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小说专题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加配套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小说专题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加配套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9 13: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小说阅读考点知识梳理
小说阅读训练31篇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 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一共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超杰说话多是“笑道”,唱的戏词则是“珠泪两下”“两泪汪”,这种细节写出了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B.杨成岳当着张小武的面,把重金买到的六件瓷盘掸落地上,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也使杨成岳形象更为饱满。
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D.小说从立秋这天的知了鸣叫写起,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
2.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3.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战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6.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7.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 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手段,每个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下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眼镜不是第一个。从各个地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高矮胖瘦,头发白的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蟑螂药上面写着“蟑螂不死,我死”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了三盘,不能再下了。不行,对方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所谓棋手,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款,一句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的也有。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别的话不多说了,我从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才那三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就站起来走。还有的人,下完棋,不走,要拜父亲当师傅,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下可以,教不了人,瞧得起我就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儿就说远了。
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父亲坐在板凳上,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子,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了满脸,比以前更瘦,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在地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半年来只是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眼镜松开一个纽扣说:我扔下学生,坐了两小时汽车,又走了不少路,打听了不少人,可是你不下了。父亲说:是,脑袋坏了,下也没什么用。眼镜用手帕擦着汗,看着围着的人,笑了笑,说:如果新民有人能和我下,我不会来的。父亲想了想,指着我说:朋友,如果你觉得白来了的话,可以和他下。眼镜看了看我,说:你儿子?父亲说:是。眼镜在眼镜后面眨了眨眼,说:你什么意思?父亲说:他的棋是我教的,你可以看看路子,没别的意思,现在回去也行,我不下了。脑子坏了。眼镜又看了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你几岁了?我说:十一。他说:你的棋是你爸教的?我说:教过一次,教过仕的用法。大伙儿笑了。眼镜也笑了,说:行嘞,我让你一匹马吧。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赢。大伙儿又笑了。眼镜蹲下,我把板凳拉过去,把棋子摆上。到了残局,我一车领双兵,他马炮单兵缺仕象,被我三车闹仕赢了。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后座上想着那支钢笔,问:爸,你真不下了?父亲说:不下了,说过的话当然是真的。又说,你这棋啊,走得太软,应该速胜,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在学校不要下棋,能分得开吗?我说:能,是个玩嘛。父亲没说话,继续骑车了。
(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母子之间的对话,间接表明父母的关系已因父亲痴迷于下棋而变得紧张。
B.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
C.“我”拒绝“眼镜”让马,表现的是孩子下棋时的心理,既充满自信,又在意输赢。
D.“眼镜”是个温和友善的人,又是个和父亲一样的棋痴,他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回忆父亲教“我”用仕的“那个夜晚特别长”,表述虽然平淡,却写出了“我”的心理感觉,以及对父子雪夜论棋那一场景深深的怀念。
B.本文在“眼镜不是第一个”话头之后,插入一段下棋人众生相的描写,烘托了父亲的“大师”形象,为下文“眼镜”与父亲对弈的高潮做了铺垫。
C.父亲评价儿子的棋“走得太软”,但又说这样也好,看似不无矛盾的态度中,包含着父亲对儿子下棋之道及处世之道的指点。
D.本文的叙述整体而言沉静克制,偶尔出现的幽默语句,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写出了追忆中的少年时光那不乏温情轻松的一面。
10.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
11.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13.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14.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匠(节选)
葛亮
秋天的时候,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
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十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老董说,咱们看秋去。
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
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
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
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啊。
我问,橡碗是什么呢?
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
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
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
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
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本来,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有删改)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老董穿了一件卡其色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D.“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罕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
16.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17.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挖竹笋的水火伯
陈伟宏
东天边的山岗亮起了一片霞光。老汉走在村间土道上,啪嗒啪嗒响。田野里远远近近有三两个人影晃动。他们眼尖,见老汉,亮亮的声音传过来:
“水火伯,又去挖笋啊。”
“是啊是啊,去地里看看。”
“多挖点啊,多发点财。”
老汉笑笑,他心里说,我是想发点小财,可是这地偏不争气啊!老汉想到这竹地,心里就一点点地恨起来。天目山区多山多竹,十多年前,当地有一农艺师在自家地里试验成功了雷竹的“孵笋”技术,隆冬寒天,竹地里竟冒出鲜嫩的笋子,放到市场,一下发了财。老百姓纷纷仿效,大多收获喜人。但老汉一直静观不动,他心里在怀疑这技术的可靠,怕投了钱下去,打个水漂。老汉仍旧在田里山坡忙种稻种菜。直至前年,老汉心里痒起来,村里孵笋的人家楼房也翻修了,摩托车也买起来了。老汉坐不住啦!他让老伴从床头席子下翻出钱来,购来了砻糠、稻草、塑料布,学着人家把它们一一整到了三分雷竹地里。可过了几个月,别人家的竹地里雷笋纷纷拱出嫩尖了,老汉的竹地却不见动静。那一年,老汉亏下去500块钱。
去年有一远房表弟来,闲聊到这孵笋的事,表弟望着老汉气呼呼的样子,就大笑,他说这孵笋的技术要求高呢,这砻糠怎么放稻草怎么盖还有塑料布的铺法,竹地的温度湿度,都蛮有讲究!随后这表弟就高谈阔论地把孵笋的技术一一讲授给老汉听。
冬至前几日,老汉动员老伴把藏在木箱底的1000块钱拿出来,兴冲冲又去购买来了孵笋的资料。那几日,老汉起早摸黑在自家的竹地里忙碌。先是给竹地松土,撒些肥料,然后铺上稻草,淋水后再覆盖一层砻糠。接着老汉从溪沟里挑水一桶桶往地里浇灌。晚上回到家,汗湿了衣背,泥停满了脸面,人也累倒在躺椅里。
到腊月里,该是出笋的时候。老汉就转到那三分竹园里。寒风呼呼吹,竹林哗哗响,铺了厚厚一层砻糠的地面没有半点动静。老汉傻了眼,但心里还是宽慰自己,这笋芽也许正在泥地里挣扎着要出来呢!过几日,隔壁的陈木匠家媳妇跑过来告诉,他家的竹笋出了,市场好价钱,几根笋就卖了百来块!老汉心里紧了一下,慌慌地赶往竹地,趴个脑袋在地面寻找半天,黄黄的砻糠面上连一点笋尖的踪迹也无。又过几日,天上飘起了雪花,大片竹地里的笋蹿出了头来,村人披着雨衣戴着笠帽去挖来,市场上的笋贩子们抢着要,20块一斤呐,竹农们数着钱喜笑颜开。老汉的竹地里总算稀稀拉拉地冒出几棵,老汉挖来了,却羞于去市场卖,往院子里一丢。
连续半个月阴冷的春雨后,天放晴。老汉在这半个月雨季里,只去过一次竹园,他撑着把雨伞去,风刮来,雨水把他的半个脊背打湿了。老汉回到家来,晚上吭吭的咳嗽起来。天晴起来,蜗居已久的村人纷纷上山下地去。中午时候,隔壁的陈木匠喜滋滋地过来告知,水火伯你那竹地里出来好多笋芽了!
