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
第3章 基因的本质进阶突破
一、选择题
1.关于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
B.格里菲思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两种活菌均有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5S和32P同时标记一组T2噬菌体,进行了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D.若要利用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需先利用含有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其寄主细菌
【答案】C 【解析】艾弗里用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其实验是在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A正确;格里菲思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部分R型活菌会发生转化,产生S型细菌,所以小鼠体内两种活菌均有,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5S和32P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两组T2噬菌体,并非同时标记一组T2噬菌体,C错误;若要利用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需先利用含有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其寄主细菌(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含有同位素标记的细菌(大肠杆菌),D正确。
2.下图是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转化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
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链球菌
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链球菌
【答案】B 【解析】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结果1中有S型细菌,也有R型细菌,因为只有部分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该实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菌的DNA被DNA酶降解后将不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因此,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链球菌,D正确。
3.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被标记的噬菌体是直接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培养时间过长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C.培养时间过短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D.搅拌不充分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答案】D 【解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培养时间的长短会影响32P标记的实验结果,不影响35S标记的实验结果,因此B、C错误;搅拌不充分会使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使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D正确。
4.研究发现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在DNA单链上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
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
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
【答案】C 【解析】因为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则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能破坏氢键;DNA双链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错误。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双链解旋,B错误。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正确。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对DNA新链的形成有利,D错误。
5.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丙说:“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需改为脱氧核糖”
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图中的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NA分子中没有U,应将U改为T;磷酸与磷酸之间无化学键,而且磷酸应连接在两个五碳糖之间。
6.研究人员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则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为( )
A.4 h B.6 h
C.8 h D.12 h
【答案】C 【解析】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DNA变性离心后,得到14N-DNA占1/8,15N-DNA占7/8,则子代DNA共8条,繁殖了3代,细胞周期为24÷3=8(h),C正确。
二、非选择题
7.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_______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__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一个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亲代的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前,一条母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
【答案】(1)① ②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多 提高 解旋 ⑨
(3)1/150 (4)100 (5)1/2
【解析】(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图中的④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C(胞嘧啶)组成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分析图乙,有多个复制的起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制的速率。图中酶使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链解旋,应为解旋酶。(3)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新形成的3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含32P,占1/150。(4)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含31P,标记部分的脱氧核苷酸比未标记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00。(5)DNA分子复制时一条母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另一条母链上的碱基不发生突变,以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异常的,以碱基没有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合成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无论复制多少次,发生差错的DNA分子都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