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2022·江苏·美琪学校一模)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城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模拟预测)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3.(2022·广东茂名·一模)“(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
A.废除丞相制度 B.采用八股取士
C.大规模实行文字狱 D.设立厂卫机构
4.(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A.明朝政府监察能力的加强 B.皇帝关注民生,体恤百姓
C.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D.明朝加强思想控制
5.(2022·湖南长沙·一模)秦朝设“三公”,汉代在“外朝”之外设“中朝”,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这种演变反映( )
A.地方权力的一步步压缩 B.丞相逐步位高权重 C.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 D.皇权专制步步强化
6.(2022·河南·一模)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上,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频率明显降低。新创的自谦词如“藐孤”,语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再是面对大臣,而是面对祖先或继承皇位时的用语。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血缘宗亲观念形成
C.统治集团内矛盾尖锐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7.(2022·广东·模拟预测)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 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加强专制体系中的皇帝的权力
8.(2022·福建·一模)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开创科举制度 B.实行重文轻武 C.废除丞相制度 D.取消行中书省
9.(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据考证,以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为例,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份,合计3291桩事。明太祖着实成了领导政府日常工作的行政首脑,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枢机构效率低下 B.明太祖勤于政事
C.六部职权划分过细 D.丞相制度的废除
10.(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二、综合题
11.(2021·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皇权至上,体制革新
明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转型时期。……明朝初年,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奴仆。因此,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的格局。明朝还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在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中,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严格规定考试答卷文体格式、段落划分,形成“八股文”,禁锢了文人的思想。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1)据所学知识回答,明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
(2)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和文体格式上分别有什么变化?
(3)请依据对划线部分的理解回答,明朝对官制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归纳,明朝“皇权进一步膨胀”的三个方面表现。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2022·江苏·美琪学校一模)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城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壮大的同时,考试范围狭窄、缺乏实用性,出现了“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的局面,即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明朝科举制度利于强化专制皇权,排除B项;材料与商业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模拟预测)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从“不胜谄事”到“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体现了秀才对进士出身和举人出身的官员态度截然相反,这说明了科举考试对官员威望的影响很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官员士绅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与地方政事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官员的行政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2·广东茂名·一模)“(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
A.废除丞相制度 B.采用八股取士
C.大规模实行文字狱 D.设立厂卫机构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策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采用八股取士。B项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权措施,排除A项;清朝时期,清政府为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大规模实行文字狱,排除C项;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A.明朝政府监察能力的加强 B.皇帝关注民生,体恤百姓
C.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D.明朝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概括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而不是监察,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皇帝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而不仅是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湖南长沙·一模)秦朝设“三公”,汉代在“外朝”之外设“中朝”,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这种演变反映( )
A.地方权力的一步步压缩 B.丞相逐步位高权重 C.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 D.皇权专制步步强化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秦朝设‘三公’,汉代在‘外朝’之外设‘中朝’,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可以看出,秦、汉、唐、宋等朝代逐渐加强君主的权力,削弱丞相的权力,明朝废丞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体现了皇权专制步步强化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权力的演变,排除A项;丞相的权力一步步被削弱,直至废除,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专制步步强化,而不是“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2·河南·一模)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上,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频率明显降低。新创的自谦词如“藐孤”,语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再是面对大臣,而是面对祖先或继承皇位时的用语。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血缘宗亲观念形成
C.统治集团内矛盾尖锐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量上减少,并且不再拘泥于语境的限制,反映了皇权地位的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血缘宗亲观念是指宗法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君主自谦词的使用,不能体现出统治集团内矛盾尖锐,排除C项;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是西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广东·模拟预测)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 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加强专制体系中的皇帝的权力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建立内阁,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清朝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意在加强专制体系中的皇帝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8.(2022·福建·一模)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开创科举制度 B.实行重文轻武 C.废除丞相制度 D.取消行中书省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为了强化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故C符合题意;杨广开创科举制度,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朱元璋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取消行中书省,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据考证,以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为例,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份,合计3291桩事。明太祖着实成了领导政府日常工作的行政首脑,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枢机构效率低下 B.明太祖勤于政事
C.六部职权划分过细 D.丞相制度的废除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权加强了,但皇帝事事过目,国家事务亲力亲为,这就大大增加了皇帝的负担,因此导致题干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废除丞相制度,D项正确;中枢机构中丞相制度废除,中枢机构效率低下说法错误,排除A项;明太祖勤于政事、六部职权划分过细不是导致题干中现象的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
10.(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图1反映了当时皇帝设有丞相,丞相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图2反映了当时没有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正确;隋朝和唐朝都设有丞相制度,AB排除;清朝是在明朝灭亡后建立,与题干不符,D排除。故选C。
二、综合题
11.(2021·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皇权至上,体制革新
明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转型时期。……明朝初年,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奴仆。因此,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的格局。明朝还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在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中,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严格规定考试答卷文体格式、段落划分,形成“八股文”,禁锢了文人的思想。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1)据所学知识回答,明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
(2)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和文体格式上分别有什么变化?
(3)请依据对划线部分的理解回答,明朝对官制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归纳,明朝“皇权进一步膨胀”的三个方面表现。
【答案】(1)1368年; 朱元璋
(2)考试内容上: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文体格式上:必须以八股文作答。
(3)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或者分散权力,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4)①废除丞相,分散权力;(或改革官制,强化皇权)②设立锦衣卫和东厂;③实行“八股取士”
【解析】
【详解】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2) 根据材料“在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中,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严格规定考试答卷文体格式、段落划分,形成“八股文”,禁锢了文人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明朝科举制在考试内容上,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制在文体格式上,必须以八股文作答。
(3) 根据材料划线部分句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或者分散权力,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4) 根据材料“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明朝还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在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中,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严格规定考试答卷文体格式、段落划分,形成“八股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明朝“皇权进一步膨胀”的三个方面表现为:①废除丞相,分散权力(或改革官制,强化皇权);②设立锦衣卫和东厂;③实行“八股取士”。