太阳跃到山顶,光芒万丈。老汉浑身长出了力量,脚下的步子加快了。拐过一个山弯。待老汉站到竹地边上,心一下跳起来,黑壳黄尖的笋子密密麻麻地排布在竹园里。有些笋子奋勇向上,还把些碎稻草顶在头上。老汉被逗乐了。
开始动工。老汉吐口水到手心,双手握住铁铲柄,狠力往竹笋边上的泥土里插下去,估摸触到硬土了,铁铲尖迅即朝竹笋根部铲去,用力往上一提,听见“吱”一声,一根连根须带泥巴的笋子蹦跳出来。新出的笋子鲜鲜嫩嫩,还沾着露珠,散发出清甜的香味。老汉拿到鼻底闻了一下,又闻一下。随着老汉不断地弯腰,一根根的竹笋从泥里出来,老汉身后的帆布袋渐渐鼓胀起来。
一支烟后,老汉站起来。他试了好几下,也没能把一帆布袋东西甩到肩膀上去。随后,老汉就把这袋笋移到边上稍高的坎头上,他蹲下身子,屏住气,用手一提,那袋笋就稳稳落在肩膀上了。
老汉扛着袋笋子往回走。到了家,老汉在院子里把满袋的笋子倒散在地,他要把笋根部削去,把笋身上的泥巴抹掉,这样的笋到市场能卖个好价钱。他一边把整好的大笋分放到两只帆布袋,一边捡出歪斜细小的笋放到一小竹篮里。这是留给自家吃的。
老汉挑着一担笋去市场。市场里人来车往,声音嘈杂。老汉一到市场门口,就有几个笋贩子围上来抢他肩上的扁担。老汉被弄得不知所措,脸上却绽放着笑。这时从里边冲出个小伙来,大喊一声水火伯。是本村的李二狗。二狗接过水火伯肩上的担子,就进了自家的收笋摊位。
老汉从李二狗摊位走出,老汉握住钱二狗塞给他160块钱,心里喜滋滋的。他想还得好好地把竹地侍弄下去。刚刚二狗说了他家里还有两分竹地荒废着,让老汉接过去孵笋。老汉一口答应下来。趁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就多做点吧!
市场门口靠墙脚处围拢着很多人,一些笋农扒着里面人的肩膀往里钻。老汉拉住一人问,那人说是县里科技人员发如何科学孵笋的书。老汉心里动了一下,也往里面挤,眼疾手快抢了一本,塞到里面口袋了。
老汉一边往回走,一边偷偷地笑了,乐得像个顽童。
(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早晨田野里晃动的人影和村民之间的相互问候的话语,表现了村民勤劳的本质和淳朴的人情美。
B.远房表弟替水火伯一一详细地教授孵笋技术,给因试种“孵笋”失败而心灰意懒的水火伯带来新的希望。
C.水火伯回到家把笋根削去,把笋身上的泥巴抹掉,希望能在到市场能卖个好价钱,体现了他逐利的小农意识。
D.结尾写老汉一边往回走,一边偷偷地笑了,乐得像个顽童,反映了水火伯对孵笋致富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1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水火伯怨恨自家竹地偏不争气,为下文写他孵笋成功作铺垫,使行文也显得曲折有致。
B.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如“松”“撒”“铺”“覆盖”“浇灌”等一系列动作,表现水火伯种植的细心和劳作的艰辛。
C.小说写其他村民孵笋致富后建起楼房、买来摩托车等生活的新变化,从侧面烘托了水火伯的思想顽固,缺少开创精神。
D.小说最后插入水火伯一口答应接受李二狗家里两分荒废的竹地的情节,这既符合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也丰富了人物形象。
20.本文善于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21.水火伯是农村转型时期典型的农民形象。你从水火伯身上看到当时老一辈农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文本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攻
鲁迅
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的到了都城。
城墙也很破旧,但有几处添了新石头;护城沟边看见烂泥堆,像是有人淘掘过,但只见有几个闲人坐在沟沿上似乎钓着鱼。
“他们大约也听到消息了。”墨子想。
他决计穿城而过,于是走近北关,顺着中央的一条街,一径向南走。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以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习惯了,自认是活该受攻的了,竟并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
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
“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
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包袱里还有窝窝头,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
“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
“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楚国的郢城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先生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罢。”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
(有删改)
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绘了墨子脚上草鞋的变化,由鞋带断三四次,鞋底磨出大窟窿,到最后变成碎片,这反映了他艰苦卓绝的精神。
B.小说写墨子推测宋国人“大约”“也许”知道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但并没有求证,这是因为墨子在处事上不擅交际。
C.墨子游说技巧高超:先声东击西,假意让公输般帮忙,并以利诱惑,请君入瓮,让公输般说出“义不杀人”,水到渠成。
D.小说选择的对象是历史题材,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加工,塑造了“好义”“非攻”的人物形象,并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
23.宋国人面对楚国要来进攻的情势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24.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之战
余华
我对我儿子最早的惩罚是提高自己的声音,那时他还不满两岁,当他意识到我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喊叫时,他就明白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了,于是睁大了惊恐的眼睛,仔细观察着我进一步的行为。
当他过了两岁以后,我的喊叫渐渐失去了作用,他最多只是吓一跳,随即就若无其事了。我开始增加惩罚的筹码,将他抱进了卫生间,狭小的空间使他害怕,他会在卫生间里“哇哇”大哭,然后就是不断地认错。
这样的惩罚没有持续多久,他就习惯卫生间的环境了,他不再哭叫,而是在里面唱起了歌,他卖力地向我传达这样的信号——我在这里很快乐。
接下去我只能将他抱到了屋外,当门一下子被关上后,他发现自己面对的空间不是太小,而是太大时,他重新唤醒了自己的惊恐,他的反应就像是刚进卫生间时那样,嚎啕大哭。
可是随着抱他到屋外次数的增加,他的哭声也消失了,他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坐在楼梯上,这样反而让我惊恐不安。
他的无声无息使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我开始担心他会出事,于是我只能立刻终止自己的惩罚,开门请他回来。当我儿子接近四岁的时候,他知道反抗了。有几次我刚把他抱到门外,他下地之后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跑回了屋内,并且关上了门。
他把我关到了屋外。现在,他已经五岁了,而我对他的惩罚黔驴技穷以后,只能启动最原始的程序,动手揍他了。就在昨天,当他意识到我可能要惩罚他时,他像一个小无赖一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高声说着:“爸爸,我等着你来揍我!”
