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孙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孙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11 10: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孙膑——《史记》孙膑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使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
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原文欣赏孙武既死①,后百余岁有孙膑②。膑生阿、鄄之闲③,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④,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⑤。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⑥,则以法型断其两足而黥之⑦,欲隐勿见⑧。齐使者如梁⑨,孙膑以刑徒阴见⑩,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字义解释①孙武:春秋时代著名的军事家,着有《孙子兵法》。
②膑(bìn):古代的一种刑罚,挖去膝盖骨。周代改膑刑为刖(yuè)刑,砍断两足;但典籍中仍常用“膑”来指刖刑。孙膑的名字不传于后世,因为受过刖刑,所以称之为“孙膑”。
③阿(ē):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阳谷县附近。鄄(jiàn):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鄄城县。
④事魏:为魏国服务。
⑤阴:暗地里,秘密地。使:派人。
⑥疾:妒忌。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嫉”。
⑦以法刑断其两足:指对他实行刖刑,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以法刑:根据法律用刑。黥(qíng):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字义解释⑧隐: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隐”,“使……不显露”的意思。见(xiàn):出现。这句话是说。想使孙膑不能露面。
⑨如:到……去。梁:魏国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后,又称为“梁”。
⑩以:以……的身份。刑徒:受过刑的罪犯
?奇:指有特别的才能。
?窃载:偷偷地载到车上。与之齐:和他一起到齐国去。“与”后面省略代词宾词“之”(他),文中的“之”是动词,“到……去”的意思。
?田忌:齐国的宗室。善:意思是认为他有才能。客待之:把他当作客人对待。“客”是名词作状语原文赏析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①。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②,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③。”田忌信然之④,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⑤。及临质⑥,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⑦,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⑧,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⑨,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字义解释① 数(shuò):屡次。诸公子:指诸侯的不继承君位的各个儿子。驰逐:驾马比赛。重(zhòng)射:下很大的赌注打赌。射:打赌。
② 马足:指马的足力。辈:等级。
③ 弟:但,只管。臣:古人对人讲话时常谦称自己为臣,并非只对君才能称臣。
④ 信然之:相信孙膑的话,认为孙膑的话对。这句中“信”、“然”共一个宾话“之”。
⑤逐射千金:下千金的赌注赌驾马比赛的胜负。
⑥及:等到。临质:指临比赛的时候。质:双方找人评定是非。这里指比赛。
⑦驷:古代称同驾一车的四马为“驷”。与:对付。
⑧再胜:胜两次。
⑨进:推荐原文欣赏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①,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②。”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③,居辎车中④,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⑤,救斗者不搏撠⑥。批亢捣虚⑦,形格势禁⑧,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⑨,老弱罢于内⑩。群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比比皆是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字义解释① 将(jiàng):以……为将。
② 谢:婉言推辞。刑余之人:受过刑的人。
③ 师:此处指军师,和上文“遂以为师的”的“师”不同。
④ 辎车:有帷的车。
⑤ 大意是,解乱丝不能整围的抓住了去拉。杂乱纷纠:指乱丝。⑥大意是,劝解打架不能在双方相持很紧的地方去搏击。撠(jī):弯起胳膊去拉信东西。这里指打架的人互相揪住。
⑦批亢(gāng):指打击要害处。批:击。亢:喉咙。捣虚:指冲击敌人的空虚之处。后来写作“捣”。
⑧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指形势禁止相。格:止境。⑨轻兵:轻装的士兵。
⑩ 罢(pí):通“疲”。
? 走:趋向,奔向。大梁:魏的国都,在今河南开封市。
? 街路:指要道。冲:同冲(现简化为“冲”)。方虚:正当空虚之处。
? 是:这样。收弊于魏:对魏可以收到使它疲惫的效果。弊:通“弊”,疲惫,指力量削弱。?邯郸:赵的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
?桂陵:魏地。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围魏救赵”的事发生于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3年)。
?根据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记载,在桂陵之战中庞涓被擒。 原文欣赏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①。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②。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③,齐号为怯④;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⑤。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⑥。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⑦。”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⑧。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⑨。马陵道陕⑩,而帝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字义解释①马陵之战发生在魏惠王二十八至二十九年(公元前342—前341年)。关于这次战役,《史记·魏世家》说明“魏伐赵,赵告争齐”,《史记·田敬促完世家》的记载是“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韩氏请救于齐”,和这里不一样。
