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押题卷(一)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押题卷(一)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9 10: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考前模拟卷+考前押题卷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押题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亚洲象北迁途中,相关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了跟踪。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无人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是否能发声 B. 是否能运动
C. 是否需要能量 D. 是否能繁殖
D
2. 题2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结果都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B. 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再一分为二
C.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完全一样
D. 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遗传物质是亲代细胞的一半
B
3. 下图四种组织中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B
4. 钟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柄内有肌丝,以固着在各种基质上。在废水生物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滤池中生长十分丰富,能促进活性污泥的凝絮作用,并能大量捕食游离细菌而使曝气池里的水变得澄清。下列关于钟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钟虫不能在水中自由活动
B. 钟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C. 钟虫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 钟虫通过细胞膜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C
5. 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题5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 两株玉米苗都长势良好
C.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
磷、含钾的无机盐
D. 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D
6. 萝卜贮藏久了会空心,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B.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C. 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
D.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
7. 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是( )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 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A
8. 题8图为胎儿在母体内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②
B. 结构③摘除后,会影响母亲的第二性征
C. 结构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D. 结构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9. 如题9图所示,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
头及躯干部是为了维持鱼的
体温
B. 图乙①是动脉,判断依据
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C. 图乙②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 观察小鱼尾鳍要在显微镜的低倍物镜下进行
A
10. 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全血、红细胞、血小板 B. 红细胞、血浆、全血
C. 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D
11. 题11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 乙是输尿管
C. 丙的功能是暂时贮存尿液
D. 泌尿系统只由甲、乙、丙组成
D
12. 题12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表示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
B. 图中②表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 图中④表示睾丸,分泌肾上腺激素
D. 当图中③分泌的胰岛素过多时,人体
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A
13. 人们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常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玉米和大豆均为裸子植物
B.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为孢子植物
C. 鳄鱼和海龟均为爬行动物
D. 腔肠、环节、节肢动物均为无脊椎动物
A
14. 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 骨骼、骨骼肌、关节 B. 骨、骨骼肌
C. 骨骼肌、关节 D. 骨、关节、肌肉
15. 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 繁殖行为 B. 社会行为
C. 捕食行为 D. 防御行为
D
B
16. 很多传统美食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利用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馒头 B. 醋酸菌——泡菜
C. 霉菌——腐乳 D. 乳酸菌——酸奶
B
17. 下列语句描述了昆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现象,正确的是( )
A. 作茧自缚——化蛹 B. 金蝉脱壳——产卵
C. 蜻蜓点水——求偶 D. 秋蝉鸣叫——蜕皮
18.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这种生殖方法为( )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嫁接 D. 压条
A
B
19. 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则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15对、30对 B. 30对、30条
C. 30条、30条 D. 30条、30对
D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大蒜在无光条件下,长成蒜黄
B. 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患色盲的儿子
C. 通过改变染色体数目培育的无子西瓜
D. 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太空南瓜
A
21. 现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遗传病仍难以治愈。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患病率
C. 色盲、大脖子病、血友病都属于遗传病
D.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C
22.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生产出胰岛素
B.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 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C. 冷藏保存食物的主要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D. 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有可能是相同的
A
23.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抗体消灭抗原 B. 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
C. 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
24. 题24图中,A是肉眼看到的幼根, B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根不同部位的四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⑥是根中④部位的细胞
B. ⑧是根中②部位的细胞
C. ⑤是根中①部位的细胞
D. ⑦是根中③部位的细胞
C
25. 下列疾病与其病因配对正确的是( )
A. 扁桃体炎与链球菌 B. 蛔虫病与钩虫
C. 足癣与细菌 D. 流感与噬菌体
26. 下列各种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
A. 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B. 不安全性行为
C. 握手和拥抱 D.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A
C
27. 下列关于疫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疫苗是用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 疫苗是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致病性
C. 疫苗是药品,可以杀死体内的病毒或减弱病毒的毒性
D. 一种疫苗可以治疗多种传染病
A
28. 2021年世卫组织发文重申:电子烟有害,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下列关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 诱发癌症 B. 传播艾滋病
C. 引发咳嗽 D. 导致支气管炎
B
29.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购买保质期内的食品
B. 随便采食野生蘑菇
C. 购买食品时,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D. 不吃发芽的马铃薯
B
30. 生活中遇到以下突发情况时,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遇到骨折急救时,所用夹板长度要长过伤处两端关节
B. 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 野外被毒蛇咬后,要迅速扎住伤口近心端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10分 ,共40分。
31. 题31图为某些生物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E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不具有____________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细胞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2)观察图A的形态结构图,与B、C、D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A能在不良环境中形成____________。
(3)D的菌体由____________构成,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4)B、C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____。这种生活方式的微生物可将自然界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_归还到大自然中,对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芽孢
菌丝
孢子生殖
腐生生活
二氧化碳
物质循环
32. 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罗浮山是南亚的热带天然植物园,约有植物3 000多种。山中盛产柑、橙、橘、柚、龙眼、荔枝。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
资料二 罗浮山的森林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已知的飞禽有40多种,走兽36种,爬行类和鱼类15种,还有昆虫70多种。其中五色雀、睡猪、罗浮大蝴蝶尤为珍贵。
(1)罗浮山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如果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上分析,资料中没有列举的成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
(2)罗浮山上最高等、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因为该类群植物有发达的____________组织并且能形成____________。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太阳能
被子植物
输导
种子
(3)在罗浮山上的“草→昆虫→雀鸟”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假如持续一段时间在草地上喷洒农药,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大量捕捉雀鸟,易造成虫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秋冬季,在日平均温度低于22 ℃时,罗浮山上的水杉叶色开始逐渐褪绿变黄变红。据此分析,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雀鸟
雀鸟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温度
33. 收获后的马铃薯块茎仍为活的有机体,依然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强弱可以反映出组织内营养物质消耗的快慢,反映物质量的变化,是储藏期间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在储藏期间,为了有效降低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配制浓度分别为0%、0.0 025%、
0.0 050%、0.0 075%的丁香提取液。
步骤2: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
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
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
量的不同浓度的丁香提取液(如下表),
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
组别 A B C D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0.0 025 0.0 050 0.0 075 0
样品份数 4 4 4 4
步骤3: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 ℃,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并绘成曲线图,如题33图所示。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1)在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生殖,其优点是可以加快繁殖速度,保持植株原有的_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性
性状
不同浓度的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影响吗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D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组都要选取4份样品而不是1份样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浓度的丁香提取液
形成对照
选取体积大小相近,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或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浓度的丁香提取液)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在不同浓度的丁香提取液的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的呼吸强度呈现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试验组呼吸强度均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对照组。
(5)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储藏马铃薯时喷洒丁香提取液的最佳浓度应为____________%。
先增加后减少
低于
0.0 075
34. 近年来马拉松成为一种积极的户外健身运动。如题34图所示,A~D是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马拉松运动需要氧气,氧
气通过____________作用进入
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____________(填物质)相结合,
被运输到身体各部位的组织细胞。
在获取氧气的过程中,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扩散
血红蛋白
清洁、湿润和温暖
(2)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3)马拉松时,某人不小心摔倒受伤,医生给他开了消炎药。口服药物被C吸收后运输到受伤部位所经过的途径是小肠绒毛毛细血管→下腔静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____________→……→受伤的部位。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右心房
肺静脉
(4)马拉松时会出现皮肤发红、汗流浃背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排泄和____________的功能。图中所示器官中,除B外,具有排泄功能的还有 ____________(填字母)。
(5)马拉松时,队列能保持整齐,是由于听到领队的响声。此过程中,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体温
AD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