我注意到我儿子现在对付我的手段,很像我小时候对付自己的父亲。儿子总是不断地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去对付父亲,让父亲越来越感到自己无可奈何;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胜利其实是短暂的,而失败才是持久的;儿子瓦解父亲惩罚的过程,其实也在瓦解着父亲的权威。
人生就像是战争,即便父子之间也同样如此。当儿子长大成人时,父子之战才有可能结束。不过另一场战争开始了,当上了父亲的儿子将会去品尝作为父亲的不断失败,而且是漫长的失败。
我不知道自己五岁以前是如何与父亲作战的,我的记忆省略了那时候的所有战役。我记得最早的成功例子是装病,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我意识到父亲和我之间的美妙关系,也就是说父亲是我的亲人,即便我伤天害理,他也不会置我于死地。
我最早的装病是从一个愚蠢的想法开始的,现在我已经忘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装病,我所能记得的是自己假装发烧了,而且这样去告诉父亲,父亲听完我对自己疾病的陈述后,第一个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反应就是将他的手伸过来,贴在了我的额头上。那时我才想起来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竟然忘记了父亲是医生,我心想完蛋了,我不仅逃脱不了前面的惩罚,还将面对新的惩罚。
幸运的是我竟然蒙混过关了,当我父亲明察秋毫的手意识到我什么病都没有的时候,他没有去想我是否在欺骗他,而是对我整天不活动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怒气冲冲地训斥我,警告我不能整天在家里坐着或者躺着,应该到外面去跑一跑,哪怕是晒一晒太阳也好。接下去他明确告诉我,我什么病都没有,我的病是我不爱活动,然后他让我出门去,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两个小时以后再回来。
我父亲的怒气因为对我身体的关心一下子转移了方向,使他忘记了我刚才的过错和他正在进行的惩罚,突然给予了我一个无罪释放的最终决定。我立刻逃之夭夭,然后在一个很远的安全之处站住脚,满头大汗地思索着刚才的阴差阳错,思索的结果是以后不管出现什么危急的情况,我也不能假装发烧了。
我装病的伎俩逐渐变本加厉,到后来不再是为了逃脱父亲的惩罚,而是开始为摆脱扫地或者拖地板这样的家务活了。有一次我弄巧成拙了,当我声称自己肚子疼的时候,我父亲的手摸到了我的右下腹,他问我是不是这个地方,我连连点头,然后父亲又问我是不是胸口先疼,我仍然点头,接下去父亲完全是按照阑尾炎的病状询问我,而我一律点头。
其实那时候我自己也弄不清是真疼还是假疼了,只是觉得父亲有力的手压到哪里,哪里就疼。然后,在这一天的晚上,我躺到了医院的手术台上,两个护士将我的手脚绑在了手术台上。
就这样,我的阑尾被割掉了。
很多年以后,我曾经询问过父亲,他打开我的肚子后看到的阑尾是不是应该切掉。我父亲告诉我应该切掉,因为我当时的阑尾有点红肿。
我心想“有点红肿”是什么意思,尽管父亲承认吃药也能够治好这“有点红肿”,可他坚持认为手术是最为正确的方案。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外科医生来说,不仅是“有点红肿”的阑尾应该切掉,就是完全健康的阑尾也不应该保留。我的看法和父亲不一样,我认为这是自食其果。
(摘编自《青年文学家》)
2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写“我”与儿子的“战争”时,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所表现的冲突又是层层加深的。
B.“我”利用“我”和父亲的美妙关系,不断地做出欺骗父亲的事情,当父亲察觉后,仍然关心“我”。
C.第一次装病,“我”在父亲面前失败了;第二次装病虽然父亲知道,但“我”的阑尾还是被割掉了。
D.“我”在文章结尾处进行了反思,不仅没有责怪父亲割掉了“我”的阑尾,还对自己的行为自责。
26.“我”既是父亲又是儿子,你如何理解文章行文思路的妙处?
27.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汤
张海英
小满站在家门前的大榆树下,手搭凉棚,望向远方,一个人影在落日余晖中渐渐变大,手拄拐棍,破衣烂衫。那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像极了田里的假人,几片破布拄在嶙峋的骨架上。
拐杖碰到了桌角。乞丐问:“有茶汤卖吗?”
小满瞥了一眼茶桌和茶碗,说:“有,你看不见呀?”