②齐军已经越过[国境]而向西进了。
③三晋之兵:指魏军。三晋:指魏、赵、韩。晋是春秋时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后来它的三家大夫分晋,成了魏、赵、韩三国。
④号为怯:被称为胆小的。⑤ 因其势:根据客观情势。利导之:顺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
⑥ 趣利:跑去争利。趣(qū):通“趋”,趋向。蹶(jué):跌,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受挫折”的意思。军半至: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意思是在行军途中军队损耗过半。这些话见《孙子·军争》文字不尽相同。字义解释⑦ 灶:俗写作“灶”。逐日灭灶是为了造成齐军逐日逃亡的假像,引诱魏军“倍日兼行”,使之处于“百里而趣利”的不利地位。
⑧ 轻锐:轻兵锐卒。倍日兼行:两天的路程并作一天走。
⑨ 度其行:估量其行程。马陵:魏地,在今山东鄄城县。
⑩ 陕:“狭”的本字,与“陕(陕)”不同。 斫(zhuó)大树白:把大树砍白了。指把树皮砍掉。斫:砍。书:写。
?善射者万弩:善射箭的弩手一万人。
?期:约。发:[箭] 射出去。
?见白书:见到树白的字。书:字。钻火:钻木取火,这里指取火。烛:照。
?相失:彼此失去聊系。
?刭(jǐng):用刀割脖子。《史记·魏世家》说庞涓是被杀的。
?太子申:魏惠王的太子,名申。马陵之役,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以庞涓为将。以:而。 要点提示一、文字
【通假字】
1、老弱罢于内。(罢—疲)
2、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獘—弊)
3、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趣—趋)
【古今字】
1、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嫉)2、欲隐勿见。(见—现)马陵道陜。(陜—狭)
【异体字】
1、批亢捣虚。(捣—捣)
2、冲其方虚。(冲—冲,现在简化为“冲”。)
3、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獘—弊) 辞汇【古今异义词】
1、乃阴使召孙膑。(使,使使,派遣使者)2、说齐使。(说shuì,游说)
3、忌数与齐诸公子重射 / 君第重射。(射,打赌)
4、马有上、中、下三辈。(辈,等级)
5、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与,动词,对付)
6、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两次)
7、孙膑辞谢曰。(谢,婉言推辞、谢绝)
8、而孙子为师。(师,军师)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 直走大梁。(走,奔向)
9、魏果去邯郸 / 去韩而归。(去,离开。)辞汇10、后十三岁。(岁,年)
1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道之。(因,借助)
12、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使,假使)
13、明日为五万灶。(明日,第二天)
14、暮见火举而俱发。(发,射箭)
15、见白书。(书,字)
【同形异构词语】
1、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 齐使以为奇 / 遂以为师。(以,介词,介绍对象,相当于“把……”;为,动词,看成、当作)
2、于是进孙子于威王 /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于,介词,在;是,代词,这。“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3、坐为计谋。(计、谋是同义动词连用,谋划)语法【句式】
[一]判断句
1、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主语:膑;谓语:亦孙武之后世子孙)
[二][被动句]
1、则自为解耳。(“为+动词”式)
【词类活用】
1、欲隐勿见。(隐、见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隐”、“使……见”)
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善”,即“认为……有才能”。)
3、田忌信然之。(然,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对”)
4、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做将领”)
语法5、齐使田忌将而往。(将,名词作动词,作将领。)
6、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进军)
7、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
8、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跌,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受挫折”。)
9、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白,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白”)
【普通名词作状语】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表示对人的态度,“象客人一样……”)
2、庞涓果夜至斫木下。(夜,表示时间,“在夜里……”)轻齐。(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重要虚词1、庞涓恐其贤于己。(于,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2、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鲸之。(以,介词,表示凭借,“根据……”)
3、孙膑以刑徒阴见。(以,介词,介绍所凭借的身份,“凭借……身份”。)
4、君第重射。(第,范围副词,只)5、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表示顺承关系,第二个表示转折关系。)
6、坐为计谋。(为,介词,介绍对象,相当于“为”、“替”)
7、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以归。(因,介词,介绍凭借的对象,“凭借……”。以,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