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9 13: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 雨
曹禺
【教学目标】
1、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重点】
1. 了解全剧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人物心理及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戏剧
(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戏剧文学: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2)戏剧的三要素:
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人物。
(3)分类: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2.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1)把握戏剧冲突
(2)揣摩戏剧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
3.戏剧语言对推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戏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
对话在戏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 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正因为这样,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
4.作者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省潜江县,出生于天津。1922 年进入南开中学,1925 年参加南开新剧团,先后演出过《玩偶之家》、《国民公敌》等剧,也曾改编并参加演出了《财狂》、《争强》等剧,舞台实践又给他的戏剧创作增添了丰富的经验。1928 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 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期间他通读了英文版《易卜生全集》,还学习了更多的西欧古典戏剧与现代剧作。1933 年,曹禺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发表在 1934 年《文学季刊》上,1935 年公演后受到热烈欢迎。1936 年又创作了《日出》,由此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之后,他还创作了话剧《原野》和《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历任北京人艺院长、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
二、赏析
1《雷雨》的主要内容简介
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 四凤。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周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
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周萍为了摆脱蘩漪,打算离家到父亲的矿上去。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鲁家一家人回到家中,四凤还在思念周萍。夜晚,周萍跳窗进鲁家
与四凤幽会,蘩漪则跟踪而至,将窗户关死。大海把周萍赶出,四凤出走。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
2.作品主要人物形象
(1)周朴园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 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小结】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2)鲁侍萍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心地善良、正直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刚强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倔强、愤怒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骨气和尊严“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 →宿命观。 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斗争不坚决
【小结】鲁侍萍是个备受侮辱和压迫的旧中国 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但又始终保持着封建论理观念和宿命观。
(3)鲁大海
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与周朴园的斗争暂告失败→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小结】鲁大海是个觉醒了的工人,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斗争中 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4)周萍
面对着残忍的现实,他选择了彻底的逃避——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有这样为自己解脱→胆小懦弱
(5)蘩漪
她敢爱敢恨,努力争取独立与自由,向那个病态的时代挑战。
(6)鲁四凤
纯真、天真烂漫,她美丽的梦想,在那个雷雨夜,被摔的粉碎。她付出了爱的代价。宿命让他们邂逅,宿命让他们永别。好似凤凰,燃烧是一场轰轰烈烈,终究还是幻灭。
(7)周冲
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没有韧性,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不足。他和他的名字一样鲜活,富有生机活力。
(8)鲁贵
是资产阶级常见的小人物,他见钱眼开,巴望女儿找一个有钱人的奸恶嘴脸在他的言语中尽显无疑。
3.《雷雨》的主题思想
(1)《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蘩漪对爱情的深挚乃至略显变态的执着;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软弱的周萍;被侮辱的被捉弄的悲苦的鲁妈……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最后,有错的、有罪的,无错的、无辜的人,竟然一起走向了毁灭。
(2)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反映了中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它讲述了资产阶级周家和城市平民鲁家两个家庭纠结复杂的悲剧故事。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二是以鲁妈为代表的平民不能把握自己命运、被别人所操控的悲惨境遇。而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联系,更是突出、生动地反映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的矛盾。
4.艺术特色
(1)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
作者笔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如第一幕中对鲁贵语言的刻画。那奸猾的笑容,委琐的语言,把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观众们内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作者用力刻画了蘩漪的内心世界。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2)语言丰富深刻的精炼美
戏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精炼。戏剧语言的精炼美表现在台词表达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说,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广博的内容,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在《雷雨》中几乎没有特别拗口的台词,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练深刻。而且,台词里充满了精妙的停顿和省略,使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完全进入台词所创设的情景中。
(3)台词耐人寻味的含蓄美
在《雷雨》中,潜台词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时所说的“你准备好了”?就是指你是准备好跑了呢?
还是准备好挨打了呢?又如《雷雨》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相见那场戏,当周朴园还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时,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当认出侍萍后,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他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这两句从下意识中冒出来的话,是有内心语言和潜台词的。前一句话“你来干什么?”的潜台词有两层意思:其一,你大可不必到这儿来;其二是一种威胁之意,你想来敲诈我吗?后一句话“谁指使你来的?”的潜台词是:不是你,那一定是鲁贵指使你来敲诈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鲁贵这个下人面前,这对他的名誉、社会地位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两句“言外之意”的潜台词,对于表现周朴园的虚伪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潜在的意思。
(4)惊心动魄的舞台感
如《雷雨》第一幕蘩漪出场时的舞台提示:“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害怕。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恨。”“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狠狠地,不,多是不声不响地狠狠地吃了你。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烦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阅读这样的舞台提示。对于把握蘩漪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起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5)意韵深厚的诗意和抒情性
曹禺恰以其语言的抒情性构筑着他剧作诗的大厦。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一些诗的语言技法如比喻、象征、含蓄等的综合运用,才使他的戏剧语言具有了抒情性。在《雷雨》中,曹禺喜欢对他所描绘的人物进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体描述,对人物生活的场景作详细地说明和描绘。这种语言如同叙事诗一般,具有浓厚的抒情性。那像诗一样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意蕴深厚,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曹禺决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撰写人物台词,而是让人物身临其境地讲话,将人物内心活动刻划同场景效果、布景的描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曹禺能够深入到人物的灵魂世界并善于用艺术的语言揭开他们的内心奥秘。在心理语言和抒情独自中渗透人物细致的所思所感和曲折韵情感意志,这是他戏剧语言抒情性的特点。
三、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有关题目。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 和 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 和B 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C 和灵魂的D 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甲 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乙 的信条,撕出了侍萍丙 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丁 的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移就
7、选文第一段两个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血缘关系,恨爱纠葛 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恨爱凌辱
答案:B
答案: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特征,又有封建阶级所有的专制蛮横。分析:“混血儿”是比喻的说法,在这里指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个性的双重特征。
2、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周朴园:A________ B________ 鲁侍萍:C________ D________
答案:A.哀怨 B.愤恨 C.伪善 D.冷酷
解析:注意所选语句在文中的位置。
A、B两空是鲁侍萍意外地来到周家,看到三十年前抛弃她,险些致她于死地的周朴园时的心情,必是哀怨、愤恨的。
C、D两空强调了周朴园的伪善和冷酷。
3、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20字内)
答案:充分表达了侍萍对周朴园的抗议、蔑视、憎恨。
4、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答案:
甲.伪善自私
乙.金钱至上
丙.倔强自尊
丁.坚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