的确看不见。乞丐灰蒙蒙的脸上,深陷的眼窝子里,能放进去两个鸡蛋。
他低下头,双手局促不安,尴尬写满脸。
更尴尬的是小满:“坐下吧,我给你端碗茶汤!”小满是个勤快人,话音未落,人已闪进屋,须臾,便捧出一壶茶汤来。小满的茶馆开在自家门口,大榆树底下摆几张桌子,就算是了。
乞丐坐下,立好拐棍,鼻子被茶香吸引,凑到茶碗上。
“白茶!”乞丐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小满忍住笑,心想,谁还能要你的?不就是白喝茶吗?笑归笑,看乞丐闻着茶香比闻到饭菜的香味儿更享受的神情,小满感动了。毕竟,她也如他这般爱喝茶。
还有一个极爱喝茶的人叫莺歌。
莺歌是东北人,十八岁那年,随舅舅来南方做茶生意。来的那天,碰巧小满的父亲帮邻居盖房子,不小心从房上跌落,再也没醒过来。小满娘抱着小满爹不放,不让办丧事。
舅舅让莺歌带小满去买棺材。等到棺材买回来,小满娘才放开小满爹,号啕大哭。办完了丧事,娘的身体就不好了。小满继承了娘的手艺,熬得一手好茶汤。莺歌成了小满家茶馆的常客,说小满熬的茶汤真好喝。
茶园越发绿了。莺歌带小满去茶园,给她讲东北老家的故事,说那里大雪过后,地上便有了动物的脚踪,梅花、竹叶像白纸上的水墨画。没见过雪的小满心生向往,想着有一天,也能亲自去看雪。小满咯咯笑着,笑出的酒窝里,飘出醉人的香气。莺歌呆住了,他仿佛看到,小满身后沃野千里,千里沃野上开满了桃花。
莺歌有了自己的茶园,他对小满说:“我种茶你卖,过几年,把娘的旧房翻新,咱们一起住。”
说这话的时候,莺歌偷眼看小满。小满一低头:“你说啥呢?”说着,脸上便着了桃花的颜色。
莺歌哈哈大笑:“你要给我养两只狗、三只猫,还有一大群小娃娃。”
日子流淌着甜蜜的气息,转眼,茶因深绿。
北方传来消息,日本人打过来了。一夜之间,村子烧成火海,莺歌的亲人全没了。莺歌抱着小满哭了一天,从此夜夜噩梦。
县上传来征兵的消息,要去北方打仗。小满冒雨在茶园里找到莺歌。
莺歌双眼一瞪:“回去,报仇!”
临走,小满端上一碗热茶汤:“听说北方冷,我多放了些老姜。明天就要渡江了,有空来信,惦记着呢。”
半个月后,莺歌来信说:“到东北了,正在训练,等不及了,真想立马上战场。”信的末尾说:“很快就有一场硬仗要打,地址不定,不用回信。”
茶园在清冷的寒气中日渐消沉,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自那封信以后,莺歌就没了消息。
小满总是净手焚香,熬一碗茶汤,一封信看到天亮。
娘说:“打仗呢,兵荒马乱的,邮封信有多难呀!”
小满不作声,喂饱了猫和狗,又晒了一些老姜。
……
夕阳沉落,天色渐暗。乞丐默不作声,小满又给他续了茶汤。细细的风里,有小满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有白茶素淡的香气,让人感到沉静、安详。
小满回屋添第三壶茶的时候,乞丐不见了,桌子上除了茶碗,还有一沓信,信封上都写着“小满收”。
凭空出现这么多信,小满有些心慌,她急忙去拆信,手抖着,差点儿撕破信纸。
一封信上说:“这场仗打得太惨了,只剩下我和团长。”一封信上说:“写了几封信都邮不出去,等我回部队休整时,一起邮给你。”又一封信上说:“小满,我的眼睛不行了,医生说必须摘除眼球。明天就要手术了,这可能是我给你写的最后一封信。别哭,我的双腿还好好的呢!”最底下的信封上写着“抚恤金”,小满没拆开。
“娘,莺歌回来了!”
小满抱着信,发疯似的跑回屋,又发疯似的冲出来。
群山起伏的茶园中间,那条大路上,一个小黑点儿,正慢慢地融进夜色里。
(《百花园》2021年第9期)
2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一个人影在落日余晖中渐渐变大”,最后说一个小黑点慢慢融进夜色里,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B.文章通过看信的方式来呈现莺歌在战场上的经历,使全文情节在时空上更加集中,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C.文中的茶园由“越发绿了”变为“深绿”,最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暗示了人物经历的变化。
D.文章旨在通过小满和莺歌的经历来控诉命运的不公、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表现普通人的悲惨遭遇。
29.文章题目为“茶汤”,请简要分析“茶”是如何串联起情节的。
30.文章以战争为背景叙述了一对情侣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大时代中平凡人的可贵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家寺的雨伞
高虹
成都附近郊县,有一个名叫“唐家寺”的地方。当地流行一句歇后语: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说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话说民国初年,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大宗财富,准备叶落归根,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了。
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万不能衣锦还乡,财富露白,只得着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作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只是半生心血所积下的钱财如何携运呢?那时的邮政业还远未发达,不可能一纸汇票寄回家里,也不可能将沉甸甸的银两藏在身上。商人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打通,把珠宝玉器一一放入,最后用黄蜡封口,恢复伞柄原样。如此这般,商人举重若轻,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一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场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也有些饥渴了,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又涌了上来。
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双手支颊,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
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啊,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发现自己的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这把伞可就是他的身家性命呀!
