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正式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成书于西汉初年(前179-前121)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制订了《太初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颁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穿越时空,我们一起探究宋元时期的科技吧?
课堂导入
七年级下册精品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13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壹
贰
叁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
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指的是什么?
四大发明当中除了造纸术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以外,其余的三项都是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宋代
转轮排字法
元代
隋唐
雕版印刷术
毕昇:活字印刷术;木活字
元代:
王祯《农书》
铜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朝代:
发明者:
北宋
毕昇
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1.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868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三: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一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死版、耗时、耗料、利用率低、不能修改
评价任务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发明及改进
北宋发明家——毕昇
排版
印刷
拆版
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
创新: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优点:省工省时、利用率高。
依据视频,思考活字印刷有几道工序?
刻制单字(胶泥活字)
2.北宋:活字印刷术
评价任务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隋唐时期
北宋
元代
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
铜活字
3.发展:活字印刷术
王祯和《农书》
评价任务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朝鲜、日本
东
东南亚地区
南
活字印刷术
西
欧洲、波斯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5.意义: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结合材料和课文,归纳出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13世纪朝鲜、日本
西亚
东南亚
欧洲
4.传播:
评价任务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现代印刷术
王选(1937—2006)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昇”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当代毕昇——王选:
发明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现代印刷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驱,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评价任务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现在出行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古人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
评价任务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指南针:
火药: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战国
宋代
北宋末年
人民利用天然磁石司南
罗盘
指南针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唐朝
宋代
元代
广泛用于战争
爆炸性武器、管形火器
火铳chòng
中国人已经发明火药,
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1)司南: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此磁勺即司南。在光滑的铜盘中转动,静止后,匙柄就指向南方
(2)罗盘: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放在刻有度数的盘中,称为“罗盘”。
罗盘针
1.指南针: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传播: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2)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中国
阿拉伯国家
欧洲
传入
传入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1.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洲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藩志》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冬奥会美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得益于什么的应用?
火药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元代铜火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突火枪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材料一: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材料二: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主要的镇压武器。
结合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有何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火药13、14世纪
印刷术
造纸术 13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著名学者 培根
归纳总结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来说有什么重要贡献?
造纸术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指南针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我国四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评价任务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评价任务三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1.原因:
2.陆上丝绸之路:
3.海上丝绸之路:
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发达的中外交通
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1)陆上交通:
路上丝绸之路是交通要道,驿站四通八达。
(2)海上交通: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1.表现: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2.陆上交通的特点:
(1)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3)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急递铺令牌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特快专递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史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想一想: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鸡
鸣
驿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高丽、日本
东南亚
印度
阿拉伯
地区
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形成多条航线
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路进入鼎盛时期
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意大利旅行家、商人
马可·波罗
①造船技术的进步;②航海技术的发展;③航海知识的丰富。
3.海上交通的特点: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外国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天文历法
手工业生产技 术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发达的中外交通,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3.影响: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探究: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
1.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物质基础;
2.政治:宋元时期社会相对安定;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全球疫情蔓延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
大国担当,携手抗疫,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网讯)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网上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带来一些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疫情发生后,很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从政治上和物质上向中方提供了积极支持和帮助,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愿同各方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共同努力克服在推进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
——丝路精神
评价任务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2021·山西·中考真题)《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2021·海南·中考真题)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明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
D
中考演练
(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三项发明是
A.雕版印刷术、司南、火药 B.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C.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D
C
中考演练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交通
科技
交通
三大发明撼世界
两条丝路连西东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四通八达的驿站
频繁的海上贸易
应用航海
应用军事
应用文教,提高效率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