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通用技术2教案第一章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通用技术2教案第一章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3-04-11 17: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内 容
方法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过程与方法: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展示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阶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示
知识
链接
课前
器材
视频、图片
学法
指导
三课五环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
导入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结构?常见的结构有哪些?受力特点如何?
2.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二、导入
1、播放视频
①赵州桥 ②侗族的风雨桥
2、提示:在观看时注意
①两桥的结构特点;②两桥的受力分析;③两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学生回忆、再现、作答
根椐教师的提示,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观看并作好记录。
多媒体展示




一、合作、探究、能力展现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选派代表汇报结果。
2、提出问题
①两桥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②对两桥进行受力分析
③两桥具有什么价值和民族特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回答:
1、赵州桥
结构:拱肩加拱的敞肩结构。
受力分析:压力—拱圈—拱角—基础。
价值: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2、侗族风雨桥
结构:集桥、廊、亭一体。受力特点:木板下面受拉力
民族特色:公益性、团结性。
二、教师归纳讲授新课
1、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
2、利用课件投影进行结构欣赏时可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设计创意和表现力,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的个性特征等。
3、举例: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蛋形椅”。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观看的视频、理解欣赏结构可从技术和文化角度进行。
三、学生能力拓展
提问:
1、在对作品进行欣赏,除了技术和文化两角度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欣赏。
2、投影图片:客家土楼
3、思考:多角度来欣赏客家土楼的建筑文化。
4、教师归纳(可从“客家人”的由来,客家土楼的结构,布局等进行欣赏)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回答。
四、开阔学生视野
1、播放“故宫”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欣赏
⑴巧妙而科学的木结构体系;
⑵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①富有装饰性的屋顶;②衬托性建筑的应用;③色彩的运用。
根据教师的提示欣赏、观看作品,并作好适当记录。
学习
小结
能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在进行作品欣赏时除了可从技术和文化角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欣赏。
学习
反思
1、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较为抽象,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播放经典案例,将抽象具体化,带给学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爱国热情。
3、课文中的案例只是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宫),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4、作业的安排也很重要,作业的完成是学生自我学习、领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