但商人沉着冷静,声色不露。他仔细分析:自己装有盘缠散银的褡裢完好无损,说明并非有人专门行窃;他打盹儿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则急于出门,一定是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顺手牵羊就把他的伞取走了。是的,今天只不过碰上个只图自己方便的人,并不是遭遇了抢匪窃贼。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了。
他叫来饭店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
掌柜的倒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好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
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
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当然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他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有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走两三里路。商人的修伞铺算是立住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表情谦和的笑脸,掩藏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他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他失望了。经过他手的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
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地说:“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
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的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拓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旧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不久以后,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那把伞。
商人声色不动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
他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换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上了店门。
商人打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仍严严实实。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珠宝玉器。他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很晚了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待了好长时间的外地人已经走了。悄悄地来了,悄悄地又走了。有点奇怪,但也不值得多想吧。
再以后,这个故事流传回来,当地人才恍然大悟,“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的说法就传开了。
(有删改)
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简洁自然,一句唐家寺地区流行的“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歇后语之后,作品直接进入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B.一把伞的丢失,意味着商人万贯家财、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小说以商人的睿智为线索,讲述了商人丢伞、寻伞、得伞的过程。
C.小说选材和剪裁均能够为主题服务,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长短句错落有致,极富韵律美,故事编排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D.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中偶发事件,赞叹商人的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对待人生变数的态度,寓意深远。
32.商人的财物为什么能够失而复得?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33.小说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注)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
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节)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3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美国太太”不顾下雨、拒绝丈夫帮助而执意要去抱回雨中的猫,是典型的当时美国新女性,但她却又是一个渴望回归传统的女性。
B.小说中的“丈夫”对妻子的冷漠表现了当时男性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否定;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来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对新女性的否定。
C.小说中的猫是当时女性的象征,小说借女主人公对猫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当时渴望改变处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的新女性内心的喜悦心情。
D.海明威称小说女主人公为“美国太太”,这就意味着这位“妻子”代表着所有美国女性,她的命运也就具有了普遍性。小说中这位美国太太“像个男孩子那样,头发剪得很短”,这正是当时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3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借助大海、公园、广场等空间场景的象征意义,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把女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B.小说写妻子抱不到赖以摆脱寂寞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小说的结尾写侍女送了只猫给太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小说就结束了。对之后的事,作者什么也没说,情感含而不露,思想隐而不晦,很吊读者胃口。
D.“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海明威创作“冰山原则”的特点,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36.有人认为,小说若以“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为标题,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37.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而不能太直露,要像冰山一样只将它的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篇小说正是这种理论的很好体现。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战时期的爱情
侯发山
那是1938年的初夏,法国青年施罗克利用假期到德国旅行。他喜欢异国他乡的木屋、牧场、葡萄园,还有古堡、钟楼和宫殿,踏着格林兄弟的足迹,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景致中。他在旅途中认识了德国姑娘娜娜,娜娜温柔善良,热情大方。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爱得一塌糊涂恋得如胶似漆。
他们泛舟莱茵河上,一边观赏着矗立在岸边的罗累莱山岩,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施罗克说等他学业结束,就来接娜娜去巴黎,让她见识埃菲尔铁塔的雄姿,领略香榭丽舍大道的风情,感受巴黎圣母院的神秘……娜娜幸福地依偎在施罗克的怀里,脸上洋溢着新娘般的灿烂。她接过施罗克的话题,忘情地说,我们晚上在塞纳河上划着小船,听着肖邦的小夜曲,该是多么浪漫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们的梦粉碎了。施罗克不得不与心爱的娜娜姑娘吻别,匆匆返回了法国。从此,两个人天各一方,失却了音讯。
巴黎沦陷后,施罗克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自愿加入了同盟军,成为一名战斗机的驾驶员。他把对娜娜的思念转化为对法西斯的仇恨。在战斗中,他表现出色,每次都能完侦查或轰炸任务。每到夜晚,听到前沿阵地上炮弹的呼啸,看到爆炸的火焰照亮天空,他的心就紧紧的,担心娜娜否被卷入了战争,她的正常生活秩序是否被打乱,甚至想到她是否加入了法西斯侵略者的队伍……他不敢想象,但又不能不去想。如果娜娜被强征入伍去当慰安妇或是护士,她肯定会痛苦不堪度日如年的;假如她不助纣为虐,希特勒的追随者会放过她吗?施罗克在祈祷着反法西斯盟军收复失地打败德国的同时,又害怕娜娜受到无辜的伤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美法盟军发起的“龙骑兵”战役出动了近5000架飞机,其中就有施罗克驾驶的一架。伴随着飞机的行动,数百门盟军的大炮昂首齐吼,像打闪一样开始了急袭,天在摇,地在颤,天地似乎要裂开了。施罗克很是激动和兴奋,他完全沉浸在复仇的快感里,飞机一阵俯冲,炸弹成串地朝下面投掷,到处是一片烟和火的海洋。
施罗克驾驶的飞机在低空盘旋着,逡巡着攻击的目标。德军的高射炮似乎发现了他驾驶的这架飞机,“嗖嗖嗖”地发射着炮弹。施罗克镇定、沉着,凭着他娴熟的驾驶技术,躲避着炮弹的袭击。猛然,一枚炮弹从侧面飞来,准确无误地打到了他的飞机上。感觉到飞机剧烈地一抖,他就绝望地两眼一闭,似乎要感觉飞机爆炸的那一瞬间。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飞机只是剧烈地摇摆了几下,并没有意外发生。他大喜过望,心说既然这条命是拣回来的,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他驾驶着飞机又冲进了敌占区。蓦地,他发现了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那是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控制的一座大型兵工厂!飞机俯冲下去,他瞄准目标,随着抛下的炸弹,一声尖利的直刺天空的声音过后,引发了兵工厂内的弹药库里的炮弹,接二连三的爆炸憾天动地,地面成了红色火海。施罗克下意识地看了一下仪表盘,发现飞机油箱的指针在非正常地闪动,他急忙驾机掉头返回了基地。
施罗克驾驶的飞机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令战友们惊讶的是,一枚德军的炮弹竟然钻进了飞机的油箱里,就是施罗克看到从侧面打去的那枚炮弹,居然没有爆炸!机械技师小心翼翼地从油箱里取出炮弹,拆开弹体,发现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里面有一张用德语写的小纸条:
我痛恨战争,但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在场的人都哑巴似地沉默不语,脸上充满了对这位反法西斯者的无限敬意。施罗克随意地翻转了一下纸条,突然发现在纸条的背面也有一行字:
亲爱的施罗克,你在哪里?
