无磷洗衣粉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⑤ D.只有②③⑤
12. 下列拟采用的金属防腐措施,错误的是
A.给金属衣架或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给自行车钢圈镀上一层金属铬
C.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给铁栅栏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1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加工成饲料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就地焚烧 D.制造沼气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工业上用盐酸刻蚀玻璃
1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往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硫酸铜会产生沉淀
16. 下列化合物①NaHCO3, ②Al(OH)3 ③AlCI3, ④H2N-CH2-COOH,
⑤Na2CO3 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17. 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患夜盲症的人,缺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8.下列物质:①盐酸、②NaOH、③A1C13、④明矾、⑤FeCl3、⑥Fe2(S04)3、
⑦硫酸铝、⑧碱式氯化铝、⑨生石灰。能在水处理中作混凝剂的是
A.①④⑤⑧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⑦⑧ D.全部
19. 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重量总和不到人体重量的千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中,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Na、 K、Cl、 S 、O B. F、 I 、Fe、 Zn、 Cu
C. N、H、 O、 P、 C D. Ge、 Se、 Cu、 Mg、 C
20.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
A.玻璃 纤维素 青霉素 B.尿素 食盐  聚乙烯
C.涤沦 洗衣粉 阿斯匹林 D.石英 橡胶  磷化铟
21. 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和美国的三位化学家,他们发明了导电塑料,如在聚乙炔合成过程中接触某些物质,其导电能力提高了1000万倍。这类聚合物将在21世纪制成可折叠的电视机屏幕、可穿在身上的计算机、会发光的墙纸等。由乙炔生成聚乙炔的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
22. 不能选用青霉素治疗的是
A. 肺炎 B. 胃痛 C. 脑膜炎 D. 外伤感染
23. 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后,其中的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无害气体N2、CO2则
A.NO作为还原剂 B.CO作为还原剂
C.N2作为还原剂 D.CO2作为氧化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非选择题(31分)
24.(1)(4分)保持营养平衡,合理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①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 ( 填字母)。

  
A、水果 B、蔬菜 C、米饭和馒头 D、鱼和鸡蛋
②青少年及成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而且会造成智力损害,该微量元素是 ▲ ( 填字母)。
A.碘 B.铁 C.钙 D.硒
③科学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其水解产物水杨酸( )可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等病状,需静脉注射小苏打(NaHCO3)溶液,利用小苏打与水杨酸分子中的羧基反应生成水杨酸钠( ) 、H2O、CO2,使症状缓
解。写出水杨酸与小苏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7分)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①pH< ▲ 的雨水称为酸雨;向煤中加入适量的 ▲ ,可以大大减少燃物产物中SO2的量。
②在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酸(CH3COOH)可被过氧化氢氧化为过氧乙酸(CH3COOOH)。此过程为可逆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
③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洪水泛滥期间为解决灾民的饮用水问题,防疫人员向灾民发放两种药物——明矾和漂白粉,用它们来净化河水。漂白粉的作用是 ▲ ;明矾的净水原理是 ▲ (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25.(8分)(1)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改善水质,因为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HClO)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其反应方程式为: ▲ 。
(2)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能制得漂白粉(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
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式: ▲ 。
(3)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的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 (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②在含Cu+ 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NO2─)可转化为NO, Cu+转化为Cu2+,写出Cu+ 和NO2─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6. (1)(3分)食品和药品关系人的生存和健康。
①市场上销售的食盐品种很多。下列食盐中,所添加的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填字母)。
A.加锌盐 B.加碘盐 C.加钙盐
②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 ▲ (填字母)。
A.多糖 B.蛋白质 C.脂肪
③某同学感冒发烧,他可服用下列哪种药品进行治疗 ▲(填字母)。
A.麻黄碱    B.阿司匹林  C.抗酸药
(2)(5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的主要原料是▲ 。
②生活中有大量的铝制品。家用铝锅不能经常用热碱水洗涤去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③有机玻璃受热时会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有机玻璃是一种 ▲ 材料(选填“硅酸盐”或“纤维”或“塑料”)。导电塑料的结构可表示为CH=CH,则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
(3)(4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呼声。
①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城市餐饮业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地沟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综合利用“地沟油”的一种方法是将“地沟油”中的油脂水解以获取甘油和 ▲ 。生活中会产生大量废弃塑料,将废弃塑料进行 ▲ 处理,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必修) 答案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A
A
D
B
D
A
B
B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C
C
B
A
C
B
C
C
B
B
二.非选择题(3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