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9 14: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国外共缔结过近1200个条约,基于“弱国无外交”这一基本丛林法则,这些条约基本都是不平等条约,涉及对中国的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传教权......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金冲及《周恩来传》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外交具有怎样的特点?
屈辱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三: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曾说:……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需要和平,时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刘华秋
材料二: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周恩来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二战后的国际形势
材料一:
新中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兵朝鲜,并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争斗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1950年周恩来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建交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个和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
毛泽东和斯大林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所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因为它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证了国家根本利益,为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因此,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想一想】
参加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7月)
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会议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在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同:
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
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
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
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955年4月11日,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遇难。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粉碎了帝国主义的阴谋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周恩来
经历相同:
面临问题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
3.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956年总理访问柬埔寨
周恩来总理访问锡兰
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越南
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会议后各国代表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
“万隆精神”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强与亚非国
家的团结合作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求同存异
课堂小结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C
课堂检测
A
3.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A
4.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