想你的娜娜
施罗克的大脑瞬间成了被删除过的存储器,一片空白。当他大脑里的内容恢复后,他的脸扭曲着笑了笑,喃喃自语地重复着几个不连贯的词:炮弹,娜娜,兵工厂,轰炸……
后来,盟军在战场上又发现了十几枚同样没有炸药、有着一样内容的纸条的炮弹。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施罗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一直到死都还是疯疯傻傻的。当然施罗克也不可能知道,在他轰炸那个兵工厂之前,娜娜就因反法西斯行为被察觉而罹难。
3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二战时期的爱情”为题目,战争的残酷血腥和爱情的浪漫温馨形成巨大反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B.德国童话般的景致,法国巴黎迷人的风情,一实一虚,既营造了和平美好的氛围,又为下面突如其来的战争蓄势。
C.施罗克深爱着娜娜,但因为爱国离开了娜娜,当他把思念“转化为对法西斯的仇恨”时,他就不再是战争受害者而是参与者。
D.巧合事件只有反映出必然规律才不至艺术上失真,战场又发现十几枚同样炮弹,使施罗克飞机中弹不毁显得更合理。
39.如何理解“我痛恨战争,但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40.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利剑
陈振林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
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
三十八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秋夜,也是没有月亮的晚上,也是挥着这把利剑,将军一个人,冲出了重重包围。那晚,将军正和兄长等着入宫参拜君王的父亲回家。夜已经深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却差人送回一封信。父亲在信中说:“王急召,兄弟二人速至。”信上插了一根鸡毛,兄弟二人知道这是特别紧急的意思。兄长建议即刻入宫,临出发时,一向听从兄长言语的将军却停下了脚步,轻声对兄长说:“莫不是出事了?父亲似有暗示……”
兄长不听。兄弟二人分道扬镳。
正值盛年的将军冲出重围,仓皇逃离,跌跌撞撞,夜行在崎岖小道上。黎明时,他听到消息:父兄二人在王宫内被杀。他隐隐感觉,有追兵一路尾随,随时可能追上来。
他没有忘记带上那把利剑,那是他八岁时父亲放在他手上的。那真是一把宝剑,剑鞘全身呈古铜色,上边雕着一条龙。龙的爪子张开着,是在天飞舞的样子。可他没有工夫看这飞舞着的龙了,只能拼命逃离。虽然被通缉,但逃离的路还算顺畅。要过江了,正愁没有船只时,即刻就从芦苇荡里钻出来一个渔夫。肚子正饿的时候,一名少女送来了饭食。最难的是通过那道关口,那里驻守着重兵。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
一路奔走,手中的利剑一直在告诉他,一定要为父兄报仇。进入这个陌生的国,他不遗余力地帮助陌生之国的王,让这个陌生的国变得强大。第十六个年头,将军带着陌生之国的兵士,握着那把飞舞着龙的利剑,踏上了父兄被杀的土地。他,终于报仇了。他成为父子兄弟情深的楷模,成为这块土地上的英雄。
他的利剑,帮助着陌生之国的王,伸向一个又一个国的国土。可他没有想到,他的利剑,终有一天会伸向自己的脖颈。那一天,陌生之国的王更陌生了,他给七十五岁的将军送来了一把剑。老将军知道,这是要将自己赐死的王令。可是,明明自己手中有一把利剑啊。
老将军连夜将儿子送到邻国的友人身边,只匆匆叮嘱几句,就返回家中。老将军叫来亲信,吩咐道:“我死之后,请将我的头颅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敌国被攻破城门的场面……”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手中的利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
几年后,有人看到一名威猛的年轻将军在战场上自由驰骋,模样像极了多年前自杀的老将军。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雕刻着飞龙的利剑。人们知道,年轻将军复仇的时刻到来了,他一定能够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几年过去了,年轻的将军一心苦练自己的骑射本领。
又是几年过去了,年轻将军一心训练着军队里的兵士。
有一天,一位长者走近年轻的将军,问:“你是……他的儿子吗?”
“我是。”年轻的将军回答。
“你知道你父亲是怎样死去的吗?”长者问。
“知道。”年轻人答。
“他的利剑还在你手上呢。”长者捋了下长须说道。
“在我手上。”年轻的将军握了握手中的剑说,“当年,父亲还给了我另一把利剑。”
“哦?什么利剑?”长者来了兴趣。
年轻的将军凑近长者,轻轻地说了四个字——“不要报仇”。
文本二:
醉与痴(黎武静)
——(文章利剑卷首语)
这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刘伶醉于酒,黛玉痴于花;徐霞客醉于山水,顾恺之痴于丹青……
专注地沉浸在对某样事物的爱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醉和痴暗示着专注与持久,以及单纯而明净的心灵背景。这会让人将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让快乐加倍。
前人曾有高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人都有小癖好的世界,是多么值得一往情深。
有人爱记账,有人爱整理;有人喜欢饭后散步,有人喜欢晚来钩花;有人热爱用毛笔抄写古文,有人热爱踏着单车绕城一周。大家都以热爱的姿态善待生活,在醉与痴中寻找自我。
有人爱上网,有人爱上山;有人喜欢周末游湖玩耍,有人喜欢假日闭门在家;有人执着于购物而恋恋不舍,有人对着偶像剧泪眼婆娑难以自拔。芸芸众生,各有千秋,大千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美好,在等待我们发掘和热爱。有缘的人与物,总能在生命的某个转弯处相遇。
那些小小的癖好,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太过理智的取舍像没有悬念的剧集,只有这些小小的难舍情怀,透露着一个人内心的柔软。
醉与痴,都是有情。保持平淡生活里一份小小的痴迷与留恋,就像保有一个让人快乐的秘密。
红尘多情,如醉如痴。
(两篇文本摘自《读者》)
4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写出了主人公心情的复杂性,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B.本文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侧面突出了他的伤心与急切,也表现出关口审核严谨。
C.一把利剑承载着三代人使命,一把利剑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突出了文章中心与利剑的重要意义。
D.本文利剑刺向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百征沙场,势力强大,皇帝为保全自己,决心杀死他。
42.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利剑”为线索,串联起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起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与“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手中的利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前后呼应,起突出与强调作用,使文章感情更悲凉。
