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明成祖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②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4.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形式:载丝、瓷、茶、漆器等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6.特点和地位: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8.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⑤统治者的支持。⑥郑和本人的坚毅勇敢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1.(2021·广西柳州·九年级期中)“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郑和
【答案】D
【详解】
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D项正确;ABC项人物并没有七下西洋,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1·河南·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七年级期中)“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几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达夷洲 C.戚继光抗倭 D.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A符合题意;吴国船队到达夷洲是在三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B排除;戚继光抗倭是在明朝,材料没有涉及,C排除;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
3.(2021·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近洋航海……之所以名垂育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郑和下西洋
A.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推动明朝社会的发展
C.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推动明朝造船业发展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近洋航海……之所以名垂育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是和平交往的表现,故C正确;郑和下西洋实行朝贡贸易,不计贸易成本,不会增加明王朝的财政收入,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郑和下西洋对中外交往起到重大作用,并未体现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故B错误;推动明朝造船业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错误。综上故选C。
4.(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期中)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所率领的船队,每到一地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并赠送物品,表达通好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郑和船队的交往活动
A.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往来 B.开辟了欧、亚之间的航路
C.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郑和率领的船队,每到一地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并赠送物品,表达通好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这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往来,故A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欧、亚之间的航路,殖民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据下图所示现象推知,郑和下西洋
A.开辟通往欧洲交通路线 B.标志全球经济形成整体
C.导致国力衰退海防松懈 D.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详解】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题干现象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D符合题意;开辟通往欧洲交通路线、标志全球经济形成整体、导致国力衰退海防松懈与郑和下西洋不符,排除ABC,故选D。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走私和抢劫,称为倭寇。
2.倭患严重原因:①明朝商贸发达,距倭国近;②明朝中期,日本国内动荡加剧;③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④明朝官僚、奸商以及海盗等与倭寇相互勾结。
3.抗倭:①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②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6.(2021·广西钦州·九年级期中)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追溯历史,1553年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法国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553年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葡萄牙。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2021·山东·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的商人、武士和海盗统称为倭寇,他们不仅在海上骚扰过往商船,而且还大举登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故应选A项。
8.(2021·西藏·江达县第二初级中学校七年级期末)明朝中期,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患不断 B.海防松驰 C.倭寇强大 D.没有海军
【答案】B
【详解】
明朝时期,由于海防松弛,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B项正确;ACD项都是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9.(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中期,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C项正确;英国、法国、西班牙,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2021·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的功绩是(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率船队七下“西洋”
【答案】A
【详解】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意思是倭寇来了也不用紧张,我们有戚继光大人带兵抵抗,由此可知戚爷是指戚继光,戚继光抗倭,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A项正确;康熙帝打退了沙俄侵略军,排除B项;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排除C项;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排除D项。故选A项。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明成祖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②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4.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形式:载丝、瓷、茶、漆器等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6.特点和地位: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8.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⑤统治者的支持。⑥郑和本人的坚毅勇敢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1.(2021·广西柳州·九年级期中)“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郑和
2.(2021·河南·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七年级期中)“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几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达夷洲 C.戚继光抗倭 D.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3.(2021·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近洋航海……之所以名垂育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郑和下西洋
A.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推动明朝社会的发展
C.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推动明朝造船业发展
4.(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期中)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所率领的船队,每到一地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并赠送物品,表达通好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郑和船队的交往活动
A.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往来 B.开辟了欧、亚之间的航路
C.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5.(2021·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据下图所示现象推知,郑和下西洋
A.开辟通往欧洲交通路线 B.标志全球经济形成整体
C.导致国力衰退海防松懈 D.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走私和抢劫,称为倭寇。
2.倭患严重原因:①明朝商贸发达,距倭国近;②明朝中期,日本国内动荡加剧;③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④明朝官僚、奸商以及海盗等与倭寇相互勾结。
3.抗倭:①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②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6.(2021·广西钦州·九年级期中)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追溯历史,1553年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法国
7.(2021·山东·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8.(2021·西藏·江达县第二初级中学校七年级期末)明朝中期,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患不断 B.海防松驰 C.倭寇强大 D.没有海军
9.(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10.(2021·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的功绩是(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率船队七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