C.本文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三十八年前发生的事情与他挥舞利剑的原因,又写了儿子后事。使文章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化。
D.本文语言描写不多,可语言描写处处精准到位,一步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文章中心,又使读者读来身临其境。
43.文本二卷首语为什么能被称为文本一的卷首语,请简要分析。
44.文本一中为什么他让儿子不要复仇,而“利剑”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简要文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生
刘建超
老街南有条大河,叫洛河。洛河,又叫洛水,源头在秦岭龙凤山,从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间奔泻,贴着老街蜿蜒而下,迂回曲折在巩义汇入黄河。
老街有了这样一条大河,自然会有许多与这条大河相关的故事。
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姓甄的姑娘,两情相悦。可曹操却将此女指予二儿子曹丕。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为皇后,后又娶了郭贵妃,对甄皇后逐渐冷淡,不多天甄皇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曹植怀念甄后,心神不定。曹植走出老街,来到洛河边,对着西沉的太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才思泉涌,便有了流芳后世的名篇《洛神赋》。
有一条在城市间穿行的大河已经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诸多的文化积淀搅拌着浪花,让老街人靠着洛河生艳,滋长些许得意与自负。
水生提起洛河就满身得意,张口闭口都是洛河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他讲了多少遍,只要说起洛河来,他那张老脸就会眉飞色舞,爱听不爱听都要给你絮叨絮叨。
当年的水生爹洛老大在洛河捕鱼,鱼还没有见到,却看到沿河上游漂来一些烧焦的船板杂物。
兵荒马乱时期,洛老大估摸着是有船只失火出事了。
一只木盆晃晃悠悠从洛老大的眼前漂过,木盆里居然躺着一个婴儿。洛老大截住木盆,抱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是个带把儿的男孩。孩子脖子上挂着一枚如意玉佩,小肚兜上用毛笔写有“水生”二字。
孩子看到洛老大,竟然咧开小嘴笑了。洛老大说,看来是咱爷儿俩有缘啊。从此水生跟着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水生十六岁那年,洛老大告诉了水生的身世,并叮咛水生,这如意玉佩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好生收着,说不准他们会来找你呢。水生连连点头。
可是水生还真的把这块玉佩弄丢过。
9月的洛河秋爽鱼肥,水生和巴义划着木船在河上捕鱼。巴义和水生是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巴义大水生两岁。
一条十几斤重的白鲢鱼落网,鱼挣扎得厉害,小网有点儿吃不住力,水生立马跳进水中,扑扑腾腾把大鱼抓上船,却发现自己脖子上的玉佩不见了。水生扎了几个猛子也没有捞到,急了,急得直哭。
巴义找了几个石头片,系上鱼线,抛入水中,看着石片下沉的位置,画出一个区域,说,咱俩分班,轮流下去摸,不能慌啊。
两人从晌午摸到太阳偏西,最后巴义手举着玉佩浮出水面。
两人筋疲力尽躺在河滩上。
水生说,这事,不能让家里人知道。
巴义说,嗯,不说。
水生说,巴哥,我欠着你。
巴义说,嗯,欠着呢。
河水在两人身边欢快地流淌,扯不住的岁月随水而逝。
水生划着木船,停靠在河心洲。绿柳成荫的草坪上,巴义虎着脸在钓鱼。水生不说话,挨着巴义坐下。
巴义盯着水面,我请你啦?脸皮咋恁厚呢。
巴哥,你不请我咋把竹墩儿都预备下了?
就你能是吧?那咱娃的饭店你也敢去封?
巴哥,我就是在巡视的时候,看到河边水里有气泡冒出来了。我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里放污水了。我也是一时着急,就通知了环保。谁知道咱娃听说要停业就和环保动了手。
你就为了护住环保,脊梁上挨了娃一铁锨?亏不亏?活该不活该?
不亏,活该。
巴义从衣兜里掏出一瓶药说,治跌打损伤的,祖传的,抹两次就好了。
水生脱掉上衣,把脊背转给巴义,够不着。
巴义把药倒些在掌中,按在水生乌青的脊背上,轻轻地揉着,你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弄事咋还恁起急?你该先来跟我说说,再让我去找娃说道。再说了,咱娃做个营生容易吗?你给封了,他能不急?
巴哥,咱俩光着屁股在洛河里从小扑腾到大又扑腾到老的。咱俩当年在洛河里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几口河水,饿了,啃着干馍,捞几只河虾嘎巴嘎巴就吃了。可现在的河水,你还能喝吗?你和我一样心疼着这条河呢,我知道。
巴义给水生穿好衣服,就你这老脊梁,还能抗住几铁锨?
扛到哪是哪吧,谁让咱是洛河人哩。
巴哥看着水生脖子上的玉佩,亲爹亲妈的事,还找不?
水生指着洛河说,不惦记了。咱这洛河就是我的亲爹亲妈。
巴义收拾起渔具。水生掂起网兜,好家伙,这几条鲫鱼够大的了。让嫂子烧个鲫鱼豆腐汤,我陪哥喝两盅。巴义夺过网兜,你想得老美啊,我还要请你喝酒?
水生说,我家稻花可是说了,今黑儿要是不在巴哥家混碗酒喝,就不让我进屋。
巴义笑了,娘们儿家都这德行,你嫂子也是说,要是不把水生兄弟带回家来喝酒,就不让我上床。
夕阳坠落在洛河的尽头,给波光粼粼的河水涂了层耀眼的金黄,几只鹭鸟在河面上嬉戏。
巴义哥,咱洛河老美哩。
嗯,美着哩。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5期,有删改)
4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前四段看似“闲笔”,实则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展现环境背景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B.小说中的巴义虽是“配角”,但其聪明仗义、豁达大度、看重友情通情达理的形象也很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C.小说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方式不同,前者是记叙,后者是描写;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也不相同。
D.小说语言清新质朴,方言俚词的自然融入,增添了生活气息,渴了灌河水、饿了捞河虾吃的场景宛在眼前。
4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水生这一形象的。
47.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蕴往往蕴含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中,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棚 车
苏童
祖母五十多年没坐过火车了。祖母把火车叫做棚车,她说,现在的棚车比以前好多了,都说现在的棚车上每人都有座位,没想到是这么好的座位,都是皮沙发呀。姐姐说,什么皮沙发,其实就是椅子上蒙了一层人造革。祖母说,人造革比皮沙发还光滑呢,那人造革不比猪皮牛皮强?你没坐过以前的棚车,以前的棚车上连硬板凳都没有,现在,现在的棚车比以前好到天上去啦,你还撅着嘴?你还嫌挤?
姐姐不知道祖母为什么把火车叫做棚车,祖母的解释听上去振振有词,她说,我没有说错,你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我五十年前就坐过火车啦!姐姐仍然不明白,而且她始终觉得棚车这个字眼听上去很可笑。
姐姐对以前的老掉牙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她听见祖母絮絮叨叨地向邻座说着五十年前的往事,姐姐不想听,但她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五十年前的一列火车,火车在遍地的炮火弹雨中驶过原野。火车的木棚里站满了衣衫褴褛面如菜色的难民,其中包括青年时代的祖母。她的背上还驮着一只装满小鸡的篓子。姐姐无法想象祖母当时的心情,但她能够准确地想象那篓小鸡惹人喜爱的模样,它们肯定是鹅黄色的毛茸茸的,它们叽叽喳喳地挤在祖母的篓子里,一定可爱极了。
那篓小鸡呢?姐姐突然抬头问祖母。
小鸡能怎么样?死了几只,活了几只,公鸡卖了,母鸡留着生蛋。祖母朗声笑起来,她在姐姐腮上拧了一把。傻孩子,鸡能怎么样?又不是人,能活上五十年吗?
姐姐觉得祖母根本没有说出小鸡的故事,祖母总是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她都不记得了,没意思的事情却说个没完。姐姐忍不住抢白道:只有人才能活五十年吗?那可不一定。
祖母灿烂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祖母最恨的就是姐姐跟她顶嘴,她的干瘪的嘴唇嚅动了几下。姐姐记得祖母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生她气了。祖母不高兴的时候,她的头会向左侧轻轻摆动,不停地摆动,它让姐姐想起了祖母房间里的那只老式挂钟。
祖母叹了口气说,出门在外不容易呀。祖母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又移向邻座,邻座含笑点了点头,但随后他就拿起报纸挡住了自己的脸。
姐姐看见祖母脸上掠过一丝惘然之色,她的白发苍苍的头部又开始向左侧轻轻摆动起来。挤什么?一点也不挤!祖母又说。姐姐知道祖母这会儿又想与她说话了但姐姐心里也在生祖母的气,她故意侧转脸去望着窗外。
祖母一时找不到人说话,便从篮子底部摸出一叠锡箔,后来祖母便专心致志地叠起元宝来了。
一个老妇人拎着一只大篮子从车厢那头过来,一路搜寻着座位,谦卑的笑容像一朵凋谢的菊花,她走近祖母身边时眼睛兀自一亮,就像找到了亲人。姐姐看见了她篮子里的东西,与祖母的一样,也是一篮锡箔叠成的元宝。
我这儿不挤,坐我这儿吧。祖母盯着老妇人的篮子说。事实上祖母看见那个老妇人时眼睛也亮了,姐姐说两篮子锡箔元宝成了什么联络暗号,她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老妇人与祖母挤坐在一起,而且是祖母主动地为对方腾出了一半位子。
清明啦,该上坟啦。老妇人说。
可不是吗,我是回老家上爹娘的坟,祖母说,我五十年没回老家了,老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本来不想回去,可前一阵做梦,梦见我爹娘坟上的草枯了,树上的叶子掉光了。醒来一想,是不是爹娘没钱花了呢,五十年啦,爹娘从来没向我要过什么,这回想起我来啦,想起跟我要钱花啦。
于是,祖母和老妇人兴致高涨地谈起清明的事。我姐姐说她在一旁听得又好笑又生气。忍不住奚落了一句。
祖母停止了叠锡箔的动作,她用罕见的严厉森然的目光盯着姐姐,眼睛里渐渐地闪出怒火,姐姐便慌乱地低下头去,低下头去嗑瓜籽。
姐姐咯嚓咯嚓地嗑瓜籽,火车就轰隆轰隆地往前开。
火车就轰隆轰隆地往前开,火车将把我祖母送到我曾祖母的坟茔边,送她去上坟。
火车开到我老家大约要九个小时,对于我姐姐来说,这段旅程已经变得乏味而难以忍受,姐姐的耳朵里灌满了她讨厌的闲言碎语,鼻子里则钻进了任何人都讨厌的脚臭味。祖母对此浑然不觉。祖母恰恰变得愈来愈活泼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渐渐成了半节车厢几十个人的中心,有人干脆就跑过来站在祖母身边,竖起耳朵听她说阎王爷抓人的故事。他们像木桩一样坚固地立在我祖母四周,有的张大了嘴满脸惊悸之色,有的窃窃私笑,只有一个男人对我姐姐说,你推什么推呀?这儿热闹就站这儿,坐火车闷,听她们说说解个闷嘛。
姐姐突然急中生智,她扯着嗓子对我祖母喊,奶奶,下车啦!我们到啦!
要知道我祖母坐火车最担心的就是下错了站,最担心的就是火车到站时她不知道。我姐姐后来向全家人描述人群散开的情景时得意地笑了。我们认为那是一次有趣的旅程,可是我姐姐并不这么看,她说,那叫什么坐火车。坐的简直就是,棚?对,就是棚车,棚车。
(有删改)
4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既有“我”的视角,又有“姐姐”的视角,两种叙述视角的界线朦胧又模糊,有时甚至交叉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饱满的艺术张力,相比单一视角,更为耐人寻味。
B.小说描写了拿起报纸挡脸的邻座、拎着一篮锡箔元宝找座位的老妇人、围在祖母身边听故事的乘客等人物,这符合姐姐赌气不语时的观察,也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车厢场景。
C.小说通过“咯嚓咯嚓”和“轰隆轰隆”声音,巧妙地表现了被祖母用“严厉森然的目光”盯过后,姐姐内心的既慌乱又不满,以及对祖母眼里“闪出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